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工学院院长:中国人10年内可获诺贝尔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4日14:49 《环球》杂志 | |||||||||
3月下旬,诺贝尔奖评委会应邀访问中国。就在教授们打好行装,准备登上东去的飞机开始他们人生又一次不同寻常的出访之前,《环球》驻斯德哥尔摩记者专访了瑞典科学家代表团的领队、瑞典皇家工学院院长安德斯·弗洛德斯特伦教授。 《环球》杂志驻斯德哥尔摩记者/王凯梅
瑞典科学家代表团中的3名重要成员,分别是诺贝尔化学奖评委斯文利丁教授、物理学奖评委伯耶约翰松教授、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评委贝蒂尔弗雷德霍尔德教授。在诺贝尔奖百余年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集诺贝尔奖中三项科学奖的评委共同出访中国。 这几位评委,每年都会在全世界媒体的关注下宣读那句充满魔力的开场白:“诺贝尔评委会将本年度诺贝尔奖授予……。” 今年,他们第一次踏上中国国土,面对中国的学子和媒体,为萦绕了几代中国人的诺贝尔梦进行一次直接正面的解说。 “中国人对得奖情有独钟” 弗洛德斯特伦院长的办公室坐落在皇家工学院落落大方的红砖建筑中。自1826年建校以来,皇家工学院培养了无数科学界和技术领域的国内国际人才。 而皇家工学院同中国学术界的交流也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从1984年起,瑞典皇家工学院同中国大专院校进行的合作已经包括具备相当规模的5个项目。在皇家工学院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和研究学者也已经达到200余人。 难怪匆忙赶来的院长见到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这个院长在中国呆的时间快要多过在我自己的学院的时间了。” 同以往的多次中国之行不同的是,这一次弗洛德斯特伦院长带领的是三名高含金量的诺贝尔奖评委会成员。在北京的三天行程中,教授们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清华大学的演讲、中国科学院的讲座和各种媒体的见面等等。教授们也很感谢这样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把诺贝尔奖的真实面貌亲自带给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人对得奖情有独钟,不是吗?从奥运会金牌,到奥斯卡金奖,把诺贝尔奖和体育竞赛和好莱坞并驾齐驱,这可能是那个叫诺贝尔的老头都没敢想过的。”对中国人十分了解的弗洛德斯特伦院长笑着说,他希望这一次瑞典科学家代表团对中国的访问,能让诺贝尔奖走近中国人,也让中国人更正确地了解诺贝尔奖。 “必须重视基础学科的研究” “诺贝尔当年的遗嘱中说过,对于获奖候选人的国籍不予任何考虑,也就是说,不管他或她是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谁最符合条件谁就应该获得奖金,直到今天,诺贝尔奖的评选过程中所有奖项的评委遵循的仍然是当年诺贝尔的白纸黑字。语言和地域不是影响诺贝尔奖评选的因素。”院长这样说。 弗洛德斯特伦这样解释某些人对诺贝尔奖的奖项设置已经过时的说法:“如果诺贝尔活在今天,他可能会把他的奖项颁发给通讯技术、生命科学、能源技术、环保技术,甚至宇航技术。从这个意义看,诺贝尔奖好像是一个相当过时的奖。他奖励的是在物理学、化学、医学和生理学上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发明和发现,是今天我们所有科技发展的基础学科。” “但科学在发展,诺贝尔奖也需要发展。今天获奖的科学家大多是因为他们从事的研究,而不是诺贝尔当年指定的具体的发明。但只有当这些研究被应用在工业发展中的时候,才能真正起到造福人类的作用。因此,基础科学的研究仍然是最重要的。” “从基础科学发展的步伐看,中国距离诺贝尔奖也许还需要一代人的努力。”弗洛德斯特伦教授指那些目前在大学中攻读博士后的学子们将会是把中国科学研究的水平提高到世界等级的一代人,“中国政府在科学发展上的投资和努力是惊人的,中国人开始参与国际科学领域的竞争,这是以前没有的。” 院长说到皇家工学院同大连理工大学的合作项目。“在我们这里的研究所里,这个项目有两名学者一天工作10个小时,在我们的合作伙伴大连的实验室里,有20名学者一天恨不得工作20个小时。中国人的干劲是让人敬佩的。” 院长指出,另一方面,中国人可能不应该过分把注意力集中在诺贝尔奖上,基础科学研究应该有着广阔的范围,而基础科学研究也必须和人民的需求挂钩,在科研和工业发展这一点上找到好的平衡,这是今天的科学家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他还鼓励中国的年轻科学家更多注重科学领域中实用技术的研究,并努力使这种研究成为对人类直接有益的成就。 弗洛德斯特伦院长从20年前就开始和中国大学合作,他也曾经在中国的大学带过博士生。对于中国的教育制度是不是能培养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他也有自己的看法。 “如果说瑞典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有些过分平等的话,中国学校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老师的过分尊严不利于鼓励学生们培养批评性思维。我在清华大学做博士导师一个月后,我的中国领导让我休假,因为他觉得我和学生们过分打成一片,有失博士导师的尊严了。” “在瑞典,我们把大学生当成成年人来看,在中国,老师是老师也是家长,学生是学生也是孩子。另一方面,中国大学给学生的人文关怀在瑞典大学也是看不到的。” 中国人得诺贝尔奖应在5到10年内 面对中国何时能获得诺贝尔奖的提问,院长表示,相信在今后的5到10年中出现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应该不是太出乎意料的事情。 他猜测,中国人获诺贝尔奖的第一个领域应该在医学和生理学学科。“中国的临床科学发展迅速,今天越来越多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在提高,发明和发现都是在需求的逼迫下创造出来的,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就是对科学发明的逼迫。” 午后的阳光照亮了院长宽敞洁净的办公室,弗洛德斯特伦的秘书、皇家工学院国际联络部的负责人、中国学者何颖方女士催促院长下面还有会议等待。 我们让院长在临行之前为上千万中国学子说一句话,院长凝视着窗外仍然被冰雪覆盖的斯德哥尔摩的街景,略加思索后说:“中国的学生很幸运,生活在目前世界上最有动感的地方,你们有责任为这个社会的蓬勃发展贡献你们的创造力。” 资料: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 2005年12月10日,诺贝尔奖颁奖日。瑞典《每日新闻》以“诺贝尔奖在世界”为题,刊登了新华社驻瑞典记者撰写的“诺贝尔奖在中国”的特写,亿万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通过瑞典这一最大的媒体一时间成了瑞典读者餐桌上讨论的热门话题。 中国人对诺贝尔奖向来有着欲罢还休的情怀,近年来中国科技的发展也令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渴望变得越来越强烈,诺贝尔奖于是为已经对中国经济发展了解甚多的瑞典人打开了探测中国人心理的另外一扇窗口。 100多年前,诺贝尔这个来自遥远北方国家的事业成功而又感情失意的学者,为世界留下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奖项,今天这个奖项已经成为全世界最有威信的科学奖项。在每年的颁奖期,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只拥有900万人口的小国,诺贝尔奖超越国界的法力恐怕连瑞典人自己都没法体会到。 关注的目光中包括拥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21世纪,科教兴国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制订的强国国策之一,中国人翘首期盼着第一个中国人诺贝尔奖得主的诞生。中国人渴望更多地了解诺贝尔奖,而诺贝尔奖也无法继续忽视中国在世界科技论坛上的重要作用。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相关专题:《环球》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