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两万五千里的感动雪山草地篇:四川阿坝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14:17 SMG广播新闻中心

  《记录2006》片头

  记录2006,让我们一起关注2006。我是刘砚。

  听众朋友,说到四川省的阿坝州,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国宝大熊猫和著名旅游胜地九寨沟。不错,阿坝州正是大熊猫的故乡,还有诸如四姑娘山、黄龙等很多风景名胜地,但阿
坝州也有一个红色的代名词--雪山草地。

  1935年5月至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这里翻雪山、过草地,召开了10次政治局会议和两次高级干部会议,进行了数十次大小战役,多次征服了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雪山,3次穿过人迹罕至、环境恶劣的沼泽水草地,显示了战胜困难、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创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奇迹。

  本月4日至11日,记者有幸重走了在当时被称为“鸟儿都飞不过”的雪山草地,感受了70年前红军的艰苦历程和革命奇迹,也见证了当地各族人民发扬红军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家园的感人场景。

  请听本期《记录2006》--“25000里的感动”雪山草地篇。

  “雪山草地”片花

  (长途车的颠簸声,渐弱混)

  清晨5点30分,记者坐上了成都开往红军当年翻越过的第一座雪山--夹金山和达维会师所在地--阿坝州小金县的长途汽车。按照行进线路,在到达小金之前,我们将乘车经过都江堰、卧龙、四姑娘山等风景点,翻越海拔5200米的巴朗雪山,车程7个小时。(背景声扬)

  (弱混)因为山路在全线施工,强烈的颠簸声一路相伴。车上的乘客得随时小心屁股被颠得离开座位可能引发的不必要伤害,而车轮经常滚压在悬崖边缘,也让全车的人始终提着心、吊着胆。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70年前红军翻越雪山草地,艰难程度更是可见一斑。采访还没开始,烦躁、担心加之轻微的高原反应已将此前足足半个月的憧憬折腾得荡然无存。

  煎熬整整延续了12个多小时,晚上9:30,小金县的秋雨和冷风,迎接了一车人的到来,我们也赶紧躲进宾馆,解除一路的风尘和劳顿。

  “25000里的感动”片头

  一觉醒来,体力和精力稍稍得以恢复。小金县委宣传部张振英科长和藏族司机陈帆的热情也重新燃起了我们探寻当年红军翻越雪山草地的采访欲望。

  实况:(包车司机陈帆清唱)你从南方来,朋友欢迎你,青稞美酒高举起,洗去一路风尘……介绍沿途河流、道路及红军行进路线……

  93岁的安秀英老人是此行我们计划采访的第一位老红军。70多年前,这位连名字都没有的童养媳逃出了四川阆中老家,报名参加红军,并因此得名安秀英。她在1935年6月的一次战役中右腿受伤,留了下来。后被当地土匪所骗,辗转于阿坝和甘孜之间,吃了不少苦,解放后成了小金县的一名妇女干部。谈起当年的红军,老人记忆犹新。

  实况:(老红军安秀英)肚子也饿,又没有水喝,每个人有个水壶背在背上,实在口渴就喝一两口,没有水就吃山上的雪。过草地青稞面、豌豆面炒粘粑,一家给你捞一碗,挂在胸前,不敢吃。那么远的路,舍不得吃,打起仗来实在饿了才吃。

  1个多小时的采访,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红军在此留下的足迹,也为及时调整和修正后面的采访计划提供了帮助。尽管行动不便,老人还是坚持要穿过10多米的院子,送我们上车,让所有同行的人感动不已。

  实况:老红军安秀英恋恋不舍送别记者

  告别了老人,我们驱车来到海拔4124米的夹金山,准备攀登这座当年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夹金山横亘于小金县达维乡与雅安宝兴县之间,藏语意思为很高很陡的山。70年前,这里山势陡峭,空气稀薄,六月间依然飞雪漫天。当地民谣说:“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不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

