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还能让我们产生光荣感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15:42 中国青年杂志 | |||||||||
胡锦涛总书记在论述“八荣八耻”时谈到:“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劳动”这一曾经无上光荣的词 汇,时下变得落寞了。是因为它本意代表着体力劳动?是因为体力劳动的价值早已无法与脑力劳动相提并论?体力劳动,还是 光荣的吗?一个只崇尚脑力劳动的社会,又会有怎样的弊端? 两个钟点工的“光荣”
文-杜清晓 劳动者,还光荣吗? 那些从事最简单体力劳动的人,还光荣吗? 关于白领、知识经济、财富创造的报道已经比比皆是,知识与智慧所代表的价值不仅成为主流,甚至成为值得唯一展 示的东西;而纯粹体力劳动的人群,比如民工,一出现就与“维权与弱势”相连,一反一正,劳动者是否光荣似乎有了定论。 但是,那些体力劳动者并非一个“群体”,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当面对一个真实的人时,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并且,恰恰是在大众舆论忽视体力劳动者的时候,他们的劳动才越发有着“光荣”的意味。 比如,我遇到的两个“劳动者”。 有一次,我请一个钟点工打扫卫生,他20出头,长得很清秀,甚至有点书卷气。他麻利地干活,先从阳台干起,把 我一点点“挤”到门口,整个过程中没有说话,只是在挤我的时候腼腆地笑笑,我给了他15元,临走的时候他又帮我修好了 一个电源。后来我又找了他两次,每次电话打给他,他都关机,十几分钟后在一个公用电话亭给我回话,他对我所有电源做了 一个彻底的维护,我惊讶他会这么多与电有关的东西,他笑着说以前上学时学的是电脑。 “你在哪个学校” 他告诉我是当地的一个大专,我一惊,这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啊!那他怎么干起这个事情? 他告诉我,两年前到北京来,住在一个小平房里,一个月200元,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后来女朋友来了,他不 想让女朋友受苦,就先干点活,挣一点儿是一点儿。 他说得很轻松,但他以前是摆弄鼠标的,现在却天天和抹布打交道,他告诉我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挣1000元,我 在想,1000元,那得擦多少地啊…… 我对他有点肃然起敬了,因为如果我窘迫到那个程度,我不会去做这样的活儿,他做到了,他几乎是与过去的生活彻 底决裂了。仿佛从来没有上过那几年大学,对父母也进行着善意的欺骗,他一时也看不到改变现状的希望,只是想着以后也许 能开个家政公司。 他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最终成为一名“劳动者”,那个过程让我钦佩。 让人钦佩的人应该就是光荣的。 另一个“劳动者”是一个北京人,男性,30出头,也做钟点工,在我的一个邻居家做饭。他干活儿速度很快,不像 有的人宁可慢一点好多收钱,他甚至有意在缩短时间,邻居一问,原来他家里有一个小女儿,他要赶着回去陪女儿玩,而他出 来,就是“给女儿挣吃大虾的钱”。 说实话北京当地人很少做这样的活儿,况且他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做家政,经常能碰到熟人。有时他手里拿着一些菜 ,别人以为他给自己家做菜,他笑一笑,不说什么。 有一天,我在一个小公园遇到他,他正和小女儿在一起。女儿站着、他坐着,给女儿梳理小辫。女儿头乱动着,而他 ,满是专注与满足的表情,口里说着一些话,其中一句是:“今晚爸爸就要拿到钱了,明天给你买大虾吃。” 以后,一想起这个钟点工,就能想起小公园的情景,而他,也让我非常尊敬。 也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上这些“劳动者”都不会显得“光荣”,包括他们自己也不愿意被放在世人的目光下, 被评点是否光荣,但他们已经甘心成为一个“劳动者”。在一个被轻视的价值体系里甘心如此,只能说明与某些“高贵劳动者 ”相比,他们有着更踏实的心态以及对他人更无悔的付出。 这两点,就是光荣,甚至,无上的光荣。 赵本山的劳动观 文-小马 喜剧演员里,赵本山是最农民的农民,也正因为这一点,他正在成为最大师的大师。