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三联生活周刊专题 > 正文

樟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中尼口岸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13:15 三联生活周刊

  记者◎吴琪

  夜里22点进入樟木。

  汽车在陡峭的山崖间颠簸,不停有指示牌提醒:前方小心 雾多雾大。从海拔3980米的聂拉木,盘旋30公里的山路后到达海拔2300米的樟木。30公里的土路狭窄扭曲,汽车竟要走
一个半小时。很难想象,这样陡峭盘桓的山路尽头,会建起一个怎样的口岸?

  山脚下一片灯火,进入水泥地面,山路两边几乎全是水泥或红砖高楼。由于樟木的道路没有分岔,所有建筑全部依附在唯一的道路两边。一辆辆首尾相连的大货车,占据了道路的一半,既有牌号为青海、甘肃等地的中国货车,也有色彩花哨的尼泊尔大车,绵延几公里。各式店铺霓虹闪烁,似乎可以将之分为两个类别:物流业和服务业。邮局虽然早就关了门,门口却已经排上了几十个大包裹。宾馆、餐馆、茶馆、网吧、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所有现代生活能想到的需求,一样不少。好像没有店铺急着打烊,也没有人急着睡觉。

  通关·边境线那边的尼泊尔小镇

  沿着约4公里的水泥路走到头,便是樟木口岸海关。早上9点半通关前,这里已经排了不少手持证件、穿着休闲的游客。由于与尼泊尔之间有2小时15分时差,整个樟木的苏醒都是在9点以后。

  到樟木口岸一路须经过三个检查站,游客需要事先办好相关手续。内地游客,持有身份证、边境证、工作证或当地介绍信的,如果在樟木能找到接待单位,可在接待单位人员陪同下出关。如果同时找到几个想出关的散客,可在当地旅行社的组织下出关,费用大致为200元,这样可往巴勒比斯做一日游。

  来往边境的世界各地游客,有些取道拉萨至珠峰,再从樟木口岸出境,游尼泊尔;有些从尼泊尔入境樟木,再去攀登珠峰。不时能看到全身登山打扮的欧洲人,骑着租来的山地车,满身汗水却斗志昂扬。

  出了海关,要到达中尼边境友谊桥,还有8.7公里山路。雨季中的樟木永远是湿漉漉的,路途泥泞。短短的路程,从2300米的樟木盘旋到1770米的友谊桥,汽车几乎每走50米,就会遇到一个大的急转弯。这段路如果坐当地的小型汽车,一次需要20元。此时已经可以完全看到对面山坡上的尼泊尔民居了,向阳山坡上,玉米刚刚收割完毕,水稻插着短短的秧苗。

  刚刚还穿着长袖的夹层外套,现在热得直往下脱,眼前的色彩也突然丰富。尼泊尔风情的姑娘们,裹着红色、绿色、橙黄的各种夏裙、踩着拖鞋就过来了,有人空着手,或者背着个大竹筐,慵懒的神情好像到邻居家串门来了。根据规定,中尼双方的边民可以在边境线以内30公里的地带自由活动,夏尔巴人也乐于往来两地看望亲戚。

  在友谊桥的中间护栏上,有一道短短的红线,这就是中尼边境线。跨越边境,就到了尼泊尔科达里(Kodari)边检站,入境手续也是相当简单。科达里不大,大约1公里长的道路,上十家餐馆商店。一堆衣着鲜艳的妇女,一个挤一个地排成了几列长队,原来她们都在这里等长途汽车或包小车到90公里外的首都加德满都去。

  与樟木相比,科达里显得简陋,不过生活气息丝毫不弱。一家小贸易店里,挂着尼泊尔国王和王后的照片。有家饭馆墙面上,大幅的布达拉宫挂画外,贴着

意大利
AC米兰
球队的海报。尼泊尔移民局、海关的办公室夹杂其间,闲散的当地男人围在台球桌前,这里没有歌舞厅,台球几乎是他们最流行的娱乐。

  25岁尼泊尔商人达娃夏巴的办公室,就在科达里一间餐馆楼上。他穿着AC米兰的10号球衣,英语并不好,记者找来当地任导游的夏巴做翻译,28岁的夏巴在樟木宾馆做了4年服务员,会简单的汉语和英语。达娃的哥哥做中尼边贸已经有10年了,他也入行了6年,“几乎从中国进口一切生活用品”,达娃指指办公室的玻璃、塑钢门窗、电脑、窗帘,“每样东西,都来自中国”。哥哥一直在成都生活,达娃在尼泊尔接货,“以前中国一台电视机要1.5万卢布(人民币与尼泊尔卢布比值大约为1∶9.4),现在只要6000~7000卢布,质量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便宜”。达娃去年的收入达到了250万卢布,在当地是个体户里面的富翁。

  在樟木宾馆做过服务员的夏巴,因为语言优势,收入也比当地百姓多。在尼泊尔当宾馆服务员,一般月收入相当于250元人民币,夏巴在樟木能得到300~400元。3年前当了导游后,他接待从樟木口岸进入尼泊尔的各国游客,旺季时每月能挣到8500元人民币。

