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成都力量”助推世界首座聚变实验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07:11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昨日本报报道了“核聚变能如果大规模实现,将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能源问题”的消息,那么相关的科学研究进行得怎样了?在科研人员中有没有中国人,甚至咱们成都人?记者就此请教了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冯开明研究员。

  据了解,中国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64年,我国成立了第一个专业聚变能源科研机构--核工业部585所(即现在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该院先后研制了中国环流器一号、中国环流器新一号托克马克装置,从理论研究迈入了大型实验装置建造和大规模物理实验阶段,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进一步缩短了中国在该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尽管如此,核聚变能源开发仍然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次技术难度最高、时间跨度最长的科学技术挑战,因此世界各国联合起来以共同攻克这一世纪难关,建造国际热核实验堆(简称ITER计划)。它的建造大约需要10年,耗资50亿美元(1998年值)。2006年,中国也加入其中,成为合作承担这一计划的七个成员之一(其他是欧盟、韩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和美国),开始合力建设世界上第一座聚变实验堆。

  令人骄傲的是,目前有10多位西南物理研究院的科学家正在法国参与这一实验堆的建设,“这个实验堆准备陆续迁到德国建设,我们还将派出科研人员前往,可以说在这个关系人类未来的科学实验里,‘中国力量’、‘成都力量’正在得到展现。”

  本报记者 李微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