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 > 正文

楚天广播电台《小镇风流》:薄刀峰秀胜利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11:19 楚天广播电台

  车出罗田县城,向北行47公里,沿途有丘陵逶迤、树木葱郁、流水潺潺,峰回路转不觉之间走进一座大山深处的小 镇,公路上树立着一座竹制牌楼,红色的黑体大字写着“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知道胜利镇到了。

  初识胜利镇,怎么也感觉不到这个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小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风水宝地,沿街鳞次栉比的商铺 、熙熙攘攘的人流、门类齐全的商品,整个给人的感觉
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商贸集散地。

  专程陪同我们采访的罗田县建设局的朋友介绍说,胜利镇位于罗田县西北部,四周群山环抱,东有薄刀峰层峦叠嶂, 西拥龟山寺鸟语花香,南望独尊山如玉笔直插云霄,北观五斗寨固若金汤,山容水貌,天籁自成。镇西南籍竹排与巴河相连, 镇北松子关、铜锣关吴楚交界,与安徽省的金寨县相通,特别是胜利镇的甘家冲有一棵千年大枫树更是根连湖北、安徽两省、 叶落罗田、麻城、金寨三县。这偏僻的大别山小镇历来可是商旅要道,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看来,胜利镇今天的商贸繁荣 的确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与沿革。

  据《罗田县志》记载,胜利镇原名屯兵铺,又称滕家堡。因明朝嘉靖二十二年间屯兵防寇设堡而得名,1952年设 为胜利县治,故而名为胜利。传说,北宋时期的一个皇帝带着身怀六甲的爱妃征战于安徽六安一带,不料兵败如山倒,逃至今 天的胜利镇一关口附近,爱妃产下皇子,“送子关”也就演变为今天的“松子关”,皇帝用自己的盔甲包裹婴儿的地方,如今 叫做“脱甲岭”,清洗婴儿身体的那座山峰,如今叫做“洗儿岭”了。皇帝最后带了残兵败将们逃到了当时只有7、8户人家 的滕家堡,安营扎寨,滕家堡至此开始人丁兴旺。至于胜利镇为何曾被叫做滕家堡,已无据可查,如今的胜利镇也找不出一户 姓滕的人家,滕家堡成了胜利镇的一个迷。

  然而,真正让人着迷的却是胜利镇那条明清老街,那条始建于宋代,繁荣于明清,鼎盛于近代,沉落于现代的古老街 道。沿着黄土铺就的乡间小道,离开喧嚣的集市与人群,我们去领略那埋藏于大山深处的古老文明。

  胜利老街,又名金店,后改名滕家堡街。老街800多米长、古色古香,青石板铺成一条蜿蜒曲折的街道,路面中间 凸起而两边凹下呈龟背型,据说是为了方便排水。沿街建有200多户民居,青砖白墙、飞檐翘拱透出浓郁的明末清初年间的 古居特色。古民居均为二层砖木结构,有院落式的、松散式的,而更主要的还是以直通的门面、古朴的牌楼为主的商贸式的。

  因为这里的原居民是以商贸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所以一般住户的门面都是按最大限度的空间向外敞开,便于生意客人 往来。二楼的外墙均以精美的木雕、招牌、小栅栏、匾额装饰,花纹图案与商家经营的内容密切相关。虽然整条老街的民居因 居民的财力多寡、身份高低不同建造而成,但错落有致,不失整体统一风貌之格局。令人称奇的是每户商家牌楼的横梁都是用 短则3、4米,长则6、7米的粗大原木搭建而成的,而胜利镇附近是没有如此树木的,这些原木从何而来呢?这成了胜利镇 的又一个迷。

  想当年,汉口的商人们将食盐、布匹、火纸、石膏等俏销货物打包装船,下长江、过团风、经巴河,千里迢迢运到滕 家堡,并经这里的商家把货物销往麻城和安徽金寨等地。而滕家堡特产的罗猪、罗米、黄丝、茯苓、桐籽、板栗等农产品又经 这里被运回了大汉口。有文字记载称:高楼秀阁,商贾云集,车畅隆隆,书声琅琅,稻菽殷殷,硕果累累。足见胜利老街曾经 的商业盛况。

  如今的胜利老街主要是供人居住,已没有了任何商贸的痕迹。由于交通的变化、边贸的变迁和胜利新街的兴起,这里 的居民逐步外迁,民居年久失修,房屋逐年破落,传统的老街萧条了。

  漫步于青砖白墙间,老街异常清静,多数民居大门紧锁,偶尔可以见到在昏暗的堂屋里悠闲品着酽茶的老者和端着簸 箕摘青菜的民妇。不时有扛着锄头从田地里回家的农民从身边擦肩而过,露出大别山人憨厚的笑容。老街随处可以看到不知何 时被拆下来的粗大屋梁,已被白蚁侵蚀得千疮百孔。

  在滕家堡街90号一座民居的一面斑驳的墙壁上,我们终于找到了不知何人何年书写的“杂货铺”三个颜体大字,还 可以去想象这里曾经拥有的商贾繁荣;在滕家堡街106号民居的门梁上,我们看到了一块“二野六纵司令部遗址”的铜制牌 匾,让我们追忆着这里曾经经历过的血雨腥风。不过,曾经作为徐向前元帅指挥过的红一军指挥部的那座民居,如今却成了一 个机械加工厂,唯有阁楼上那两间陈旧的木板房还依稀可以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

  虽然,近年来胜利镇也对滕家堡老街进行了抢救性的整修,但是由于财力有限,要使老街达到“粉墙黛瓦飞檐翘拱, 门窗复旧适当整修,茶馆饭庄吊锅美酒,度假胜地休闲旅游”的景况,恐怕还有待时日了。

  今天,让胜利小镇的人们值得自豪的还是要数位于滕家堡老街前的那条胜利新街以及从这个大别山小镇走向全国的打 工者。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如今胜利镇建设了七个商贸大市场,商业辐射可达周边20多万人。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庙会 时节,周边十里八乡的人们依旧要来胜利镇赶集,其人山人海之势蔚为壮观。目前在从胜利镇外出到全国各地打工的约有一万 多人,以建筑业和投资办厂为主,百万元户在胜利镇已不再神奇,胜利镇的老百姓骄傲的记得,2006年春节,在外打工的 胜利镇老板们开着

奥迪、广州本田等高级轿车衣锦还乡的场面,乡亲们憨笑着说,这些车可是我们老板自己的哦。

  春雨淅淅沥沥从突兀的薄刀峰上飘来,滕家堡老街愈显苍凉,也许历史就在这份苍凉中嬗变为沉重,而老街正沐浴着 春雨,也许春雨会使陈旧焕发出新生。告别胜利小镇时,一路陪同的胜利镇詹老先生赠诗与我们相约:“古镇沧桑留旧痕,百 年风雨催新生,商贾风流今犹在,薄刀峰秀胜利春”。(记者陈劲松)

  相关专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