  友谊桥的中国商人

  在从樟木进入友谊桥之前,公路两旁有一溜儿几十家中国商店,乍看上去,里边的货物更接近内地八九十年代的气息。尼泊尔的边民经常过来,采购生活用品,周末加德满都的人也会过来,形成小高潮。

  43岁的甘肃人贾杜生1990年就到樟木做生意了。他的店原来开在樟木镇,2002年他直接在友谊桥边开了店铺,二三十平方米,摆满了各种百货,被子、枕头、毛绒玩具、水杯、胶鞋……质量普通,价格也便宜。贾杜生与弟弟、18岁的侄女贾鹃一起打理生意。

  上世纪90年代,樟木口岸刚开放几年,来了一批甘肃生意人,几乎垄断了樟木“解放鞋”生意。1990年贾杜生随着甘肃天水的老乡来到这里,他之前做床上用品,听说以前当兵穿的解放鞋(又叫劳保鞋)好卖,改做了鞋生意。有意思的是,1983年正式作为国家一类通商口岸开通后,樟木迎来的尼泊尔边民让中国人感觉非常穷。

  生意虽好,但很快多数中国商人却感到了危机。由于中尼边贸多是小额民间贸易,来做生意的中国人几乎不要太多本钱,低门槛使得竞争迅速激烈化。“从1994、1995年开始,合作的尼泊尔商人开始欠账了。”拉走10多万元的货物,只付两三万元,等到1个多月卖完货物后,再把钱还来。

  到了1999年,贾杜生与3位老乡合伙的批发生意,已经赊账65万元收不回了。40岁的尼泊尔商人丁伦郭巴(音译)是主要欠债人,无奈,贾杜生只得关闭了仓库,停下生意去尼泊尔找他。“从1999年到2002年,3年的时间我去了无数次尼泊尔,最多一年,超过160天在加德满都。”

  徘徊了3年也没有讨到债,贾杜生也像其他人一样,开始考虑其他出路。2002年他开始了友谊桥的零售生意,“一半是做生意,一半是等丁伦郭巴这个人,看再过三五年,他能不能还些钱”。现在的小本生意,“宁愿少赚或不赚,也不做大的欠账了”。尼泊尔人的消费需求变化并不大,“我的解放鞋卖了十几年,他们还是喜欢”。

  四川人是早期进入樟木的又一支重要外来力量。51岁的梅良传1995年来到樟木,之前他在湖南、山西、拉萨等地摆地摊卖小五金,听弟弟说樟木生意好做,带着1030元钱就来了。1995年到1998年,利润确实不错,“都是小玩意儿,利润比内地高几毛钱,但没什么人讨价还价”。生意一旦容易,1998、1999年,友谊桥一下子进来了四五十家商户,而友谊桥的贸易很快饱和了,商户的来来去去迅速影响到整个行情。后来的商户在友谊桥附近搭起了100间木板房,人一多,生意就明显萧条了。谁知2003年春节过后的一场大火,烧掉了95间木板房,多数人被烧破了产,回内地了。到了2003年下半年,生意出奇的好,2004年又有一些内地商人闻讯赶来。

  如今梅良传的小杂货店见缝插针地摆着“雕牌”肥皂、“红牛”、“雪花啤酒”、“郫县豆瓣”、剪刀、皮带、卫生纸、暖瓶等商品。对他来说,尼泊尔人最爱买廉价的白兰地、威士忌,卖一瓶也只挣1毛钱。边民对价格特别敏感,“雕牌”洗衣粉因为贵两三毛,就没有陕西的“金猫”洗衣粉卖得好。

  山上的夏尔巴边民

  与亚东边民历史上的富裕生活不同,樟木的当地百姓是在口岸正式开通后,才慢慢大规模参与到边贸中。据樟木镇副镇长贺龙俊介绍,樟木镇由4个村子组成,帮村、樟木村、立新村和雪布岗,当地人基本上是夏尔巴人。在地理位置上,村子从聂拉木方向一直延伸到边境的山冈上。

  帮村主要靠着采石和采砂场致富,与边贸关系不大。位于镇子中心的樟木村,则直接见证了口岸的变化。而立新村和雪布岗,分别位于半山腰和山顶上,半农半牧的生活曾使当地百姓生活贫困。

  8月15日上午,记者准备去立新村。村子要过樟木口岸海关,沿山路往下走到友谊桥,往上走通向立新村和雪布岗。谁知雨季中,连夜的雨水冲得山路打滑,汽车要挂上四驱才能冲过一处处低陷的路面。带领我们的樟木宾馆兰书记将坐车戏称为“蹦的”,人在车里,颠得七上八下。对于当地村民来说,这趟距离10公里的路程,成为他们与外界联系的又一道屏障。

  半山的立新村不足百户人家,一栋栋木头撑起来的屋子点缀山间。山坡向阳的地方,被开垦成小片田地,种植玉米和土豆。土豆是夏尔巴人的主食之一,他们不似藏民吃糌粑,从尼泊尔进口的大米也是夏尔巴人的主食。已经很少有村民全家居住在此了,偶尔见到种地的老人和年少的孩子,年轻人都到山下做生意去了。

