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广播电台《小镇风流》:历史的老照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4日16:58 楚天广播电台《事事关心》 | |||||||||
翻开陈年的旧相册,多少会看到一些发黄的黑白照,那些上个世纪的历史,总是让人感叹。欣赏着一张张这样的照片 ,你会惊奇地在记忆里俯拾一枚枚曾经带给你无数欢乐的往事。个人如此,城镇也是这样。 监利县程集镇就曾是江汉平原的商埠重镇,岁月的织机、文化的丝线,在她的历史里编织了精美华丽的锦袍。早在春 秋战国时期,楚王就在此修建了豪华的离宫――荆台。明
程集最著名的就是那条老街,走在老街上,站在题有“程集镇文明古街”的牌楼前,阳光的味道连同老街吐纳出的烟 火味一同沁入了我的胸腔,久违的那种古老的气息刹那间包围了我们,让人感觉时光倒流。老街幽巷,深藏在一砖一瓦中的沧 桑岁月,在阳光下彰显出古镇厚重的轮廓。 砖木结构老宅隐没在视线深处,一条被岁月的脚板打磨得光亮悠长的青石板巷道,因乡人外加铁箍的独轮车年长月久 而被碾出辙痕。还有沿街林立、泛黄的古线装书般记录老街成长痕迹的特色店铺,三三两两操着浓重方言散漫进出的人们,他 们都是在老街上生活着的居民,勤劳、善良,一如老街的亲切淳朴。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程集镇,最初是临江的小村,后来因为长江自然改道,逐年淤积,小村耕作面积也随之扩大, 居住人口增多,加上原有河道属长江支流,来往船只穿梭于此地。南宋嘉定年间,有位姓程的富户临河辟建石级码头开设店铺 ,临河一带始成小街,人称程家集。明朝永乐年间,程姓家族有位秀才上京考中了状元,永乐帝朱棣以“永乐”二字为题召其 殿试,它进宫面圣时,风度潇洒,泰然自若,向皇上呈上一联“日明月明大明一统,军乐民乐永乐万年”。皇上见他才华横溢 ,宠爱非比一般。程家集也因此人之才而闻名遐迩,逐步发展为长江北岸一个较大的集镇。据我们了解,程集镇兴旺还因为它 的地理位置。程集镇南去不远就是拖船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江汉平原的交通是以水路为主的,这个地区中部的内河船 出长江,都要从拖船埠把船拖过江堤下水。南来北往的各路船只则通过连接拖船埠的老长河在程集集散,这就促使程集日益发 达起来了,最兴旺时,当在明、清两朝,因为这段时间,也是江汉平原封建经济的成熟期。因此现在临街房屋大都建于明清, 均为前后多进的砖木结构民宅。漫步在呈鲫鱼背型的古老街道上,顾盼之间看到的民居屋面都施盖小青瓦,山墙呈马头式,或 装饰各式樨头。 老街整体呈东西走向,1000多米长,宽不过4米的街道两旁,民居挨肩接踵,现有明清建筑200多栋,约有7 0%保存完好,整体历史风貌较为完整。这些建筑临街多为商业铺面,中进是客堂或作坊,侧有账房,后进则为货栈或晒场。 每幢房屋进与进之间设有天井(或报顶)、厢房,均用木格扇门和木格扇板相隔。门窗一律镂格,登楼推窗、街景尽收眼底; 木板排门居多,石质门框较少,刷桐油而不施彩绘,保持原木本色,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而独具江南水乡特点。 武汉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百浩教授2005年9月到程集考察研究后认为,程集作为历史风貌保存 较为完好的湖北古镇之一,在8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特色,古镇的选址和布局、街道的空间形态 、街巷尺度体现了商业、集市在自然条件影响下的功能特点和发展要求,其建筑院落构成和建筑构件,则体现了当地根据气候 特点改善自身居住环境,满足生活需要的生态性、节能性,对于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老街现在依旧聚集着豆腐、打铁、饼铺等原有的小作坊,一些老居民仍在经营着简陋的日杂店面。在一位程姓大妈的 厅堂中,记者见到一排古色的药柜,大妈介绍说,这里曾是生意红火的中药老店,药柜至少有两百年的历史,单凭这个就可以 载进志书并送入博物馆了。还有古老的雕花宁波床,粮食兑窝等,都给人一种历史的美感。 程集老街抵挡着外界的渗透,在古朴被现代气息渐渐销磨的今天,它孤独地静卧在平原深处,尽管藏在深闺人未识, 却仍在固执地讲述着它未完的故事,带给现代人一份惊讶、好奇甚至感慨。 但不容忽视的是,现在的程集老街由于年代久远,其部分建筑在风雨和岁月的冲刷下逐渐陈旧,甚至有破损。有关部 门曾在检查中发现,由于这里的房屋大部分属于砖木结构,且房子年久失修,属于严重超期使用。许多木板横梁被白蚁蛀空腐 烂,墙体局部开裂、风化和硝化。住户居住在这样的房屋中,存在着较严重的安全隐患。记者在现场看到,老街内没有消防栓 等灭火设施,居民电器线路直接敷设在可燃横梁或木板上,没有套穿阻燃管,乱拉乱接现象严重,一旦失火,极易造成火烧连 营的后果。同时,走在程集老街古朴苍凉的青石板路上,我们看到好几处废弃的老宅,由于多年没人居住,随时都有倒塌的可 能。而在一些当地老居民的眼里,“这些破破烂烂的房子,实在没什么实际用处。” 更令人担忧是,老街内的许多具有传统特色的生活方式已经大都不复存在。71岁的程盛明爹爹住在62号老宅,这 是他的祖父当年购买的房子,算下来老宅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程老爹回忆说,孩提时候的老街“繁华得很”,有着汪、龚 、宋、程、彭5大生意兴隆的家庭,经营着纱布行、鱼行、银匠行、棉花行等店铺,其中“上街”和“中街”最为繁华。程老 爹家曾在此开染坊,小时候家里请有一个师傅,父亲就在店堂内负责招呼和收发,生意忙起来的时候“做都做不赢”。当记者 提出要看看当年的染布工具时,程老爹表示早已不知踪影。老人的乡邻和他一样,大都丢弃了祖传的手艺,这对恢复古镇的原 有特色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所幸的是,程集老街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让程集人从中看到了商机。近日,随着该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申报项目 的启动,旅游开发在这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镇再一次升温。为保护好古镇民居群,程集镇于1985年在古镇以北另辟新 的城镇发展区,并使之和老城区浑然一体。 程集镇镇委书记肖业辉说:“现在,我们感到压力空前。”他们的压力,一方面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媒体对老街 古民居保护开发的热情,另一方面来自于其自我保护与开发的能力有限。老街古民居的保护以及配套景点开发需要大量资金, 可这个贫困的农业镇到哪里去筹这些资金?基于此,程集镇酝酿旅游规划项目提出了“分步走”的战略。镇里出台《古镇保护 管理规定》,并实行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意在通过参股、租赁等方式吸引资金参与老街古民宅的保护、包装和经营 管理。 肖业辉同时还呼吁国内一些有实力的文化公司对程集镇的古建筑群进行包装,走旅游与开发相结合的路子,将程集老 街打造成集旅游、商贸、观光、学术研究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品牌。让这张历史的老照片为我们保留一些永久的记忆。 (记者 刘胜) 相关专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