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京《周末》专题 > 正文

寻找最后的云锦艺人吉干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4日17:46 南京周末

  -本报记者 陈璐 实习记者 沈泓

  黑簪巷,位于南京城南,秦淮河岸;在明代,因经营妇女饰品而得名。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因为一个名为“建设新城南”的城市改造项目,让外界意外地发现了黑簪巷6号,发现了“最后的云锦艺人”

  9月8日,在路人的指点下,记者几经周折,方才找到那条名叫“黑簪巷”的幽深老街。

  沿街的残壁断垣上,隔几步,就是一个大大的“拆”字;满眼都是掀去了屋顶的旧房子和裸露在阳光下的屋椽;废旧的建筑材料沿墙脚随意堆放着,几只麻雀在上面蹦来跳去,唧唧喳喳着。

  眼下,吉干臣的侄子吉承叶还住在黑簪巷6号。

  推门进去,院子里布满了灰尘,屋顶已经开裂,整个屋子塞得满满当当的:废旧的家具、形状古怪的太湖石、不知道用来做什么的工具、拆下来的门窗……

  惟有依旧高耸的封火墙,将黑簪巷6号和周围的灰黑屋脊区分开来。

  这里是吉干臣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前厅就是我父亲织锦的地方。你看,我们还保存了一台大花楼木织机。”头发花白的吉承奎指着一台布满了灰尘的木织机说,“我小的时候,还在机子上玩过。”

  今年77岁的吉承奎,是吉干臣最小的儿子。

  参加国庆10周年庆典

  吉干臣,生于1893年,卒于1976年,他的一生都与云锦息息相关,被称为中国“最后的云锦艺人”。

  资料显示,正在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云锦工艺,在解放初期一度濒临失传。1954年,为了抢救云锦工艺,南京市政府在民间“挖掘”出两位身怀绝技的云锦艺人参与研究,吉干臣便是其中的一位。

  当时,仍然活着的云锦艺人犹如凤毛麟角。周总理听说了南京云锦面临失传的情况,亲自指示南京成立云锦研究组(即后来的云锦研究所)。吉干臣作为仅有的几名传人之一,被请到了云锦研究组工作,他不仅能挑花、倒花、拼花,更能创造新的云锦图案,成为研究组里技术最全面的艺人。

  在吉承奎珍藏的一本破旧的《人民画报》上,有一幅父亲工作时的照片,照片上,吉干臣和工艺美术家陈之佛正在探讨云锦纹样设计。吉承奎还拿出一个破旧的小皮箱,从里面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些泛黄的纸张,细碎方格衬底,上面是吉干臣亲手用彩笔描绘的各种颜色的云锦图案。

  1959年,因为参与织造庆祝建国10周年的《中国》摄影画册封面面料(该画册是赠送外国友人的礼品),以及为人民大会堂江苏厅设计沙发面料和装饰织料,时年66岁的吉干臣被邀请赴北京,参加了国庆10周年庆典。

  在吉承奎的记忆中,那是父亲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吉承奎至今都保存着吉干臣当时的代表证,他说,父亲弥留时,把这个交给他,告诉他这是传家宝。

  家道败落学织锦

  吉干臣的侄子吉承叶回忆说,吉家祖籍山西,19世纪中期迁至南京,经营绸缎生意,家境小康。黑簪巷6号是在吉干臣的祖父手中买下的,屈指算来,到今天已经历了吉家六代人了。吉干臣的父亲排行老二,在南京开办了“吉公兴”绸缎庄,经营各式绸缎生意,当然也包括云锦,在当时很有名气。

  “‘吉公兴’的生意做得非常大,在广州、香港都有分庄,不少货物都是直接卖到上海去的。1910年,南洋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吉公兴’的云锦也参加了那次盛典。”吉承奎说。

  吉干臣生长在这样一个绸缎商人之家,从小耳濡目染,使他对云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过,促使他最终走上云锦艺人之路的,还是父亲的病故。

  吉干臣父亲去世后,“吉公兴”失去了顶梁柱,绸缎生意跟着一落千丈,渐渐地,香港、广州、南京,一家家分店关门歇业,“吉公兴”走向了衰亡。

  吉干臣原本打算念完私塾后,再学算账,好学成归来经营“吉公兴”。“吉公兴”关门后,他不得不谋划新的出路。刚开始,他想经营蚕丝生意,可是由于没有资金,这个想法最终以失败告终。

  无奈之下,他把目光投向了云锦,投向了云锦中的挑花工艺。

  云锦这种昂贵的织物,代表了中国纺织业的最高技术水平,清朝康乾年间,南京织锦业盛极一时,秦淮河边有机户数万,机杼之声,日夜不歇。

  但当吉干臣投身其中时,云锦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

  “那时候,靠父亲的手艺,只能勉强维持家庭生活罢了。”吉承奎说。云锦价格昂贵,销量不大,吉干臣只在老宅前厅进门左侧的位置,放了一张小样机,用来织一些较小的东西。不过,他有些不甘心,又在西北角的花厅里,安置了一张大一些的机器,期盼有一天能接到大的活计。

  为西藏活佛绣龙袍

  这一天果然到来了。随着吉干臣设计的云锦图案开始在南京小有名气,他接到的活儿也一天天多了起来。“后来,我父亲就雇了两个人织云锦,他自己就忙着给人专门设计图案。”吉承奎说。上世纪40年代初,有人慕名找到了吉干臣,请他为当时的西藏某活佛绣一件金丝龙袍。

