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 > 正文

不爱红装爱武装 记者探访长征中女红军的传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06:50 扬子晚报
不爱红装爱武装记者探访长征中女红军的传奇

安秀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不爱红装爱武装记者探访长征中女红军的传奇

安秀英出示她的“流落红军”证明书。


  在红军长征千山万水的跋涉中,有一支特殊的力量——女红军。尽管她们的数量在长征红军的总数中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尽管她们的故事在多年后才被抚去历史尘埃,缓慢地呈现在大众面前,但是,其魅力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相反,她们的故事,就像沙中淘金那样,洗去铅华之后,惟留夺目光彩。

  不爱红装爱武装

  1934年3月,根据川陕省委第三次党代会决定,红四方面军总部在长赤组建了妇女独立团,共有1000多名女战士,曾广澜为团长(继任者为张琴秋)。当年冬天,又把各地的优秀妇女干部组编起来,成立了妇女独立第二团,原妇女独立团改为妇女独立第一团。1935年2月,两个团的2000多名女红军,被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这是中国人民军队史上第一支大规模的正规女兵部队,在中国革命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

  妇女独立师随主力部队撤离川陕苏区,西渡嘉陵江。在转战中分散到各部队,翻雪山,过草地,西进北上。到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后,又重新组编为妇女抗日先锋团,总计1300多人。打仗时,她们不仅要像男人一样作战杀敌,还要承担红军长征途中的后勤工作,比如打扫战场、收缴武器、抬担架、修工事、运粮食弹药、照顾伤员、做饭,甚至帮部队打毛衣和编草鞋。无论是在时间还是精力上,妇女们往往比男性付出得更多。

  悲壮的妇女武装

  腊子口之战是妇女独立团付出较大牺牲的战斗。敌人在30米宽的山口上部署了一个营的兵力,后面又有100多藏族土司骑兵尾追。独立团的女兵和500多名伤病员被堵在峡谷之中。担任断后的一个排的女兵与100多敌兵展开大刀肉搏。血战之后,红军伤员通过了腊子口,女战士们却牺牲了70多人。大小金川一战,十几名女兵被三面包围,女班长把最后一颗手榴弹投向敌人后,带领全体女兵集体跳河自尽。

  1936年陕北会师之后,一部分妇女独立师的成员被编入西路军,她们大部分在河西走廊和祁连雪山的战斗中牺牲。被俘的红军女战士,或受尽凌辱或被打入大牢。巴山女红军,忍辱负重流血牺牲,她们写下了中国乃至世界妇女运动史上最辉煌、最悲壮的一页。

  女红军安秀英

  “脚不缠,发不盘,剪个毛盖变红男,跟上队伍打江山。”在四川省小金县,93岁的女红军安秀英对着记者哼起了一首形容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后改编为独立师)女战士的歌曲。70多年的岁月疏可走马,命运却又是那么密不透风。说起当年的红军往事,老人的眼中,似乎蒙上了一层追寻前世之缘的色彩。

  安秀英的家在小金县美兴镇石灰窑村的一块坡地上,两扇木门、一圈石墙围起了两幢屋子、一块庭院。记者来到安秀英家时,老人家正在屋里拾掇。看见记者,她立刻放下手头的活,热情地招呼记者进大屋里坐,还拿出刚从自家果树上摘下的

苹果款待。握手的时候,安秀英的手非常硬朗。

  她告诉记者,她的老家在四川阆中,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既没有土地,也没有房子,家里还有5个姊妹,她是小幺,并且从小就没有名字,只知道父亲姓安。1933年2月,红军在川东北“通南巴”一带活动时,她主动要求参军。报名时,征兵军官现场给她起了个名字——“安秀英”,并编入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

  南京大学党史专家高华教授告诉记者,长征中,除红四方面军外,其他几支红军部队都没有妇女作战部队编制;在中央红军,甚至仅有32名女性随军出征,她们多被编在休养连,主要从事机要、秘书、卫生、党团、妇女工作。

  “流落红军”命运坎坷

  在安秀英的记忆中,嘉陵江战役对于妇女独立团而言,是一场恶战。军史记载,红四方面军的妇女独立团在强渡嘉陵江的战役中,参加了攻打剑门关的战斗。安秀英告诉记者,当时女红军们用乌泥涂黑脸,剪掉长发,以防被敌人发现是女兵。与敌人激战了两个昼夜。在松潘草地边的一场遭遇战中,安秀英的右小腿负伤,与十几名受伤战友一起留在一座石庙里养伤。伤好后,部队已经离开。安秀英开始四处打听部队的消息,希望早日回到部队。一路寻来,往往是听到了部队的消息,但赶过去时,部队又已经开拔。“我们一直找到黄河边上,听说部队已经渡河往北去了,当时没有桥,也没有船,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原路返回,希望能在老区找到部队的消息”,安秀英叹息:“可是最终都没有找到。”

  安秀英他们没有寻找到部队,反倒让一帮

国民党地方乡团武装给盯上了。行走至阿坝州壤塘县境内,安秀英和战友们不幸落入当地乡团头目周衙门设计的圈套,并被强制当作周第五位姨太太的丫鬟,这一困,就是3年。安秀英他们数次试图逃出牢笼,但终因食物不够,地形又不熟,逃出去不久就被追兵赶上。直到1939年,乡团内讧火并,安秀英才有机会逃出魔窟,又几经辗转,来到小金县潘安乡,并在此嫁人生子,过上了普通农民的生活。1984年,安秀英老人被证实为“流落红军”。

  相比之下,现为江苏淮安市清江制药厂离休干部的王文珍则要幸运得多,她跟随大部队走完了长征。王文珍相继担任过妇女独立团一营一连的班长、排长以及副连长。长征途中,曾两次爬雪山、过草地,目睹过红四方面军参战妇女中的很多惨烈悲壮的事迹。

  特派记者 金燃 朱昕磊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