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震孤儿到青年志愿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5日11:06 中国青年杂志 | |||||||||
1976年7月28日这天,唐山市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这一场被世界称为“20世纪人类十大灾难之一”的 巨祸奇劫,造成了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一座重工业城市毁于一旦。西方国家一些人士哀叹唐山从地球上“抹掉了” 。 30年过去了,许多往事都渐渐被人们淡忘,唯有唐山大地震,却像一道永久的伤痕,镂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上。
而那些在短短几秒钟时间,失去了双亲的4204名孤儿,也从此被改写了人生之路。 首批100多名唐山地震孤儿中,大的10来岁,最小的是3个不足1周岁的女婴,她们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党氏 三姐妹”:党育新、党育苗和党育红。 党育新:生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孤儿,现为唐山市残联工作人员。 口述-党育新采访、图-本刊记者李海波 大地震那天,我才刚刚6个月大,现在唯一留在记忆里面的,就是父亲伸过来的胳膊,而父母的面孔却无论如何也无 法清晰…… 我出生在唐山郊区一个农民家里,生日是1976年1月1日,这是很多年以后姥姥告诉我的,她还说,我原来的名 字叫王立秋,现在这个名字党育新是育红学校起的,知道了原来的名字,我也没有改回来的打算,因为我喜欢这个名字,对我 来说,党就是我的父母,育红学校就是我的家。 姥姥说,地震那天,我和爸爸妈妈、5岁的哥哥和2岁的姐姐在家,那阵巨大的声音响起的时候,爸爸的最后一个动 作就是伸着胳膊,护住了我的身体,结果自己被房子的横梁打中了腰部,在送往石家庄的飞机上去世了…… 解放军叔叔把我从废墟里挖出来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全家5口人已经在地震中遇难,只是不停地哭。 一个多月后,我被送到刚刚成立的石家庄育红学校,这是专门为唐山地震孤儿建立的一所学校,我和100多名孤儿 从此生活、学习、游戏在一起,吃穿住都由国家供给,董玉国叔叔是我们的校长,他从前是开滦煤矿矿工,解放后上了大学, 待我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那时候每一个唐山孤儿身上都有一个写着名字的布条,只有我和另外两个姐姐没有任何标志,那时候我是学校里最小 的孩子,两个姐姐一个7个月,一个8个月,于是,董叔叔和学校的阿姨给我们三个起了新名字:我叫党育新,姐姐党育红、 党育苗。 我们三姐妹成了育红学校最受宠的小家伙,阿姨们都格外疼爱我们,董校长也一天好几趟跑过来看,因为受惊吓的缘 故,我老是做恶梦,阿姨每天晚上搂着我睡觉。 那时候我们是半军事化生活方式,大家穿一样的衣服,定时睡觉,一起起床,一起吃饭、做游戏,我们姐仨几乎形影 不离,是学校里最好的伙伴。记得有一次我和小朋友玩儿,一不小心被小伙伴碰翻的热水瓶烫到了脸,阿姨心疼得不得了,整 天用一块纱布裹在我的脸上,生怕留下什么疤痕,每天去医院敷药,后来阿姨们跟我说,当时可把她们吓坏了,我自己没有哭 ,倒把阿姨心疼得直哭呢。 1984年,我9岁了,有一天,董叔叔对我们说,要送我们回唐山。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以为就是回 去看看,大一些的孩子都哭成了一片。8年的育红学校生活,每个人早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把这里的叔叔阿姨当成了自 己的爸爸妈妈,就这么离开朝夕相处的他们,心里一下子都接受不了。 通过这些年的寻找,很多孩子陆续找到了在大地震中幸存的亲人,还在唐山生活的大伯通过照片认出了当年的我,从 他那里知道,我姥姥还在唐山,于是,学校决定把我送到姥姥家。 政府为育红学校的孩子们准备了一趟专列,车厢里到处都是抱着叔叔阿姨痛哭的孩子,我跑到董校长那里,问他我什 么时候回学校,他没有说话,只是紧紧抱着我哭。 好几位老师,舍不得孩子们,坐火车一直陪我们到唐山,看着我们一个个被亲人领走。 后来我才知道,再也回不去我的育红学校了,从我们撤离的那天,育红学校就完成了它的使命,被解散了。