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民间故事:沁水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14:13 大河网

  整理 甄秉浩

  四千多年前,洪水滔天,大地一片汪洋,嵩山尖上的树枝上都挂着杂草。大冶一带是一个大湖,人们都住在四周的高山上。当时的沁水村也是一湖水,湖水倒流走煤窖沟到大冶,所以沁水一带人常说“和尚帽开船,沱窖下船”,意即从东往西顺水势开船。

  大禹治水时来到大冶一带,见到茫茫一片大水,老百姓被逼得走投无路,苦不堪言,大禹就带领治水大军在香山和牛岭固堆中间开山劈石,日夜苦干,最后终于打开了一个缺口,使湖水泄入了淮河的支流洧河。但是沁水一带还是一湖黄汤,大禹就想把湖水排出去,让这一带的老百姓安居乐业。

  大禹经过勘察,发现沁水一带山势险峻,藏龙卧虎,“左龙山气脉远内存官人,右白虎似凤凰多出富户”,确实是块风水宝地。这里的老百姓大多都信佛,得民心者得天下,大禹为了解民众的想法,充分调动民众治水积极性,就多次变成和尚到沁水一带考察,以制订一个最佳方案。大禹看到如果从沱窖开始疏通湖水,就会破坏太上老君留下的紫罗池,于是,大禹就决定在沁水北部的土门开口,将湖水排入沁水北边发源于五指岭的溱河。但是治水大军中,有一个姓刘的人相中了土门下边一块能出一斗二升芝麻官的风水宝地,他想等洪水退后在那里扎祖坟,他就对大禹说:“禹王啊,从这里开口可不是太好,你看朱雀开口,说什么也挡不住西北风,常言说西北风是箭,东北风是贼,西北风将给沁水的老百姓带来莫大祸害。”大禹一听,是啊,治水是为了给百姓办好事,好事就要办好,于是就决定在沁水东南秦五龙处开口。秦五龙为双龙汇嘴处,东北为荆木岭,西南为长岭山,为尽早把湖水排出,大禹就带领治水大军开山凿石。大禹为加快工程进度,自己也变成一个和尚与老百姓一同劳动,老百姓看到老和尚都来参加治水,非常感动,干起活来就十分卖劲。经过几个月的奋战,秦五龙终于疏通了,沁水一带的湖水就顺势东下,流经弋湾,汇入洧水,后又注入淮河,流进了大海。

  沁水一带露出地面后,人民得以安家落户,尽享天伦之乐。大禹看到这番景象,不由心中大喜,就把头上戴的和尚帽取下放在了秦五龙下边的一个小山头上。大禹临走时,为让沁水一带百姓过上富足安康日子,还把“福禄寿喜”等十七样宝器留在了沁水。

  湖水退去后,淤泥非常形成的黄土细腻肥沃,现在耕种时还经常挖出海蚌、贝壳等水生动物化石。现在,我们在沁水还可见到和尚帽山,周围的山头都长满了树木花草,只有和尚帽山不长,山顶都是石头,石头上都有非常好看的石花,据说就是大禹帽子的汗水滴在石头上形成的。在沁水村南通往长岭山的小路上,一块石头上天然形成“十七”的字样,河南岸峭壁上有天然形成的“福、禄、寿、喜”图案,周围还有石龙、石虎、石鸡、石猪、石马、石猴、石老婆、石和尚等奇石,这些据说都是大禹留下的。

  讲述人:杨志军 大冶镇沁水村支书

  秦福仓 69岁 大冶镇石岭头村十六组农民

  讲述时间:2006年10月2日

  石簸箕

  在大冶镇东施村西有一个大坑,呈簸箕形,底部为一块巨大的石头,人称石簸箕。关于它的来历有一个传说。

  相传大禹治水时,经常和大江大河里的蛟龙搏斗。据说颍河蛟龙有两个帮凶,一个叫独角龙,一个叫独角兽。独角龙已长成龙形,独角兽则还未长成龙形,它们两个为虎作伥,经常狐假虎威地为害百姓。大禹杀死颍河蛟龙后,独角龙和独角兽吓得抱头鼠窜,独角龙钻到了嵩山东麓阳城山下的龙潭里,独角兽跑到了嵩山西部的海水里。

