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我们共建精神乐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04:41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在我国医学界,沈渔邨是个响当当的名字。这位从上世纪50年代即投身精神卫生医疗及科研的老专家已在这个领域埋头耕耘了半个多世纪。她不但是我国现代精神病学的奠基人、开拓者之一,而且培养出了我国第一名精神病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和第一名博士后研究人员。

  10月9日下午,在第15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前一天,记者采访了来青参加活动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渔邨教授。

  82岁高龄的沈老衣着朴素,步履稳健,谈吐清晰。谈到她所挚爱的精神疾病预防和治疗,沈老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她时而滔滔不绝,时而沉思片刻,炯炯目光中始终传递着一种坚定,一种热爱,一种关怀。医者父母心,沈老传递的正是这样一种情怀。

  记者:您从上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致力于精神病学专业,是我国最早从事精神病学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家,请您简单描述一下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

  沈渔■:新中国的精神疾病防治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建立了几个国家级的精神疾病防治机构,各省也建立起了相应的机构。1956年以后,我国逐步开始有了精神疾病的分类标准和诊断标准,形成了卫生、公安、民政共同参与精神疾病防治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后,精神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国际上先进的疾病诊治、科研的思想、方法被引入这一领域,精神病药理学、社区精神病学等在我国发展起来。

  为了与国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接轨,能够更加客观地提供在一定范围内精神疾病的分布特点和发病危险因素,我国于1982年引进国际先进的调查方法,组织了第一次全国12个地区协作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现况调查,获得了有史以来的大样本人群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因而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水平。1993年,在上述12个地区中的7个地区,使用同样的调查方法和程序,进行了第二次现况调查,了解了精神疾病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这些研究为制定我国长期精神卫生规划和进一步探讨精神疾病的病因,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记者:青岛市近年来也先后组织了三次规模较大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几乎是每隔10年一次。最近,青岛市卫生局刚刚公布了2005 年青岛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这次调查显示,青岛地区精神疾病总的终生患病率达到17.4%,而在1995年的调查中,这一数字是2.196%。10年间,患病率翻了几番。而且,据了解,这种增速非青岛独有,全国各地基本一致。您如何看待这种趋势?是哪些原因造成了精神疾病发病率的直线上升?

  沈渔■:社会变革越快,人们的心理压力越大,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会越高。在农业社会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来自外界的刺激,精神疾病很少。进入工业社会之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社会流动频繁,财富分配变化很大,加上其他社会因素影响,精神疾病患病率即呈现出直线上升趋势。这种情况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出现。

  随着社会变革,精神疾病的组成结构较以前也会有所改变,容易受到社会因素影响的精神问题如酒精使用障碍、心境障碍等日益突出,特别是近年来酒依赖患病率的增长幅度较大。自杀、家庭暴力等行为问题大量出现。而过去一直在重性精神病中高居前两位的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等发病率会有所下降。

  此外,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精神问题也日益突出起来,比如抑郁、痴呆等。儿童的心理疾病发病率也在大幅上升。这些都是应当引起社会关注的问题。

  对于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我们不能耻笑、歧视,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关爱,要为精神疾病患者回归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记者:针对精神疾病的发病趋势以及我国的国情,您认为建立一个怎样的精神疾病防治体系是比较科学和可行的?目前我们的欠缺主要在哪里?

  沈渔■:精神疾病防治应该是包括预防、医疗、康复全过程的服务模式。目前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社会宣传不够,群众对精神卫生知识的了解还太少,因而自身预防精神疾病的能力和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关爱和理解还有待提高;二是社区支持网络在很多地方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我国各个地市、县级基本上都有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但精神疾病患者在这些医院住院治疗后,终归是要出院的,他们回到社区之后,如果得不到相应的康复治疗护理,随时还会面临复发的可能。因此,精神疾病的社区防治网络非常关键。上海市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安排了精神卫生专业人员,负责管理辖区内的精神疾病康复期病人,这些病人每月都可以从社区卫生机构领到所需的、免费的精神疾病控制药物。这种做法既有利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减轻其家庭负担,也有利于社会稳定。

  记者:作为一个现代人,您认为应当如何排解来自各方面的精神压力,做一个精神健康的人?

  沈渔■:这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还需要有社会支持系统、家庭支持系统、单位支持系统等。全社会应强调“以人为本”,不能过分关注经济,而忽视人的自身发展和问题。在小的工作环境中,应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领导应学会如何有效激励员工。在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理解和支持,分担压力和风险。对个人来说,要学会调整自身心理和生活理念,树立良好的价值观,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性格,并选择恰当的锻炼方式。

  本报记者王丽艳

  沈渔■简介:生于1924年2月,浙江杭州人,著名精神病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世纪四十年代曾先后就读于西南联大生物系、北京大学医学院,1951年赴莫斯科第一医学院攻读精神病学研究生,开始致力于精神病学专业。现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精神卫生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精神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