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结束香港文人办报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16:52 外滩画报

  他与金庸渊源甚深,却甘冒风险自立门户;创刊不久却立遭困难,报社落魄到自买面粉自煮浆糊贴稿;1976年以 后,他成就了香港“印银子”的一段神话,广告日进账约60万以上;这就是林山木和他的香港第一财经日报—《信报》。

  7月底,《信报》被证实即将为香港首富李嘉诚二子“小超人”李泽楷收购。就此,有人预言,香港“文人办报”的 年代从此一去不复返。

  文/姚瑞伦(香港)图/小强

  在香港,当传出《信报》将卖盘的消息,有读者激动地说:“只要我拿出《信报》,在酒楼、巴士(公共汽车),别 人就会另眼相看;同事见到我读《信报》,也会大赞,除了《信报》,我实在找不到更好的中文报纸。”

  也有读者说:“我不介意《信报》的股权谁属,但我十分介意《信报》的办报原则是否会变化。我很担心,将来打开 《信报》,发现社论已不再中立;没有林行止专栏没有曹仁超的投资者日记;没有突如其来的张五常连载、练乙铮连载;没有 简朴简洁的排版。其实,我没有什么要求,只不过需要一份正正经经的报纸。”

  《信报》虽然销路不大,甚至有人以“中环报”来形容该报的读者只在香港金融中心的中环区。该报多年来秉承自由 经济市场原则,不但江湖地位崇高,而且是香港最后一张“文人办的报纸”。

  最新报道称,《信报》的大股东林山木(笔名林行止)夫妇,与香港首富李嘉诚的二子“小超人”李泽楷,已于7月 28日签约,交易额为2亿多港元,最后落实期为8月18日。虽然交易内容还未透露,但可以肯定,随着《信报》易手,“ 文人办报”将会在香港成为历史。

  子女无意接棒卖盘事在必行

  经历过香港经济的起起跌跌,《信报》终于还是走上卖盘之路,到底是大势所催,还是其他原因令《信报》被迫走上 结束之路呢?这个故事,要从上世纪80年代中说起。

  为了适应新形势,当时香港的报业静静起了革命,先后有多家报业集团上市,而作为唯一的财经报章,《信报》的动 向也备受关注。不过林山木走了另一条路,他押错了注,竟然不打算将如日中天的《信报》藉上市集资壮大规模,也不愿接受 其他资本入股,结果错失了一个发展良机。

  相反,有人就看准机会“入市”。三位在70年初于香港大学毕业,分别在工业、金融、展览业闯下成绩的商人冯绍 波、梁家齐和朱裕伦,就决定乘势而起,在香港办第二份财经报纸。1988年,香港《经济日报》正式出版,完全以商业运 作去办报,发展非常迅速,更于2005年成功上市。

  由于市场定位相似,两报形成激烈竞争。很快,《经济日报》就抢走《信报》的大批房地产广告,后来连《信报》的 老本—上市公司公告,也被吃掉了一大部分。

  报纸销量方面,最初双方仍可打成平手。1997年之后,《信报》不愿加大投资,人才被对手纷纷挖角,形成编采 力量此消彼长的局面。结果,当《经济日报》每日销量一度攀升至近10万份的时候,《信报》竟然跌至可怜的两万多份。在 近日对《信报》收购案的分析中, 《壹周刊》援引广告中介公司负责人的话称:“《信报》读者群狭窄,是其致命伤。主要 对象为四五十岁的专业人士,读者群呈老化,而且报道严重偏向财经、地产,广告商要选报纸做广告,都是愿意既有新闻还有 财经的。”上市公司要登公司公告,宁可选择内容多元化的《经济日报》。

  不过,其实《信报》也没有必要立即卖盘,按估算,该报每年仍赚2000万港元,而林氏夫妇也没有个人债务问题 。分析员指出,按《经济日报》现时市值约8亿港元计算,再根据其招股书公布,截止2005年3月31日年度,已审核的 税后纯利有6500万港元,若林山木最终真的以2亿5000万港元卖给小小超,估计《信报》在上一财政年度税后纯利, 其实大约有2000万。

  在香港,能够有一门生意每年净赚2000万,其实也不错了,虽然《信报》没法令林氏夫妇晋身超级富豪地位,但 在社交场合,许多政要名流均对他们十分尊敬。

  据接近林山木的人反映,因为年事渐高,经常腰酸腿疼,林山木近年已完全淡出《信报》的管理工作,每天只埋首写 专栏及看书。本来《信报》曾一度交给女儿林在山负责,但因为林在山的个性“不食人间烟火”,只爱好文化艺术,

  完全不似“传媒大亨”。

  一位前员工说:“她视钱财为粪土,曾有一个销售员找到一间‘楼上燕窝庄’的公司来买广告,但林小姐皱眉头说, 这么便宜,我不要接。当时正值SARS期间,根本没有传媒会如此大胆挑拣广告。”

  还有一次,《信报》突然出现全版彩色的黎明演唱会广告,原来黎明曾邀请林在山拍广告而认识,林在山于是免费为 其宣传。身穿旗袍、脚穿高跟鞋的林太随即“咯咯咯”跑来大骂自己的女儿,吓得员工四散。

  林山木的幼子林外山,则喜欢资讯科技工作,2000年创立了she.com,并获李嘉诚的TOM集团注资收购 ,无意接棒《信报》。

  《信报》在香港有特殊地位,不可以随便关闭。在社会压力下,林家被迫继续独力支撑多年,当越来越多人批评他们 并非执行办报的本意,《信报》卖盘已是事在必行了,问题是卖给谁和如何卖。

  卖给李泽楷,“遇人不淑”?