  实况:现在我们到的就是夹金山,我们现在的位置是2200米。

  在当地导游的引导下,我们开始向山顶进发。(爬山的背景声)

  一边攀登,我们一边回忆着前面安秀英老人对当时情况的点点介绍:红军战士大多来自南方,身着单衣爬雪山,遇到了长征开始以来最大的困难。天寒地冻,白雪皑皑。许多人害雪盲双目失明,一些人坐下去就再也没有爬起来……凭着坚强的革命意志,英勇的红军硬是用双脚征服了夹金山。

  或许是老人的介绍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加之山上积雪还不多,3个小时不到,我们开始接近顶峰。实况:踏雪、喘气等背景声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导游没有让我们继续向上攀登,而是将我们带到了早已等候在山上的汽车,顺势下了山。

  夹金山下达维镇,公路边庄严矗立着红军一、四方面军会师的纪念碑。沿着纪念碑旁一条近乎垂直的小路往下50米,就是架在沃日河上的木质小桥——红军会师桥。达维的小学生为记者做了讲解。

  实况:下面这座桥就是达维会师桥,是当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的桥。红一方面军是由毛泽东带领2万人翻越夹金山到下面执行任务,红四方面军是由张国焘和徐向前带领8万人从两河口过来,两军刚好巧遇。红一军的战士喊:我们是红军,红四军的战士一听,原来是自己的队伍,他们就齐心协力地架起了会师桥。就这样,会师桥因此而得名,由此而产生。

  听着孩子们稚嫩的讲解,我们仿佛看到当年红军两大主力胜利会师时欣喜而热烈的场面。影片资料背景

  小金旧称懋功,一、四方面军会师以后,红军人数达到10万人,极大地壮大了红军的声威。在这里,红军先后召开了会师大会、懋功会议和著名的两河口会议,还发动贫苦群众建立了苏维埃,活动时间长达一年多,在小金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众多的红色印记。回忆起当年红军在两河口时的情形,78岁的肖励志老人颇为动情。

  实况:老红军那个辛苦,穿也穿得烂,打光脚板,打一仗,我们这里就牺牲了100多老红军。红军精神的确是应当学习的,我的家里就住扎有红军,走拢了就担水、扫地、劈柴。当时就有个感动,我们是穷人,红军最爱穷人。

  从老百姓口中的朴素表达到墙头上随处可见的“红军万岁”标语,当地人民对红军的感情不言而喻,这在70年前红军得到的各种帮助刻画得更为深刻。四川电台新闻频率副总监黄进在以前的采访中了解到了这样一件事:

  当时一方面军走到小金这个地方的时候,已经比较疲惫,缺衣少粮的。地主跑了,佃户就把地主窖藏的上万斤土豆上交给了红军。这个事儿,后来新中国成立以后,60、70年代的时候,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仍然是念念不忘的。你想,那上万斤土豆当时对红军是一个什么概念啊!

  同样,在红军走过的草原--红原,目前唯一健在的老红军侯德明就是因为得到了藏族喇嘛的鼎立相助,躲过了敌人的围剿。

  93岁的侯德明老人面庞清瘦,他身着藏族老人常穿的藏袍,不停地用手数着念珠。当年,他随父母一路行军到了草地,一场激烈的战斗之后,被藏族的一个喇嘛收留,并想尽办法帮助他活了下来。很早,侯德明就不会说汉话了。每次有记者来采访,都是他在红原广播电视台工作的儿媳担任翻译。

