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十大潜力城市:贵阳与昆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13:25 中国经济周刊 | |||||||||
70年前,贵阳是红军唯一进逼城下却没有攻打的城市。今天,她用富于魅力的西部潜力,描绘着一幅“环境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的战略画卷。 贵阳:“环境立市”谱新篇 在长征两万五千里征途中,有这么一个城市,只要一提起它,人们会立刻想到围城逼
70年前,贵阳是红军唯一进逼城下却没有攻打的城市。今天,贵阳已经成为一个富于魅力的西部潜力城市。 长期以来,贵阳给人们的印象是经济落后,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 不过,这一切正在改变。 西部大开发和经济结构调整为贵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近年来,贵阳“环境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的战略收到了初期效果。 贵阳是“大宝库”,蕴藏着52种矿产资源。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38种,其中磷矿保有储量达25.48亿吨,富矿总量占全国的53%,分别居全国第二位和第一位;铝土矿保有储量4.2亿吨,居全国第二位。 虽然贵阳第二产业中的制药、新材料和电子行业规模还比较小,但他们却代表着贵阳可向多元化产业发展的机会。而第三产业中的零售、房地产、旅游则将是贵阳未来经济的驱动力。 对此,贵阳市政府提出,“十一五”及今后更长一个时期,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形成“五大工业产业集群”、“两大区域服务经济网络体系”和一批百亿元企业或企业集群,全面提升产业、企业及产品竞争力。 近年来,“环境立市”已成为贵阳的城市发展战略,着眼于建立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新型模型。 2004年9月,我国第一部循环经济领域的法规——《贵阳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正式颁布。 现在,贵阳被国家环保总局正式确立为全国首家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试点,成为我国首个在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方面“敢于吃螃蟹”的城市。 如今,贵阳市行政区域内现有林地面积27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1.7%。此外,市区四周群山环抱、林木苍翠,宽1至7公里,长逾70公里的环城林带,为贵阳市提供了绿色生态屏障。目前,投资1.1亿元人民币,总长223公里,面积43万亩的新环城林带正在建设中,2010年前,人均环城林带面积将达到207平方米。 贵阳:红军长征首次过贵阳是1935年1月1日,由彭德怀率领的三军团由翁安进入贵阳市开阳县境内,经彻夜激战,突破洛旺河防线,于1月2日抵达乌江南岸。1935年4月上旬和1936年1月下旬,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为调动敌人曾先后威逼贵阳。 贵阳:经济史记 “民国时期,贵州军阀为了拥兵割据,曾对全省开展过几年‘新建设’的经济开发,为贵阳成为全省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昆明市志》 昆明像是在城市中“疯狂的石头”。她的潜力在于其已经具备了深厚的发展基础。新昆明的提出、全市GDP突破千亿元人民币大关印证了这个城市的“疯狂”。 昆明:城市中“疯狂的石头” 在最新发布的《2006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中,昆明位列第38名。这并不是西部城市中最好的成绩,但昆明后续发展的潜力让人印象深刻。 昆明的潜力在于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2005年,昆明全市生产总值突破了千亿元人民币大关,在三年内增加了327亿元。 这是三年前提出新昆明建设及产业强市后,昆明市取得的经济建设成绩,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当时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昆明加入了泛珠江三角地区。 加入泛珠三角地区给昆明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与珠三角地区的城市相比,昆明的主要差距在于解放思想观念、开拓发展思路。昆明正在进行的滇池建设、旅游资源整合、产业片区聚集,对珠三角的其他成员来说,均是极好的机遇。 另外,以昆明为中心的“10+1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其他西部城市所没有的优势。随着中国—东盟大通道的建设,昆明将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前沿城市。 对于“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昆明市制定了更高的发展目标。昆明市发改委预计,经过“十一五”发展,到2010年昆明市的支柱产业将变为旅游业、房地产业、文化产业、运输邮电业、商业、建筑业、烟草加工业等七个。 事实上,昆明优势产业的带头效应正逐步形成。以昆明市最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来说,通过实施旅游二次创业,昆明旅游业正从单一观光旅游向复合型旅游转变。2005年,昆明共接待游客200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38亿元人民币。 在据昆明市发改委的预测,经过“十一五”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将与农业、医药制造业、烟草制造业一同发展成为昆明市的优势产业。 昆明:1935年4月29日,中央红军进占寻甸、嵩明,一部进至杨林,威逼昆明,1936年4月,红军二、六军团攻占昆明。西北的富民城,并作佯攻昆明状,待敌调兵遣将保卫昆明时,红二、六军团突然西进,横扫滇西。 昆明:经济史记 “昆明成为抗日大后方,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学校、工厂、银行、商号和难民辗转搬迁昆明。滇缅公路和中印“驼峰航线”使昆明成为中国接受国际援助的主要通道。” ——《昆明市志·商业》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