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洋劳工之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12:38 新民周刊 | |||||||||
相隔2200年,现代人第一次在秦始皇帝陵附近发现了“洋劳工”遗骸,了解先秦历史再次被打开一个新的窗口。 而“洋劳工”作为战俘身份的猜测明显占据主流。 撰稿/梅璎迪 秦兵马俑坑旁发现了欧洲人种特征的“洋劳工”遗骸!这个消息在近日首次公布后
2200多年前,一统中国的秦始皇在陕西西安临潼骊山脚下深凿地宫,大兴土木修建陵园。在这个空前绝后的宏大 工程中,全国70万劳工前赴后继,耗时30余年,修建陵园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 长久以来,秦始皇地宫对于外界来说一直是个未知的“神话”,至今仍留有数个未解谜团。“洋劳工”遗骸的发现有 何意义?他们是谁,又为何长眠于秦陵脚下? 乱葬冈中发现遗骸 时间还得回到2003年2月,西安市临潼区秦俑馆前,秦始皇陵考古队按照往常惯例,对一处秦代烧制砖瓦窑址进 行清理。这处窑址东靠三任村,南临庞沟村,西距秦俑馆东大门500米,北侧为临马公路,年代距今约2200年。 一个多月后,考古队在窑址旁一个距离地表约10米深的大坑中,发现了百余具人体骨架。现场确定坑内葬有骨架121 个,全部为15岁以上成年人。大多数个体相当年轻,平均死亡年龄仅24岁,绝大多数为15-35岁的青壮年。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徐智告诉《新民周刊》,在所有121个个体中,只有一例被怀疑为女性,另外 两例因保存骨骼太少而无法判定性别。“但从这样的性别比例分析,那一例女性也可能属于鉴定误差。” 坑内的墓葬紧密叠置,大多数骨架受到严重挤压,埋葬的环境也明显曾受到过南部骊山上洪水的冲刷侵蚀,以致人骨 保存状况较差,一经采集,骨骼就会粉碎或断裂。“大多数人都是在死后很快就被随意抛弃于此处”,专家由此推测,这些人 体遗骸是因修建秦始皇帝陵工程而死去的劳动者。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说:“刚挖掘出的这个劳工墓比抗日战争时期的 万人坑好不了多少,一些参与修建秦始皇陵的劳工死掉后只是简单地处理一下,就往劳工墓中一推,尸骨堆放得很凌乱。”按 照墓葬的地理位置和墓葬情形,专家们由此推测,这些人体遗骸是因修建秦始皇帝陵工程而死去的劳工。 为进一步对这些人骨进行判断,2004年9月,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在121具遗骨中,随机抽取了50 个样本进行检测。研究人员首先用无水乙醇清洗样本,再用手术刀等器具刮去样本表面2-5毫米颗粒,放至紫外线下照射至 少30分钟。经过预处理后的样品再用液氮冷冻研磨机粉碎,得到极细的颗粒进行DNA提取和检测。 测试结果在几个月之后出来了,专家们在初步认定古DNA的基础上,通过与部分现代人线粒体DNA数据的比较参 照,在成功提取的15个遗骸样本中意外发现有一个具有“欧亚西部特征”,并且属于比较典型的欧亚西部T类群个体。 按照考古学界定,欧亚西部属于欧洲范围。这一检测结果意味着鉴定出的这一具欧亚西部特征人骨,很可能就是一个 古代的欧洲人种。 疑为秦国土著 一个“洋人”为何会在2200年前来到中国,又怎会成为秦始皇的劳工,最终躺倒在陵前的乱葬冈中?一系列的问 号伴随着外界种种猜测此起彼伏。有人开始欢呼:“洋劳工”出现在中国腹地,其意义犹如在金字塔修建者中发现了东方人一 般,至少将东西文化交流史推前约百年。还有人开始揣摩,秦始皇陵墓中诸多未解之谜可能就是通过“洋劳工”将外域先进技 术带到中国,充当起中西文化交流使者身份。 “不论外界如何反应,在我看来秦陵发现‘洋劳工’是不足为奇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杨煜达说,“首 先我要做一个概念上的澄清,民族学和人种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DNA检测是人种学的判断,就如中国人是蒙古利亚人 ,黄种人,欧洲人是白种人。但实际上按照地域或是民族来进行的划分并不绝对,民族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认同。”