他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直指“ 劳动”,直接讴歌劳动者,他的劳动观由此而贯穿始终。 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小品《红高粱秧歌队》里,当城里来的模特老师范伟不耐烦地说:“劳动有什么美的?”赵本山几 乎是“大义凛然”地回答:“范老师,我认为劳动者是最美的人!”那声音铿锵有力,这台词是绝对文眼,接下来穿着小肚兜 、缅裆裤的“劳动者”们的走场,更是艳惊四座,震傻了那范老师。 小品《说事儿》,依然展现了一个农民的生存智慧。从本质上说,赵本山依然在饰演一个作为农民的自己以及他身后 所有的农民兄弟。 在电视剧《马大帅》里,赵本山作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几乎做尽了诸如搓澡工、哭丧者等一切底层工作,就是这样的 一个劳动者,在都市里依然保持了质朴本色,由此发生了一系列故事……赵本山对底层劳动者的歌颂与爱,也可见一斑。 这部剧里还有很多配角也着色很多,民工、服务员等,这些体力劳动者“荟萃”在一起,使都市人看到了很多平时应 该看到,却常常忽略的故事与情感。这些草芥一样的人卑微地活着,在这部剧里却展现了各自的美。 赵本山早就是一位艺术家了,也就是说,他早就从身份上脱离了他最初的“农民队伍”。他的艺术创作完全可以有更 宽泛的题材,他的角色也完全可以有更多的尝试。然而,他一直没有改变过自己的艺术形象,他更没有放弃过任何一次展示劳 动者之美、之善、之纯的机会,他一直是他们的代表,他也要求自己能够永远代表他们。 和很多成名后就安居北京的艺术家们不一样的是,赵本山更多的时间是在他的家乡待着。他曾说那里是他一切的根, 当他或不安或迷茫的时候,只要回村里去看看他的父老乡亲,他的农民兄弟,他就会立刻“痊愈”。相反,北京“圈子里”的 某些虚假与浮躁,会令他失去艺术创造力,更会失去一个艺术家的生命力。 赵本山曾经是一个穷人、一个农民,现在他是有钱人,一个有品位的人,一个艺术家。这样的一个人对劳动者的态度 ,比某些精英人士或是所谓主流人士对待劳动者的态度更值得推崇。 反过来说,唯有认为劳动者是美的、是光荣的,才会对劳动者怀有感情,才会创作出真诚感人的作品,才能最终成就 赵本山;从这一点引申开来,唯有对劳动者的整体尊重,才会建立这个世界真正的人文气质。 而这种气质,也将最终由文艺作品,回归社会。 主流文化出了问题,脑力劳动才不如体力劳动 采访-实习生 侯玮 孙恒:一名普通打工者,于2002年成立打工青年艺术团,2004年获年度“创业青年首都贡献奖”,同年被国 家司法部、四川省政府授予“维护司法公正——形象使者”称号,由他原创的歌曲《打工打工最光荣》唱出了400万民工的 心声。他认为:如果人们还在质疑劳动是不是光荣的,这社会就出了问题。 问:你现在都在忙些什么? 答:我们在办大众文艺的培训班,办夜校,这些针对打工者的培训都是免费的,这是我们的工作。 我的主要任务是艺术团的演出、排练,为打工子弟学校服务以及负责工友社区的文化教育和培训。 问:你所指的打工是什么范畴? 答:主要是指从农村到城市从事体力工作的朋友,我们更偏重于这个人群。 问:你刚到北京时做过哪些工作? 答:搬运工、推销员,在酒吧里唱歌,当打工子弟学校的老师,这些都是来北京前没有想到的。但是一点儿没有觉得 丢人,出来一无所有,面临的是生存问题,体力劳动不偷不抢,有什么丢人的?只不过累点儿罢了。 问:你认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什么区别? 答:我觉得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都是一种劳动。可能脑力劳动环境好点儿,建筑工地的环境差点儿,体力活多点儿 ,流的汗多点儿。坐在办公室里,同样也很累脑子,压力也很大,我觉得他们仅仅是分工不同。 问:现在社会上可能会有些人轻视体力劳动,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答:体力劳动报酬比较低,我认为是社会分配不公以及价值观的问题。体力劳动不应该被人瞧不起,而且我不认为体 力劳动的含金量低,我们住的高楼大厦,走的马路桥梁含金量低吗?没有这些我们美好的生活从何而来? 问:但是有人会说,体力劳动很多人都可以做,而脑力劳动是要有一定的教育背景的,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答:所以我认为社会资源分配不公,为什么少数人可以上大学接受教育,而不是人人都可以这样呢?