  在香港新闻界打滚多年的赵来发,当年入行第一份工便是在《信报》当财经记者,对于《信报》卖盘,而买家将是李 泽楷,他的评语是:死路一条。外界传闻,这些年来,李泽楷一直对《信报》有意。

  早在1999年,李泽楷已有出价2-3亿元购买《信报》的意思,不过林氏夫妇一口拒绝。此外,英国《金融时报 》和香港商人冯绍波等也先后希望购入《信报》股权,后者更因洽谈不成,创报了《经济日报》。林氏夫妇犹豫不决的原因在 于,自创办报纸以来,两人一直亲历亲为管理,要“卖仔”始终不舍得,二来林太担心缺乏管理人才,败坏《信报》名声。

  在李泽楷不断游说下,林家夫妇终于划下“文人办报时代结束”这一历史“句号”,做出了令香港新闻界为之唏嘘的 决定。

  赵来发感到,“文人办报”在香港已无路可走:“《信报》卖给李泽楷,似别无选择。近年报纸卖盘,多遇人不淑, 或如中女改嫁,愈嫁愈差。”

  1973年7月3日,林山木与妻子骆友梅携手创办了《信报》,夫妇二人合占95%股份,《明报》资料室的伙伴 曹仁超占5%。不料《信报》生不逢时,香港股市从年初1700点高峰跌到年末150点的历史最低点。《信报》销路不振 ,

  陷入危机,林山木只好忍痛将新的印刷设备卖给《东方日报》。传闻接收当日,对方老板之弟马惜如亲自到厂房,手 拿一根大木棒,指指点点不说,还不时敲打机器,让一旁员工非常心痛;最艰难时期,为给员工发资,林山木把房子卖掉,连 林太也把手饰典当了。

  后来,林山木凭掷地有声的社论,以及全港唯一一份财经报纸的独特位置而慢慢站稳脚跟,同时也力邀著名经济学家 张五常为其撰写专栏文章。由于林山木与李嘉诚、香植球、詹培忠以及银行家李国宝等私交甚笃,时有独家新闻爆出。

  林山木和李嘉诚为潮州老乡,两人可直接用潮州话通电话。1970年代,《信报》因经济危机而迁入的北角工业大 厦四层,便是李嘉诚私人物业。1979年9月,李嘉诚以6.3亿港币从汇丰银行手中买入和黄的控股权。消息公布前,李 嘉诚急电林山木,林则亲自对其做专访。次日,《信报》是唯一刊出李嘉诚访问的报纸,此事令同城媒体瞩目,轰动一时。

  八年后,林山木和李嘉诚却发生冷战;原因在于《信报》专栏出现稍有挖苦李嘉诚的评论,令李嘉诚龙颜大怒,立即 撤走在《信报》的部分广告。而林山木宁愿损失数百万也不退让。后来,香港报章评论林山木一直想表现出不倚

  仗有财有权人士,极力保持独立性和批判性,这也是《信报》争取到读者的部分原因。

  回想当年,赵来发说:“一个星期返七天工,辛苦到呕、人工低,但工作很开心,大抵事事新奇。”当年的同事有陈 早标、张立、黎庭瑶、高玉桂、吴仲贤、黎则奋、萧嘉裕,人手很少,但各位大哥大姐皆能独当一面。后来他由财经新闻转搞 副刊。

  事实上,赵来发提及的1980年代《信报》人的名字,均是该报中兴时期的猛将。例如,陈早标现在贵为《香港经 济日报》副社长兼总编辑,张立是亚洲电视台高层。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钥机表示,《信报》可算是最后一家由文人营办的报馆,它被收购,代表“文人 办报”年代的正式落幕。他认为,虽然《信报》的忠实读者会担心报章的特色及理念会否维持,但报业走向企业化乃当前的大 趋势。

  苏钥机又称,由于林山木曾表示仍会管理《信报》一段时间,相信在收购后,短期内对报章影响不大,长期影响则要 视乎李泽楷的运作模式。

  问题是,李泽楷最近将电讯盈科的控股权出售,整个过程都遭到小股民猛烈抨击,认为他没有责任心,在电盈股价耗 损了95%之后,没有将公司业绩和股价做好就离开。

  李泽揩是否能带领《信报》走向又一高峰,《信报》读者有所存疑。当然,正如金庸说,私人出钱兴办的报社,不是 社会的“公器”,而是老板的“私器”。现任《明报》总编张健波也表示:“老板只看两个数字,一个是营业额,一个是销量 。”正是这两个数字决定了报纸,也反映了老板的意图。

  (感谢陆灏先生提供的资料帮助)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