  “因为改朝换代,云锦艺人们都纷纷改行。而当时西藏活佛需要一件云锦织的‘龙袍’,有人一路寻访,才找到了我父亲,给了他一件样品。”吉承奎说,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他对当时那件“龙袍”样品依然记忆犹新,“那袍子非常宽大,最少要1米8以上的人才能穿得上!我有个叔叔就曾经穿着那件样品在家里走来走去,他个子小,袍子穿在他身上,非常奇怪,我们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拿到样品后,吉干臣从此就陷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为了还原并创新出一件精美绝伦的龙袍,他将样品上的每一条龙的图案都分割成若干小图案,然后再重新拼接设计,绘制出新的图案。

  半年过去了,一件全新的金丝龙袍诞生了。

  “我们看着那件袍子,金光闪闪的,都不敢去碰它,因为实在太美了。”吉承奎说,“我记得当时父亲脸上的表情,性格内敛的他,笑得特别开心。”

  事实上,吉干臣在绣龙袍的过程中,也改进了云锦工艺。“云锦是件手工活,工序精细,生产效率低。而那时对方催着要货,我父亲就开始琢磨。传统的织锦机是两人合作,一人坐在机器上面提线,另一人在下面穿梭子。”吉承奎说,“父亲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半自助龙头’纺织机。这种机器只需一个人在下面操作,上面则用机械设备代替。”

  据吉承奎回忆,“半自助龙头”纺织机上面的机械设备是由许多块打满小孔的硬纸板做成的,各色的丝线就穿插在这些小孔之间,上面的“龙头”转动,丝线也就跟着变换,大大提高了云锦的编织效率。

  不仅如此,吉干臣还改良了“卷纬机”。

  吉承叶一直保留着吉干臣当年用过的“卷纬机”,这台铁制电动卷纬机就是他亲手设计出来,并委托上海的一家机器厂生产的。记者在黑簪巷6号看到,这是一个模样怪异、浑身铁锈的“家伙”,一根细长的铁管插在圆圆的底座上,好似一个巨型水烟袋。

  经云锦研究所王宝林所长鉴定,这是南京最早的铁制电动“卷纬机”。原先,织云锦所用的五颜六色的纬线要首先绕在一个细长的管子上,再由梭子连接起来,织成各种花纹。有了“卷纬机”,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王所长称,在云锦史上,这是一件真正的“宝贝”。

  破格收女徒弟

  在吉承奎眼里,父亲对儿女们并不很“称职”:“我父亲一门心思地扎在云锦上面,很少管家里的事。母亲是个传统的女性,她也拿我父亲没有办法,只能由着他去了。”

  吉干臣1954年进南京云锦研究所工作。此后,他对云锦技艺的继承、传统品种的恢复、新产品的设计试制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58年,在吉干臣的潜心研究和指导下,运用传统品种彩花绒织造技艺,以木制手工织毛巾机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条天鹅绒毯。

  “我父亲是个创作的奇才。”吉承奎这样评价道,“那时候天鹅绒很流行,但是普通的天鹅绒平平的,没有任何花色,并不好看。我父亲就开始琢磨了,能不能用天鹅绒织出各式美丽的图案。没想到最后真的被他织出来了,并且还织出了立体的图案。”

  老人从他的小皮箱里找出一小块长条形的天鹅绒布料,同样是牡丹图案,在这一小块布料上却有三种不同的织法。他自豪地说:“你看,前面两种都是平平的,你看第三种,是立体的,图案都从布块上凸显出来了。这就是我父亲当年研究出来的。”

  七八十年代,由于东南亚地区信宗教的人很多,所以对跪拜用的垫子需求量很大。当时,江苏就大量出产这种天鹅绒垫子。但由于是手工生产,不能满足出口市场的需求。这时候,善于思考的吉干臣又开始“动脑筋”了。他想到了用“双面织”的方法来提高效率,两块布料正反面同时织,织好后再从中间一剖为二,这样,织一块垫子,其实就成了织两块垫子了。

  他的这一发明,使得天鹅绒毯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江苏省的大宗出口产品。

  吉干臣也从不吝啬向别人传授自己的本领。吉承奎说:“以前云锦业有个规矩,只传男不传女。可是,父亲为了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却破格招了4个女弟子,毫无保留地把毕生所学一一相授。那时候,父亲的学生每天都来我们家里,在父亲的小样机上学习云锦的编织技巧。但是父亲从来都没有教过我们,所以,我们兄弟姊妹几个,除了姐姐稍微会一点挑花,其他人并不会织锦。”

  1966年,73岁的吉干臣从云锦研究所退休。

  “我父亲退休后,还是天天往云锦研究所跑,和退休前一个样。我们都劝他歇歇,不要出去了,结果他在家的时候,就玩他的小样机。真是怎么也拦不住啊。”吉承奎说。直到吉干臣去世前一两年,腿脚不利索的他还是云锦研究所里的常客。

  在黑簪巷6号吉干臣老宅的门楣上,砌着一排精美的石雕;石雕中间,是一个中国结;中国结的条条丝线上,串着一枚枚铜钱。

  吉承叶说,叔父曾经把这样的“中国结”绣进了云锦里。

  夕阳照在黑簪巷6号的“中国结”上,曾经充斥在这个城南庭院中的机杼声,此刻仿佛清晰可闻。

  有消息称,在9月22日“中国南京第二届名城博览会”的开幕式上,与会的众多市长将穿着为他们量身定织的云锦礼服亮相。

  相关专题:南京《周末》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