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法律与生活专题 > 正文

专访“知心姐姐”:为出走的孩子点燃返航的明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17:52 《法律与生活》杂志

  本刊记者(李云虹)近年来,离家出走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的“出走”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悲剧。面对孩子的离家出 走,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处理?“知心姐姐”卢勤为您点亮那盏明灯。

  如何看待离家出走

  《法律与生活》:现在不少孩子都比较叛逆,稍有不顺心,就会冲动地选择离家出走,您是如何看待孩子离家出走的 呢?

  卢勤:离家出走只是表象,而精神世界的缺失才是本质。当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时,“谁来给孩子精神扶贫?”

  父母面对孩子要反思:孩子究竟为什么要离开我们,他们心灵的成长需要什么。作为孩子,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理解父 母,什么叫长大?理解了才叫长大。

  对于孩子而言,最大的精神支柱莫过于父母和老师了。我想送给父母和老师几句忠告:

  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经历比名次重要,付出比给予重要,对话比对抗重要,激励比指责重要,而信任 却比什么都重要!

  心灵成长的六大缺失

  《法律与生活》:您认为当今的孩子缺少什么?作为父母又该如何去弥补?

  卢勤:从大量离家出走孩子的遭遇中,我发现当今孩子心灵成长的六大缺失。

  第一,快乐的缺失。

  “心里烦,不快乐。”这是众多离家出走孩子的一致看法。现在的独生子女处于三小的生活现状中:生活的空间越来 越大,生长的空间越来越小;住房的空间越来越大,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小;外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内在的动力越来越小。父母 更多地重视孩子的物质生活,往往忽略孩子的精神生活和他们心灵的成长。

  发现快乐,感受快乐,传播快乐。记住,快乐的人不是得到得多,而是计较得少。

  第二,学习动力的缺失。

  父母对孩子学习过高的期望,让许多的孩子误认为学习是父母的事,考试成绩好,就可以要什么给什么;考试成绩差 ,就会受到责骂甚至接受“男女混和双打”。这种教育让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兴趣来自目标,有了目标,内心的力量才会 找到方向。

  一个人只有把学习和伟大的目标联系在一起,才会有强大的动力。对于今天的孩子,将民族的责任交给他们,是最重 要的。

  第三,精神文化的缺失。

  父母不应该只关心孩子吃什么,还要关注他们在看什么,读什么。孩子的心是块空地,种什么长什么;孩子的头脑是 一张白纸,画什么有什么;孩子的阅读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养成什么是什么。

  对孩子负责任的父母,一定会舍得花钱给孩子订好报买好书,让孩子从小和好书好报好影片交朋友,用先进文化滋养 孩子的心灵。

  第四,道德情感的缺失。

  那些离家出走的孩子很少考虑到父母的感受,为所欲为,不计后果。面对那些心急如焚、痛不欲生寻找自己的父母, 他们却无所谓。正是父母过分的溺爱,让这些孩子变得无情无义。

  面对孩子的绝情,父母们应该思考:在孩子情感的世界里,自己播种的是爱的种子还是恶的种子?面对自己的不孝, 出走的孩子也该扪心自问,我的良心哪儿去了?

  第五,亲情沟通的缺失。

  现在孩子营养过剩,过早进入青春期和叛逆期:你要他朝东他偏朝西,你要他朝北他偏朝南。父母由于压力过大,过 早进入了更年期:更年期最大的特征就是和孩子较劲儿,我要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不干我就跟你急。青春期碰上了更年 期,谁都不理解谁,相互较劲儿。

  现在教育的主题就是沟通。沟通=倾诉+倾听。孩子要学会倾诉,学会表达自己的心声;父母则要学会倾听,了解孩 子的心声。

  第六,成就感的缺失。

  一些父母总爱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他们的口头禅总是“你瞧人家”。父母常常不为孩子得到的欣慰 ,却为孩子失去的遗憾。孩子的自信,来自于父母和老师的评价。

  孩子的自信,来自于对自我的认识,是“我能行”还是“我不行”,决定孩子将来的行与不行。

  回归家庭后的亲子沟通

  《法律与生活》:孩子离家归来后,作为父母又该如何对待孩子呢?父母应该怎么和孩子沟通呢?

  卢勤:孩子会出走很多情况是因为家里不温暖。孩子回来后,父母应该先让孩子洗个热水澡,睡个好觉,有话第二天 再说,这样的处理方式比回来后挨顿揍强多了。

  父母应该把孩子的离家出走作为是一种经历来和孩子谈。当孩子在离家这段期间吃苦受委屈了,作为父母既不该过度 的怜悯,也不应过度的指责,而是要平心静气地跟孩子交流。孩子是怎么出去的,遇到了什么事情,当时孩子是怎么处理的, 当身上没有钱时想到了什么办法,当得知父母找自己时,又是何种心情……

  同时,父母还要告诉孩子,自己对于孩子的思念之情以及这几天焦急的感受。

  父母要把孩子的出走作为人生的一次经历来谈,把不幸变成人生的财富。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6年9月下半月刊)

  相关专题:法律与生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