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携手同心 共创和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07:15 重庆商报

  全市社会各界朋友: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发展,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树立、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
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适值秋高气爽的金秋十月,民建重庆市委、重庆市红十字会、重庆市慈善总会、共青团重庆市委、重庆市妇联、重庆商报联合举办了2006重庆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论坛。国家领导人、国家有关部委领导、知名专家学者、热心慈善事业的代表人士、优秀论文作者齐聚山城,共襄胜举,戮力同心,集思广益,共同探讨交流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具体分析和反思我国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政策的制定、执行情况,进一步探索、发现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制度改革发展的新路子,见证和分享社会各界参与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的热情,收获了丰硕的成果,达成了广泛而重要的共识。

  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就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实现共享发展成果,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和权利,而这需要健全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发达的慈善事业来保证。在当代中国,救助和帮扶社会弱势群体,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一直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的工作,是有识之士的自觉行为,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共同责任和义务。通过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倡导扶危济困、团结友爱、乐善好施、和衷共济的传统美德,宣传富有正义感、责任心和人文关怀的公益理念,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时代精神,营造尊重、理解和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活动的文化氛围,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传统的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制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救助的政策规范、救助方式、管理手段等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慈善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组织机构偏少、劝募能力较弱、法规政策不完善、舆论宣传力度不够、公民慈善意识不强等诸多问题。人民群众迫切期望改革创新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发展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为此,我们吁请:

  一、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树立共享价值观,追求社会公平,消除政策歧视,确保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改革现行税制,尽快扭转国民财富分配中的不合理、不公正现象,促使社会成果全民共享。

  二、要从实际出发,从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归并救助职能,简化救助项目,整合救助资源,健全救助制度,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管理社会化、保障法制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三、要充分调动和聚集民间组织、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的力量,形成政府保障能力同社会互助方式互联,政府资源同社会资源互补,政府行政力量同社会成员力量互动的完整的社会保障有效运行机制。

  四、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把慈善事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研究、制定和完善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五、要积极培育和扶持各类慈善组织,开发慈善资源,加大募资力度,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活动形式,推进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建立行业自律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社会公信度。

  六、要在企业界大力弘扬光彩精神,强化企业公民理念,引导和支持企业家提升企业品牌的公益价值,打造财富品质,积极为党和政府分忧,支持慈善事业,促进共同富裕。

  七、要激发每个公民的责任意识和参与热情,鼓励他们发扬“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帮助人”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热心慈善事业,帮扶弱势群体,奉献爱心,服务社会。

  八、要努力倡导财富即责任的社会风尚,培育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慈善文化,在与各种文化的碰撞与磨合中凝聚共识,推动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施爱于人,利于自身。推进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发展意义深远,责任重大,顺乎民心,符合民意。让我们怀着庄严的历史使命感,与时俱进,携起手来,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改善民生,建立为民解困的长效机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践行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慈心为人,善举济世的文化和精神,努力营造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的健康、文明的社会新风尚,知行合一,身体力行,作为我们更大的贡献,共铸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未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