  为斩草除根,大禹拿着轩辕宝镜四下里照,发现独角龙藏在阳城山下的石坑里,大禹就追杀到这里。石坑很深,大禹用尽了办法,独角龙躲在石坑里就是不出来,大禹一时也无计可施,觉得小河沟里翻了大船,心里很不痛快。大禹正在愁闷,突然西面飞来一只小鸟,边飞边叫:“放干石坑水,独角龙无处退。” 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大禹一听,直拍脑门,是啊,与其扬汤止沸,何如釜底抽薪,得了,放水。于是,大禹就举起神斧,想一斧劈开石坑,但是又怕石坑里的水一下子冲出,为害下游的百姓。于是,就在石坑下边慢慢劈出一个簸箕形,然后又凿出一个洞,使水慢慢往下流。独角龙听到大禹劈石的声音,知道大祸将要临头,就负隅顽抗,因兽犹斗,不断地激起波浪来干扰大禹。溅出的水刚好把“簸箕”里的土屑冲得一干二净。最后,石坑里的水放干了,露出了石底,独角龙完全暴露出来,大禹遂举起神斧,一下子劈死了独角龙,为老百姓除了一大祸害。

  现在,人们来看到石簸箕时,还都会想大禹治水的功绩呢。

  讲述人:李有德,男,54岁,登封市文联干部

  讲述时间:2002年12月

  景店小米

  景店小米和君召红薯、告成辣椒、大金店无筋白菜一起被称为登封的四大贡品。景店小米在石碾上碾时都散发着香气,熬出来的米汤黏糊糊的、香喷喷的,非常好喝,据说这与大禹治水有关。

  大禹在嵩山东麓治水时,正值赤日炎炎的夏日。大禹带领治水大军凿山开河,受尽了磨难艰辛,民工们不仅忍受高温之热,还要忍受干渴之苦。治水的民工们干得越卖劲,汗水就流得越多,也就越需要喝水解渴。

  当时治水大军住在景店一带的高岗上。为早日把嵩山东麓的洪水排入双洎河,大禹就让人们一锅一锅地烧开水,往工地上挑,但人多水少,老赶不上民工们的需要。时间长了,有些人支持不住,就牢骚满腹,倒下不干了;还有一些人,竟体内缺水而病倒,不能再干活。眼看治水工程受到影响,大禹焦急万分,又为民工们纷纷病倒而心痛不已。

  正在这时,民工住地来了一位老妇人。老人家满头银发,身材瘦小,寡言少语,在民工住地附近的马岭山北坡山崖下,也支了一口小锅,但她不烧开水,而是烧小米稀汤。老人家在米汤里还放了一些绿豆,烧好后就招呼民工们舀着喝。民工们一见这米汤都争着喝,喝了既解渴又耐饥,还能去掉闷热带来的烦躁。消息传开后,到老妇人这里喝米汤的人越来越多,都说老妇人熬的是神汤,喝了既能解渴又能增添力气,干起活来劲头更大。特别奇怪的是,一口小小的锅,人们舀了一碗又一碗却总都舀不完,不管早晚来到这里都能喝上米汤。嵩山东麓治水工程结束后,人们想起还有这位老妇人的功劳时,却再也找不到这位老人家了。民工们都说,这是王母娘娘下凡指点我们的。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老妇人,就把她烧的那种汤叫“绿豆小米汤”。 据说,因为老妇人在此烧火煮稀汤,景店一带的土壤都变成了红煤土,老妇人把没用完的米留在这里做种子,所以景店小米非常好喝。大禹治水成功后,确定天下各地的贡赋时就把景店小米列为贡品。

  后来历朝历代都把景店小米当做贡米。解放前,往巩县孝义送公粮,景店周围各村都送小麦,而却要求景店送小米。景店小米在卢店、牛店、大冶集上籴时价格都比其它地方的小米贵,为啥,景店小米,禹王爷封过呗。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用景店小米熬成的小米绿豆汤,黄爽爽的、香喷喷的,喝一碗神清气爽,不信,中岳庙会时你去买一碗尝尝,要不现在你就到登封城早餐店里买一碗,咱绝对不“瞎喷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