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法律与生活专题 > 正文

这样“经营”民俗节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4日14:46 《法律与生活》杂志

  本刊记者/刘爽

  2006年2月12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今年春节北京五环路内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最后一天。从傍晚六七点 钟开始,北京的城区便爆竹声四起。这一天,由于受区域逆温、静风和大雾等因素影响,北京遭遇了严重的空气污染。这种天 气,加剧了空中弥漫的呛人的火药味儿。但正是这种“味道”,让不少人感觉是那样的温馨,让他们找回了久违了的年味

  第二天,来自政府部门的权威数字显示,北京今年的“禁改限”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从除夕到十五的16天中, 北京没有因燃放烟花爆竹造成一起重大火灾,未发生一起致死、摘除眼球的情况。这个数字甚至少于禁放年头因非法燃放所造 成的损失。

  这让很多人松了一口气。因为安全问题正是十几年前立法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直接诱因,也是去年“禁改限”时不少 人的顾虑和担心。

  当然,这个成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政府积极管理的结果。据北京市的统计,春节期间,为了加强对燃放烟花爆竹 的管理,全市共出动包括民警、治保积极分子在内的各方面保障力量达121万余人次,各种车辆4600余辆次。北京市烟 花办的负责人对媒体说,政府与市民都经受住了考验,既保证了现代城市的正常运转,又沿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达到了 现代与传统的和谐结合,实现了政府预期的安全管理目标,使1500万北京市民度过了平安、祥和的春节。

  同北京一样,今年春节全国有200多个城市“禁改限”,公安部负责人的评价是“情况总体良好”,而一些媒体的 评论用了“双赢”的字眼。

  春节的鞭炮在被禁止了十多年之后,重新回归民俗生活之中。有人说,这是民俗的胜利。著名民俗专家萧放先生的评 价则是“理性社会的胜利”。

  萧放是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评价说:“从立法部门和 公共管理部门对鞭炮的禁放到限放,我们看到了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禁’改‘限’,虽然只有一字之差,虽然它只是一个 小小的改动,它却是政府管理与服务社会理念变化的重要标志,从过去的‘管’转向了‘理’。”

  法律和民俗的博弈在12年间走了一个轮回。显然,北京“禁改限”的成功实施,强化了政府在执政、服务和管理方 面的自信,对今后的立法、执法都会产生积极的意义。

  重新认识“年”的价值

  今年的央视春节晚会引起最大争议的不是节目本身,而是给赴台

大熊猫起乳名所收取的高额短信费用。这从另一个侧 面说明,观众对春晚本身态度平和多了,不再像前些年那样,每次春晚一结束,便遭遇铺天盖地的不满和咒骂,甚至有停办春 晚的激烈呼吁。今年元宵节时,中央领导接见春晚主创人员时所说的“不要再争论要不要办的问题了”的一锤定音,更是让央 视吃了一颗定心丸。

  从1983年开始的央视春晚,一度成为中国人除夕夜的新民俗,人们对于春节联欢晚会的执著企盼与过高期望值, 其实就是传统“过大年”心情的写照。而它的影响力的日趋式微,也说明人们的观念在悄然改变,说明老百姓对于春节晚会的 心气儿已没有从前那么高,对待春节晚会的心态正日趋平和。

  “如同吃饺子、品年夜饭一样,人们更多地是把它作为一种年俗的‘仪式’来体验。”萧放说,“节目的好坏倒在其 次,观看的仪式感更为重要。拥有二十多年历史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积淀为某种过年的仪式,人们身在其中能够获得某种踏实 感,找到一个亲情和人伦的集中点。”

  萧放教授说,节日不同于普通的假日,它有着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文化资源。同博物馆中的文物 不同,民族节日是可触摸、可以感受的动态的

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载体,是民众最直接感知、最易于产生文化能 量的文化传统。春节作为民族第一大节,它负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亿万中国人的情感的聚合,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至圣的 地位。

  萧教授特意提到了春运。春运期间,交通线上人如潮涌的场面屡次上演,城乡之间十几亿人次的人口大移动,构成了 当代中国节日民俗一大景观。对于漂泊异乡的人来说,回家的路虽然拥挤、漫长,可人们返乡的热情丝毫不减,回家过年是每 个人都摆脱不了的情结,因为那里有妻儿老母、兄弟姐妹,还有祖先的庐墓、熟悉的乡土。一旦到家,在亲情的滋润中,路上 的辛劳与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人们回家不仅仅是一次亲情的聚会,一次礼物的馈赠,重要而深刻的是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与 伦理关系的更新,这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年已经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和凝聚民族情感 的重要力量,它是构建当代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动力。

  萧放也提到了不少人的一个困惑: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们却找不到以往过年的那种感觉了,已经没有了以往盼望 过年的情绪冲动。记忆中的热闹与温馨在哪里?人们在寻找,在思索,有时不免迷茫。