在育红学 校的8年是我人生最重要的8年,对于一个没有了父母的孤儿,这个特殊的家充满了欢乐和幸福,有超过普通家庭很多倍的父 爱、母爱……现在,20多年过去了,我还能常常想起大家一起在学校小院子里唱歌的场景:“妈妈哟妈妈,亲爱的妈妈,您 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大,扶我学走路,教我学文化……”这是我在育红学校学会的第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党育 新的今天,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我总是情不自禁眼眶一热…… 姥姥家境贫寒,我和她相依为命,每天一大早,我和姥姥就起床做早点,卖给那些路过这里去上班的工人。我在姥姥 家上完了小学、初中,因为我的特殊身份,学校免去了所有的费用。初中毕业后,为了能早点儿工作挣钱,让年迈的姥姥享点 儿清福,我选择了读技校,考上了唐山纺织技校,1995年从技校毕业后,市政府领导亲自过问,安排我去了当时效益不错 的唐山康复中心,学习医学化验,当上了一名检验员。 两年后,我被唐山市残联借调负责信访工作,从此一直在这里工作。按人口比例计算,唐山是世界上残疾患者最多的 城市,但他们同样在为这个生生不息的城市的崛起贡献着热力和活力。残疾人和孤儿都是特殊群体,中间的滋味我知道,在工 作中,能多干点儿就多干点儿,能帮人就尽量帮。我婆婆说我实在,其实她不知道我在单位特别开朗,又唱又跳的,是大家的 开心宝,对了,我还演过电视呢,《无情海峡有情天》里面,我演我自己,还和大演员袁咏仪有段对手戏呢! 每年的7月28日这天,我到广场上祭奠父母,只能在想像中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话 1999年5月16日,我要结婚了,之前我冒昧提笔给唐山市委书记白润璋写了一封信,邀请白伯伯参加婚礼。我 是党养大的孩子,现在要完成自己的人生大事了,很想让“娘家人”知道……白伯伯担任了我的证婚人,王玉梅市长主持婚礼 ,那天的场面让我终身难忘…… 2000年,儿子龙龙来到这个世界,我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孤儿了,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叫我妈妈的时候,总让 我内心觉得有什么东西被打开……我也有爸爸妈妈,可他们留给我的唯一印记只有一片模糊,因为太小了,我完全不记得爸爸 妈妈的样子,也没有任何照片留下来,每年的7月28日这天,我到广场上祭奠父母,只能在想像中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话, 这也许是为人子女最痛心的事情了。 每一年的7月28日,唐山总是细雨淋漓,30年没有变……这个城市在我的心里就像美丽的凤凰,经历劫难而重新 站起来,就像现在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育红学校的伙伴们一样,艰难,但还是坚强地一点点站了起来……用了30年时间,唐山 重新站立在原来的废墟上。 7月28日,我会为爸爸妈妈亮起一簇蜡烛,只有在这个日子里,才让自己的思绪回到从前,把心里面的痛和遗憾说 给在天堂的爸爸妈妈听…… 现在,我在残联工作的同时,也是一名青年志愿者,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情,前年印尼海啸发 生的时候,我和另外5名唐山地震孤儿联名给团中央写信,我们作为同样遭受过地震灾难的幸存者,希望能够作为国际志愿者 前往参与救助。我申请前往灾区救灾的动因来自一个电视镜头——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躺在救生气垫上随波漂流等待救援… …那个镜头一下子震撼了我,让我仿佛看到了在地震废墟上哭泣的自己。我曾从事近5年的医学检验工作,有一定的医疗经验 ,所以有义务也有能力参加救援工作。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但志愿服务至今还是我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一直以来,我竭力帮助那些因为地震而截瘫 的残疾人,和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上学的时候,曾读到一位诗人写过的诗句: 那茶杯上的一道裂缝,通向死者的乌有之乡。而唐山地震的伤口,却是一座85平方公里的剧痛的城!活着的人们, 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去修补这道心灵的裂缝…… 我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孤儿,能有今天的生活,这一切都是党和那些善良的人们给予的,在自己能有能力回报的时候, 我愿意去尽一份人道的力量,为自己的家乡修补伤痕。 相关专题:《中国青年》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