  甘擦一家有7个孩子,5个女儿、2个儿子,家里靠五六棵果树和菜地生活,也卖木材。夏尔巴人多子女。前来串门的甘擦的外甥在武汉洪山的西藏中学学习,他向记者介绍,有一天他和妹妹心血来潮,想算算自家有多少亲戚,结果妈妈这边能数出名字的夏尔巴亲戚,就有80多个。

  居住在樟木的夏尔巴人,是我国境内1200多夏尔巴人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通用藏文。夏尔巴人只有名字,没有姓氏,名字与藏族相似,但不冠房名。樟木夏尔巴人的种姓有五种,即色尔巴、嘎尔札、撒拉嘎、茄巴、翁巴。由于人数不多,每个种姓内的人都是亲戚,不能通婚。

  40多岁的米玛拉姆正在山上收土豆。和村子多数人家一样,她的妈妈早就在镇子的公路旁修了房子,一家人全部搬下了山。但家里也不愿放弃山上的房子和土地,夏天把老房子当个避暑的地方。

  从半山腰的立新村到山冈上海拔2950米的雪布岗,步行还需要一两个小时。村子共98户人家,308人,如今搬到立新村或公路边的已经有50户。

  37岁的旺堆是雪布岗的村长,这个穿一身西服的当地人,虽然皮肤黝黑,可是汉语流利,思维相当敏捷。1999年,初中毕业的旺堆在村子里学历最高,又是致富明星,30岁就被选为村长。旺堆家里7个兄妹,曾经只靠13头牛养活了一家子。本来能去拉萨读书,却因为家穷而放弃。1986年,樟木口岸正式开通3年后,旺堆一家搬到公路边,盖起简单的木板房,“当村长一年工资才1500元,每年还要耽误很多做生意的时间。可是大家支持我当,我也就接受了”。旺堆现在重要的工作,就是帮助没有本钱做生意的村民富裕起来。

  迪斯岗与本地生意人

  樟木原本并没有迪斯岗这么个地方,它并不属于村落,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自然形成了一个聚集点。1990年,12岁的吉玛(化名)一家5人从雪布岗村搬到公路边,搭了个木头房子就住了下来。“这边做生意容易,不用种田了。”当时的迪斯岗只有一户人家,做甜茶、饼干卖给尼泊尔商人,吉玛一家来了后卖起了香烟,“人流很大,一家人的生活都不成问题”。很快,吉玛的表弟家一年后搬来了,接下来从立新、雪布岗搬来不少人家,木头房子也慢慢换成了红砖房,大家把这个新的聚集点叫做迪斯岗。

  如今经过樟木口岸海关后便会看到迪斯岗,沿公路有几十家村民和商店,多数专营尼泊尔和印度的进口商品。29岁的藏族姑娘扎桑如今是一家音像店和一家服装店的老板娘,两年前从青海玉树洲来旅游的她,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夏尔巴人阿旺西绕。音像店卖尼泊尔和印度的歌曲、电视剧、电影等,阿旺西绕懂尼泊尔语,去加德满都进货相当方便。

  吉玛在2000年开的“进口商品专营店”,有从尼泊尔进口的照相机、手表、音响、酒、烟、工艺刀,甚至染发剂。原装瑞士TITONI手表,内地卖价8000多元,这里卖6600元。店里的客人全是内地来的旅游者,随着青藏铁路开通,吉玛相信会有更多的内地客人来这里。

  44岁的加木措是边民中生意做得出色的老板,他也是雪布岗村长旺堆的哥哥。走南闯北的加木措装扮上更像一个广州老板。1985年他从国营的樟木宾馆辞职,因为有亲戚在尼泊尔,做边贸相当方便。“头一年没有本钱,去尼泊尔帮那边老板进了3万元的呢子料,运到拉萨就卖了5万元”。加木措又用这些钱,在拉萨买了一个解放车的午餐肉罐头,“这一趟下来就挣了两三万”。

  1986年是个挣钱的好时光,“那时内地的生意人来得少”。脑子活络的加木措又去杭州进丝绸,再后来又倒腾内蒙古的羊绒纱,“但是生意人消息太灵通了,做了半年后,好多人都跟进来,利润就低了”。

  而尼泊尔商人也在边贸生意中渐渐成熟了起来。好多樟木的老板都感慨,原来从内地进货,进什么卖什么,现在尼泊尔人自己跑到内地进货,免去了中间环节,“你们到义乌去看看,满街都是进货的尼泊尔商人”。

  樟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副局长兰晓提到,与内地相比,西藏的一般性贸易额小得多。

  樟木作为目前西藏最大的对外通商及对第三国人员开放的口岸,也属于扶持性开发口岸,以小额的互市贸易为主。从樟木出口的货物,30%在尼泊尔本国消化了,70%销往到印度北部的穷困地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专题: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