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 > 正文

七大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路线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10:57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马 晖 王世玲

  北京报道

  “这个《决定》的公布,意义重大,可视作党在新时期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路线图’。”10月18日,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在对本报记者说。

  当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全文约1.6万字,共分八个部分,分别从“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几个层面论述了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

  其中,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落点。“《决定》首次明确了要实现和谐社会该去做的事情——社会事业建设。”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表示。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线图

  “《决定》稿里有一句话很重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提醒大家要好好琢磨一下。”辛鸣说。

  “这句话,表明了我党对于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的深入,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新的本质属性,意义非常重大。”辛鸣进一步解释。

  前中共领导人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又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著名论断:

  “……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自此,“三个有利于”与上述有关社会主义本质的“五句话”,成为指引中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标”。

  十几年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亦产生许多弊端。诚如《决定》稿中所言:“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针对“新世纪新阶段”所遇到的“新问题”,执政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并于不久前召开的六中全会上以此为主题进行了讨论,并通过了《决定》。

  “中国正处在一个和谐提升、历史跨越的极其重要的时刻,而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崭新课题提出来,是中共的一次历史性跨越。”著名党建专家、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这样评价。

  七大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

  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落点。

  《决定》明确指出:新农村建设、区域协调、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环境——七大社会事业将筑起中国和谐社会的大厦。

  “《决定》首次明确了要实现和谐社会该去做的事情——社会事业建设。”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对本报记者表示,《决定》中,用非常具体的政策措施,对七大领域的社会事业建设作了系统安排。

  周天勇表示,有三根逻辑红线,贯穿七大社会事业领域。第一根红线是要缩小三大差距——城乡、区域、居民差距。

  《决定》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现在社会不和谐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城乡之间的差距没有得到控制。”周天勇说,“《决定》中提了一系列的办法和措施,来控制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的拉大。”

  具体措施中,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第二是缩小地区差距。《决定》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地区差距的办法。如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振兴老工业地区;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生态保护任务较重地区的转移支付等等。

  三要缩小居民差距——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来解决。

  “把就业单独列出来,作为和谐社会的一个方面,意义非常重要。”周天勇认为,实际上,高层已有共识:只有就业才能缩小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如《决定》中提到,大力发展密集型产业,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大力发展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支持自主创业。

  “这些都意味着中等收入人群增加。同时,创业也能以一带十,就业也就扩大了。失业人群减少,贫困人口就减少了。这样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才能缩小。”

  发展公共服务——教育、卫生、文化是第二根红线。

  “教育,医疗卫生,这两个是居民现在比较关注,关系到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周天勇分析,《决定》里面最为关键的是,具体提到了教育、

卫生改革的方向,并强调政府在这两个方面的投入。

  “发展文化事业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必然要求更多的精神享受如健身、休闲、娱乐。”周天勇如是理解发展文化放入社会事业。

  第三根红线是人和自然和谐——环境和生态保护,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七个方面就是重新把社会事业在和谐社会的框架下梳理了一遍。”周天勇分析,和谐社会的关键,就在于这七大社会事业领域的建设。

  这表明中央要把发展目标调整到社会事务层面,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并重。

  相关专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