杨煜达认 为,2200年前秦始皇时期秦王朝统治区域的周边地区就生活有白种人,其中一个有力的史料证据就是“张骞通西域”。 早在秦朝时期,少数民族大月氏就栖息在祁连山以南地区,由于受到匈奴部族的侵略,被迫西迁,除少部分部族留在 河西走廊附近外,其主干支迁徙到中亚地区。西迁的大月氏后来建立了贵霜王朝,闻名于南亚史和中亚史。根据贵霜王朝遗留 下来丰富的语言和史料记载,人们将他们认定为隶属印欧系人种。可见,秦朝时期栖息在和秦王朝直接统治区相距不远的祁连 山以及河西走廊的大月氏实际就是印欧人种。 秦汉时期雄长于大漠南北和中原王朝相抗衡的匈奴,其人种至今还有很多争论,有学者认为是白种人,也有学者认为 应是蒙古人种。无论怎样,匈奴帝国中有相当多的白种人部落却是不争的事实。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副教授谭婧泽说,汉代以前,中国北方是草原民族东西方来回游牧之地。秦始皇在位之 前,东西方大规模人群交流虽然很少,但是北方草原和欧洲某些地区存在着小规模的人群交流。通婚以及贩卖奴隶等行为,产 生了欧洲人种进入匈奴等少数民族的可能,并间接通过和秦国之间的战争、战俘的发配,将含有欧洲人种特征的人带到秦陵充 当劳工。 杨煜达说,这些证据有力证明了在这种各民族不断交锋的年代,先秦时期的地域范围内外确实存在相当多的外来人种 ,因此也就为“洋劳工”的由来提供了一种可能。 猜测留待未来 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秦始皇陵有太多的谜无法解开,但现在发掘出的这具尸骨,就可 能给予我们比较明确的答案。” 段清波说,一个文化成果总是有长期的渐进发展和延续过程,但秦始皇陵中的陵墓文化却属于“空前绝后”。据统计 ,秦始皇陵中遍布着8000多个真人大小的陶俑,“这并不符合中国墓葬的规范,秦朝之前没有出现过,之后也没有哪个帝 王建过如此规模的墓葬。” “现在看来,墓葬中存在着高大的人像与埃及墓葬方式极为相似,其中联系的纽带可能就是参与建设的洋劳工。” 另外,秦始皇陵建造技术也是一个难解之谜。据考察,墓穴中遍布1米长、40厘米厚的空心砖,而高近2米的兵马 俑也是空心的,这在其后几百年中都没有出现过。段清波说,之后汉代虽复制了秦俑,但只有40厘米高,技术含量大大缩水 。“如果单从秦朝自身发展来看,这些问题都是谜,但如果把这些惊人的技术放到世界范围内看,把‘洋劳工’引入到问题中 ,就方便解答了。” 对此,杨煜达提出了不同意见。“‘洋劳工’作为文化使节身份的可能性并不大。在秦始皇所认识的世界中,自己便 是天子,华夏文化便是最高的文化,周边诸国,包括少数民族的那些文化显然都无法相比。陵寝的建造是一种文明的精神文化 和物质文化的高度结合,文化的优越感很可能让秦始皇难于接受外来的技术。 在外界种种猜测中,“洋劳工”作为战俘身份的猜测明显盖过了其他呼声。“从考古发现来看,参与秦始皇陵墓建造 的劳工主要是秦国国内的罪犯,不过高峰时期劳工达到70万人,当然有其他人群参与的可能。其中,战俘充当劳工就是一个 很好的假设。”杨煜达认为。 他阐述,鉴于当时秦国和西部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相当多的冲突,战俘不可避免。根据当时史料记载,秦朝的势力范围 尚没有涉及西域地区,但秦朝时期曾多次爆发对外战争,当时还流行贩卖奴隶和战俘,因此,将俘获的外域战俘拉至秦陵修墓 可能性很大。 沉睡千年的秦始皇地宫依旧留有大量谜团等待破解,“秦始皇地宫对我们历史学家最大的诱惑,就在于希望能从地宫 中挖掘出大量竹简,还原当时的历史现实,也许能就此重新改写先秦历史。”在杨煜达看来,虽然秦始皇焚书坑儒,将大量流 传坊间的文化思想记录焚毁,但国家的藏书可能并没有一同经受浩劫,作为当时主要书写方式的竹简很可能随同这位帝王一起 被葬。 “如果能在地宫中找到当时秦国的记载,很可能就要重写现在我们所了解的先秦史。这个阶段我国的文化和历史都将 以完全不同的面貌出现,意义非同一般。”他说。 相隔2200年,现代人第一次在秦始皇帝陵附近发现了“洋劳工”遗骸,了解先秦历史再次被打开一个新的窗口。 “这只是一个开端,如果今后考古挖掘和人体遗骸鉴定的范围更广,可能会有更多更新的发现。”杨煜达认为。-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