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杂志:解读新农村建设的十大误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2日15:59 《小康》杂志 | |||||||||
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这二十字是前后呼应、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建设新农村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需要稳扎稳打,统筹规划,分类实施,稳步推进。 但是,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阶段,一些地方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误区之一:“政出多门、各自为政” 有些政府部门按计划经济的思维,从部门的角度、利益出发,各吹各的号、各敲各的鼓,形成不了合力。最典型的就是资金投入:中央、省级财政近两年对“三农”的投入大幅增长,但是分部门预算,基层又缺乏捆绑使用的机制,造成林业种树,水利筑堤,卫生改厕,交通修路等单兵推进的局面,难于形成集约效应、撬动效应。多元的投入机制难于形成,就不能从根本上改观农村投入长期缺血的被动局面。这在短期内国家财政还不能大幅度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情况下,对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都是极为不利的。 误区之二:“一哄而上、盲目投资” 当前,有些地方简单地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村村通广播、村村有电视、村村铺柏油路、村村用沼气等等。因此一哄而上、盲目投资,大搞形象工程建设,大兴土木,大肆劳师兴众,结果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误区之三:“目光短浅、急功近利” 有些地方新农村建设中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需求,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重视经验成果、忽视推广普及等问题。没有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和大系统的观念,没有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长远建设,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农田水利、农村道路、通信设施等建设出现因在建设速度上盲目攀比而导致基础设施脆弱、易老化,系统不配套等等问题。 误区之四:“好高骛远、贪大求全” 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各个项目齐头并进,没有区分层次,不是先点后面,逐步完善,而是好高骛远、贪大求全。没有选择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市(县)进行重点建设,优先发展,实施抓农民致富与上项目并行,不能形成一批具备发展潜力的地区,进而走出以点带面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误区之五:“认识错位、追求形式” 有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要在新字上大做文章,让旧貌换新颜,处处呈现新气象,就可以交出一份完满的答卷。因此,一些地方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放到村容村貌的改造上。他们要求群众建楼房别墅,在村里铺水泥道路,还要建上水榭亭阁、休闲广场……如此的做法,并不能算错,但只能说是以偏盖全,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某县提出用5年来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于是,纷纷兴起消灭土坯房运动——要么拆除、要么粉刷,不论民房或“两栏一所”(牛栏、猪栏、厕所)。而对规划较好的村庄,修进村、组的大路,进农户小路,把整个村落“串”起来,变零乱为错落有致。但农民因此叫苦不迭,进户小路要农民自己掏腰包(全负担或部分负担)。有的对旧房集中且居住率不高的强制性拆除,平整土地后统一规划建房。对困难户强制迁出,找几间旧房安置、甚至不管,进而引发不稳定因素。 误区之六:“政府包办、越俎代庖” 有些地方混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不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不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是政府包办。在开展“三清”(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时,为了完成任务、应付检查,政府把全部事情包下来,结果是越包群众越不参与,群众越不参与政府越包办。一方面,政府受资金、人力制约,只能抓“点”应付检查,而这些点起不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另一方面,税改后乡村未能建立新的增收机制,资金紧张,而一个示范点的投入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乡村只好举债投入,新的债务就此产生。 误区之七:“示范点变成‘官’赏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其他工作一样,少不了要抓典型,做到以典型引路,指导面上的工作。在过去的农村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只抓典型,不及其他,把点上的工作抓成一枝花,而面上的工作却成了大糍粑。 县、乡财政紧张致使农业投入不足,是造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弱的主要原因。但某县把大量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上,倾力打造“官”赏点,县乡只能把原来仅有的一点水利、造林、交通等投入捆绑在一起,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点上,甚至把上级拨付的专项资金也切出一部分投到示范点上,还美其名曰“建设精品点”。“官”赏点是“合格”了,可群众急需的水利、道路建设再也没有钱投入了,于是群众说,“搞好一个点,荒了一大片”。 误区之八:“忽视农村经济深层改造” 有些地方在税改后未能实现政府转型,未能打造服务型政府、强化为农服务、在培育新经济组织方面闯出一条路子;不通过产业的发展,进而实现增产增收,农民富不了,致使村镇规划失去经济支撑,要么造不了城,要么有场无市,要么农民无钱建新房、改造旧房。山河依旧,面貌依旧,农村落后状况依然没有根本改变。 误区之九:“大干快上、一蹴而就” 在农村工作中,上级对下级下达指标任务,是一种常用的工作方法。没有指标任务,就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就容易让一些人混日子,不利于工作的进展。然而,下达指标任务,也容易表达长官意志,带来强硬的命令主义作风,让下级产生完成任务的单一思想,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后果。 有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全面动员,全民动手,大家齐心协力,甩手大干,就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似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毫不费吹灰之力,认为大干快上、一天等于二十年,心态浮躁、作风飘浮。似乎“乡风文明”、“管理民主”,靠一朝一夕就能达到。 误区之十:“重物质投入、轻素质提高” 农民几千年养成的陈规陋习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要做到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统一,要有计划、分步骤稳步推进,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就是说,再难的工作也要一步一个脚印从现在开始做起。可是,时下不少干部都不愿做这些艰苦细致的工作,而是急躁冒进,热衷于重金包装村庄,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不尊重群众意愿、搞强迫命令,不尊重农村发展的经济规律,搞无效产业。直接后果是,村庄焕然一新了,农民风貌依然;资金投入了,产业却没扶起;干部受苦了,群众不领情;干部撤走了,留下的仅是红瓦白墙。 (陶勇) 《小康》杂志 2006.10 相关专题:2006第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