那么多上大学的 大学生,还不是父母来养活,有很多父母都要出来打工赚钱来养活家里的大学生。 问;那么,到底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有没有区别呢? 答:我指的是现实中,两者是有差别的,但这是不公平的。人们认为体力劳动是光荣的,这是因为主流文化出了问题 ,大家都在宣扬赚钱才是最光荣的,评价别人成不成功就是看你有没有钱,我觉得这种观念应该扭转一下,人的价值绝对不能 只用钱来衡量,钱不应该成为人们歧视体力劳动的理由。 问:你曾经唱过一首歌叫《打工打工最光荣》,为什么这样说? 答:事实上我想强调的是劳动最光荣,而打工者正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教导我们,这是一 个最基本的道理。但是到了今天,如果人们还在继续讨论劳动是不是光荣的,我就觉得这个社会出问题了。无论是体力劳动还 是脑力劳动,只要是凭自己的力气,不偷不抢,用自己的辛苦来创造财富,我觉得都是最光荣的。 问:现在你身边的打工朋友怎么看待自己的工作呢? 答:看法很多。有的觉得打工很丢人,被人瞧不起;也有人认为我们堂堂正正做人,活得踏踏实实的。但是不满意的 可能还是大多数,因为首先社会有这样一个主流的价值观——有了钱才能享受生活。而我身边的这些朋友,大都是体力劳动者 ,报酬比较少,他们也都有美好的向往,但是却不能拥有;另外还被人瞧不起,大家压力很大,也很有情绪。不过,大多数人 都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来,生活就会改变。 问:现在有什么愿望吗? 答:现在特别想的是暑假了,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多,想扩建打工子弟学校,盖房子。另外想去更多的地方给更多的工 友唱歌。我们现在还在搞一个二手物的募捐活动,城市里有大量的闲置资源被浪费了,而打工的朋友们需要很多东西,却没有 足够的钱去买,所以我们会在很多打工者居住的社区开一些爱心超市,将各界募捐的二手物进行低价的义卖,这样可以降低他 们的生活成本,超市的收入也将用于这个社区,我们可以多办一些夜校,还可以救助一些困难的孩子。 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是永恒的 文-熊跃根(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博士) 众所周知,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基本方式,劳动是迄今为止维系人类生存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从人类的历史发展来 看,劳动的意义,不仅仅使人类获得了区别于一般动物的特质,也彻底改变了人类自身的进步历程。人类经过世世代代的劳作 和辛勤耕耘,改变了落后的生存环境,提高了物质和生产水平,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通过 劳动改变了自身的命运,同时也促进了人类自身的解放。 长期以来,伴随着人类各种社会制度的发展,劳动在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与福利的同时,也在使劳动本身的内涵与意义 发生明显的转变。作为当代社会变迁的一项重要内容,劳动分工以及由劳动形式导致的人与人的差异和不平等,影响了人们对 劳动价值的理解,也改变了公众对劳动意义的看法和劳动方式的选择。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二者间的地位落差的不断加大, 更加剧了在特定社会里体力劳动的价值的贬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劳动者对社会的忠诚。在我们的社会里,对脑力劳动 价值与对体力劳动价值的认识和实际肯定,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这一转变本身也就动摇了劳动作为一种 人类活动的永恒价值的基础,使得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在社会不断变迁的背景下,劳动形式、内涵和价值的种种变化。