  牺牲得最多的就是过草地,尤其是饿死的特别多,沼泽陷进去的特别多,艰苦得很。一人分一半青稞。由于天气等各方面原因,野菜都挖不到,饿一顿、吃一段,平时一般没有。

  红原县的县名是1960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的,意思是红军走过的草原。

  《长征组歌雪山草地篇》深沉悲壮的音乐,混入

  在平均海拔超过3600米的大草原上,沼泽地茫茫一片、渺无人烟。红原境内的日干乔大沼泽就是红军过草地时最为艰苦的一段。这片气候变化多端、广达250万亩的大沼泽,被当地藏民称为“死亡之海”,大沼泽中,是深可没膝的野草和数都数不清的令人生畏的大小泥潭。站在周总理亲笔书写的“日干乔大沼泽”石碑前,听着红原县委宣传部长朱阳的介绍,我们感慨不已。

  实况:日干乔大沼泽就这一片,挺远的,走过去就和若尔盖交界了。当时红军从松潘,这样横穿过来,进草地到出草地,走了6天七夜。沼泽看起来上面长的是草,其实下面是水,当地人叫草霉,全部是草的霉质,时间长了就成了松软的沼泽。人踩去挺危险的,要往下陷的。

  《长征组歌-长征》音乐,混入

  1935年8月6号和20号,中共中央先后召开沙窝会议和毛儿盖会议。为了北上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粉碎帝国主义者和中国军阀企图围歼红军的计划,保存有生力量,在中国建立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的广泛抗日统一战线,会议决定将会师后由红一和红四方面军组成的红军分为左右两路军继续北上,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及中央直属队编入了右路军。

  8月23号,右路军从毛儿盖出发,走进茫茫草地,踏上了长征中最为艰险的旅程,这一挑战人类意志与身体极限、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存的英雄壮举,也成为长征史诗中光辉的一页。(音乐渐下)

  “雪山草地”片花

  说起红军长征,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平科可谓感慨万千:

  实况: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不仅和敌人斗,而且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最典型地就是去穿草地。它真是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啊。

  四川电台新闻频率副总监黄进原是四川台驻阿坝州记者站的记者,曾和雪山草地打了5年多的交道,去年他又带队重走了四川境内的长征路。感悟10多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变化,黄进说:长征精神是一种开拓精神。

  红军精神从新时代来理解,应该是一种开拓精神。红军为什么能够爬雪山、过草地,能够创造人类历史上的奇迹,那完全是一种精神,它是挑战人类的极限。首先你要有一种勇气,有一种开拓的精神,你才能适应各种环境,而且这种精神尤为可贵。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四川阿坝民族地区远离市场、人口稀少、资源富余。改革开放前,因为民族政策贯彻得好,民族地区的人民对共产党的感情非常深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变、旅游事业的发展还有山区进一步的开发,生活有了很大变化,对党和政府的感谢更是不绝于耳。采访途中,记者不断地被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征服自然的精神所感动,也不时为当地人民学习 “长征精神”,自强不息、建设家园的点滴努力而感动。

  “25000里的感动”片头

  在重庆没有成为直辖市之前,老四川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成都担着甘、阿、梁,重庆担着涪、达、万。这句话中阿指的就是阿坝州。上世纪80年代,阿坝州的财政主要靠砍伐森林,他们自己称为“木头财政”,90年代初开始,国家颁布了“天然林禁伐令”,迫使阿坝州转变观念,从原来单一的“木头财政”到开发旅游和水电资源,现在的财政情况一年比一年好。九寨沟、松潘等县市凭借旅游,年财政收入均超过了亿元。尽管红军当时经过的小金和红原两县至今仍未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但这里人的观念、城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牧区草场牛羊声混入)

  38岁的泽朗多尔基是一个瘦削精干的藏族牧民,他养殖了500多头牛羊。泽朗多尔基满脑子都是致富的点子,牦牛奶卖给县里的乳业公司,牛肉卖给县肉联厂制成罐头,至于皮草,他也有办法让厂家上门求购,去年一年他就赚了20万,买了汽车,还盖起了新楼。

  红原县外宣办副主任中平介绍了泽朗多尔基发家致富的秘诀:

  县委政府历来都特别重视牧民思想观念的转变,96、97两年,虽然当时财政很困难,我们还是派出了5个牧民到日本、芬兰,多尔基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们学了回来以后,思想观念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像泽朗多尔基这样有着新观念的致富能人,红原县还有223个,他们都成了其他牧民学习的榜样。说起出国学习和过去牧民反对小孩读书的陈旧观念,泽朗多尔基则道出了这样的心里话:

  现在感觉到没有文化搞什么事情都落后了,孩子们只要读书,多少钱都舍得花。

  瓦切,藏语的意思是“大帐篷”,解放前,这里的牧民祖祖辈辈逐水草而居,看老天的眼色,艰辛地在草原上游牧。2001年,在国家的扶持下,瓦切乡修起了牧民新村,牧民开始了定居生活。如今,在原来搭帐篷的地方,栋栋白墙红瓦的藏式小楼拔地而起,新村里卫生院、文化馆、幼儿园样样齐全,在这里,牧民开始接受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新事物,他们最感念的是政府对教育的投入。

  国家千方百计鼓励牧民的孩子到学校读书,今年我们县在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拿出100多万,专门扶持这个教育,明年我们全县要实现普九,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这是县上订的硬性的措施和任务。

  在小金县的两河口,“红军两河口会议旧址”的负责人曾天提起这些,话语间也饱含了对党和政府的感念。

  现在国家还要倒给我们,一亩4元多,尽管不多,但国家有这份心。我们这里的小孩读书没有学费的,免费。明年大概实行医保,这个政策确实好。我们安多藏话说,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共产党。

  小金县委宣传部长靳东告诉记者,红军在小金战斗、生活的时间长达13个月之久,给小金留下了丰富、宝贵的革命历史遗迹。现在,小金县紧紧围绕夹金山、梦笔山、虹桥山、巴朗山等12处革命遗迹,推出了融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和嘉绒藏族风情文化为主体的红色旅游线路,并鼓励藏民自己开发“藏家乐”等家庭休闲旅游项目。

  程老伯迎宾酒歌

  走进小金县土司官寨村程老伯的家,浓郁的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融合现代设计的藏床、藏桌、藏椅给人以全新的藏家风情感受。程老伯的女儿程红是四川大学的高才生,2002年大学毕业,她怀着对家乡人民的深厚感情,放弃了省城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到了家乡,她要尽自己的一份力,让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民过上好日子。

  非常淳朴,一家有事八方都来支援。非常有凝聚力的,平时大家各干各的,要某家有事了,大家都一起,也许就是这个是对我最大的召唤吧。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的家乡很落后,有这么好的人,他们生活得并不好,我愿意来改变。其实当时让我留下,心里还是蛮憧憬的、很想的,也是反复反复思索了很久。那我们自己出去了都不回来建设自己家乡的话,地方条件好的人他更不愿意来,所以我回来了。

  小金川河背景声

  坐在一年四季滔滔不止的小金川河边,记者沉思了良久。

  回想一个星期的采访历程,元宝山顶流金溢彩、光芒四射的红军长征纪念总碑,沃日河上达维会师的木质小桥,茫茫一片、渺无人烟的日干乔大沼泽,白雪皑皑的夹金山顶峰……昔日,红军的壮举令我们敬佩;而一路上出租司机的豁达开朗,泽朗夺尔基家数不清的牛羊,达维会师桥旁小学生稚嫩的骄傲,小金县委秘书程红建设家乡的执着……今天,阿坝的进步令我们感动。

  70年来,这里生活在不断改变,不变的是永存的精神!

  世界国家,不管政治立场如何、意识形态如何、文化背景如何,但一提到红军长征都肃然起敬,就是象雪山草地这样一些和大自然做斗争,征服自然,显示人类征服自然的那种力量,那种意志。

  听众朋友,以上您听到的是《记录2006》--“25000里的感动”(雪山草地篇)的内容。本期节目监制江小青、编辑王坚,采访制作刘砚、徐廉,感谢您的收听,再见!《记录2006》片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