  萧教授说,并不是人们真的对传统文化厌倦了,而是我们不能满足人们新的文化心理需要,人们的抱怨与牢骚,不正 体现着他们的一种精神渴求?在网络化与地球村的时代,我们在“进步”的口号下,已经失去了太多生活的情趣。人们的日常 生活匆忙而功利,人们的精神焦虑而孤独,我们不妨在民族节日中对礼仪性的、象征性的、微细而温情的民俗多加强调、提倡 ,让社会多一些文化关怀,让生活多一点色彩。我们的社会需要有这样一个情感交流与亲情汇聚的节日,作为调适我们生活的 重要时机。可以说社会越发展,我们越需要春节这样阖家团圆的温馨节日,以满足我们精神慰藉的需要,享受家庭的和睦,享 受亲情的温暖。人们需要一个与自然、社会、自我心灵对话的形式,寻求到文化的归属与心灵的安顿。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 全球化浪潮中坚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这就是传统的民俗节日在现代社会的一个无法替代的独特价值。

  清明、端午、中秋要放假?

  说来也巧,与今年元宵节相隔一天,2月14日就是西方的情人节。那天晚上北京的夜晚异常热闹,年轻的和一些已 不算年轻的情人们倾巢出动,使北京的街道异常地拥堵。看得出来,新潮而时尚的西洋节日对年轻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萧放教授说,新型的外来节日,随着西方经济文化进入中国,它洋气、新鲜、时尚,因此也就对不少城市青年发生着 吸附作用。

  人们应该还记得去年的韩国端午祭申遗事件,当时令不少的中国人感到尴尬,甚至有点无地自容。

  也许是那次事件刺激了中国人的神经,让我们开始审视自己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了。而一则民俗专家建议“增加 除夕、清明、端午、中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新闻更是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萧放教授就参与了由中国民俗学会组织的“祖国传统节日”课题调研。据萧教授介绍,早在2004年的两会上,就 有人大代表提出了“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议案,后来,中央有关部门将此立为课题委托中国民 俗学会对其可行性进行调研。作为调研成果,萧教授等四位学者向中央有关部门提交了“关于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为 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研报告”,并对除夕、清明、端午、中秋四个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日的放假安排提出了具体建议,比如, 春节长假从除夕开始,端午节放假一天,现行的五一和十一长假都减为一天,将调剂出来的假期分别安排在清明和中秋,用“ 清明长假”和“中秋长假”分别取代“五一黄金周”和“十一黄金周”等。

  “不是单纯地增加假日,而是在现有的节日与传统民俗节日之间进行一个调配。”萧教授解释道。

  据悉,这份调研报告中央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个定论。

  萧放说,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用心建设我们自己的节日。值得反思的是近年来我们虽然认识到了传统节 日的价值,但在实施过程中将其变成不伦不类,比如春节庙会。春节逛庙会本来是城里人最兴奋的年俗之一,人们在庙会中可 以品尝地道的风味小吃,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欣赏到杂耍把戏。但现在的庙会在行政管理与商家利益的过度参与下,成为积 压商品处理地,而商家又缺乏诚信,失魂的庙会,自然失去吸引赶会人的魅力。如何将民众的庙会还给民众,值得城市管理者 思考。

  萧放提到了“经营节日”的概念。他说,春节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它不仅需要呵护、珍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经营。 在全球化与商业化的浪潮中,春节的变化正在发生。以家庭为依托的春节,也因为大家庭的减少与缩小,面临着节俗重心转向 家庭与社会并重的趋向。我们应该善于将春节期间的家庭民俗与社会民俗衔接协调,重视传统节俗中固有的凝聚家庭社区的因 素,对传统节俗进行传承或创造性的转换。当然,春节传统民俗的传承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们应该重视传统中具体的年节民 俗事项,正是春联、年画、鞭炮、龙灯、狮舞、团年饭、拜年、庙会、社火、压岁钱、年节礼物等等年俗细节共同营造了年节 的祥和氛围。这些东西我们不但不能丢,而且需要创造性地开发和创新。

  萧教授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大年初一,在居民小区由居委会或业主委员会出面,筹办新年团拜会,让平常 来往稀少的居民有一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正月十五元宵节,自古就是一个城市社区的节日,它强调居民的室外庆祝活动,观 灯看人。我们完全有理由把它变成中国的狂欢节。

  “我们民族自己的民俗节日也是可以变得富有魅力和充满激情的。对于传统,我们忽略了太久,丢弃的太多。现在是 我们民众和政府一齐努力,找回我们曾经的荣光和激情的时候了。”萧放教授充满诗意地说道,“春节,就像一盏高悬在民族 天幕上的明灯,以它独特的光芒照耀着我们的精神家园。”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6年3月上半月刊)

  相关专题:法律与生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