在任何一 个社会里,现实永远都因循着历史发展的轨迹向前迈进,而人类在诸多价值与道德困惑面前也势必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在社会主义制度创立之初直至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所有制的终结以及国家力量与集体主 义意识的影响,人们对劳动的向往,对劳动意义的普遍肯定以及对自我奉献的追求,成为公民建设国家和服务社会的强大动力 与崇高理想。在过去,尽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在价值上仍然会表现出一定差异。但是,由于意识形态与历次政治运动的影响 ,体力劳动的形式和形象(如在地里收割的农民和在工厂里炼钢的工人)成为标明阶级意识和政治分类的象征,在那个时代, 知识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和重要性长期被忽视了,“臭老九”可悲地成为知识分子的代名词。“脑体倒挂”不仅表现在其劳动 成果的经济价值之明显差异,也表现在政治场域里劳动者地位获得的不同。由于对劳动的狭隘理解,体力劳动的价值简单化地 被夸大和扭曲了,而脑力劳动的价值又被错误地贬低了,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恰当地同政治意识联系在一起,阻碍了社会经济发 展,也影响了劳动作为人类重要活动的意义升华。而今天,社会现实似乎又呈现出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局面,体力劳动尤其是主 要依赖体能的劳动形式其价值与意义被人们所忽视,甚至在一些公众心目中成为家庭子女教育的反面教材内容,如家长往往会 告诫子女要求学上进而以体力劳动者的困境与艰辛作为警示。劳动的价值在市场经济的氛围下,简单地同货币计量和物质享受 等同在一起。劳动的内涵与普遍的道德价值在崇拜物质、追求效率和倡导生活享受的狭隘人生目标下变得面目全非。 当今社会的变迁与劳动价值的某种颠覆,迫使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并认识新时代劳动者的价值与定位,重新理解劳动的 内涵与本质的意义。正如先哲们早已指出的那样,劳动不仅是人生最有意义的活动和存在形式之一,它也是塑造光辉品德与让 个体荣耀的重要方式。人因为劳动而变得自立、自主和自强,而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成为令人蒙羞的观念和选择。今天,市场 经济与新技术革命正在重新塑造劳动的形式与内容,也在影响着人们对劳动价值的思考和判断。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 强化了货币价值与劳动价值之间的联系,无形中也产生了对劳动形式的道德怨恨(如社会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价值贬抑是 同时存在的),而阶层与社会利益的分化更加剧了人们对劳动价值的简单化理解与判断。如果说大烟囱工业的逐步消亡和意识 形态对公民生活品质影响的日趋下降,是造就体力劳动价值失落的重要原因之一的话,那么,新技术革命和劳动方式的变革却 是直接促成劳动观念与价值判断变化的重要因素。在货币计量和效率优先的时代里,劳动的优先价值与劳动的方式紧密联系在 一起。今天,由于对劳动价值的狭隘或错误理解,人们似乎已经对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的重要性与意义的认识变得麻木不仁。 当今天工作变得日益重要,土地变得日益稀缺的时候,我们再重新反思“工作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历史箴言, 我相信我们对劳动的内涵与意义会有新的认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理解一点,劳动作为人类的存在和活动方式之一,其价值 与意义都是永恒的,而劳动者自身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因为,从道德与伦理价值来说,劳动形式之间并不存在纯粹的分界线。 只是作为劳动分工的必要性,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了其各自的位置与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劳动形式 如何,无论劳动者地位身份如何,劳动依旧是光荣的,劳动者依旧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