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杨虎臣到杨虎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15:52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杨东晓

  杨虎城以一把手枪结束了恶霸李桢的生命,也因这一命案,从此行侠游走,带领农民义军开始切进了中国现代史的轨迹。

  生于虎踞龙盘之地

  光绪十九年(1893年),世界的东方和西方都开始了对远东一个庞大国家的关注。

  在这个大国的东部,英国商人丹福士和他的朋友中国人张叔和在上海创办了《新闻报》;而在中国北方,日本谍报人员活动猖獗,在日军参谋次长川上操六对朝鲜和中国天津实地考察的第二年,也就是1894年,中日之间展开了一场甲午海战,并于次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也正是在1893年的正月,太子太傅、北洋通商事务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在自己70大寿之际,被西太后赐亲书“栋梁华夏资良辅,带砺河山锡大年”寿联的“调鼎凝厘”匾额。

  就是这一年的11月26日,在偏僻的中国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一个距西安110公里、距人文始祖轩辕帝陵100公里叫蒲城的地方,孙镇甘北村贫寒农户杨怀福家,迎来了长子,取名杨虎臣。蒲城这个地方,在李隆基父子眼里是盘龙卧虎之地,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以及宪宗李纯、穆宗李恒都安卧蒲城。在这一龙虎之地,生了男孩子名字中有龙有虎,是吉祥的寄托。

  一个月后的1893年12月26日,中国中南部湘潭县韶山冲,也出生了一个男孩子,他的名字叫毛泽东。

  组织“中秋会”

  庄户人杨怀福做得一手好木工,忙时务农,农闲时操持木匠手艺,清贫的日子和灾难深重的国运无法分开。杨虎臣7岁那年,是中国近代史中一个恶的开端,1900年“八国联军”把紫禁城中的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吓得逃到西安,沿途百姓“迎太后”、“支皇差”民不聊生。第二年《辛丑条约》签订,8月间太后和皇上回京的途中,又少不了皇差皇粮的逼缴。8岁的杨虎臣对于晚清这些丑态已经有了完整的记忆。

  杨虎臣10岁那年,父亲送他到村里的私塾读书。实在读不起了,13岁的杨虎臣走到镇上,在一家饭店当起了童工。一百年后的一天,杨虎臣的孙子杨瀚对《新世纪》周刊说,祖父13岁时就开始分担家庭的责任,15岁那年由于家庭变故,就全面担起了全家的重任。杨瀚出生前,祖父已为蒋介石杀害,他所知道的祖父,生活方面,来自于祖母的回忆和叙述,“我的祖父是个大男人,”杨瀚说,“工作上的事,从来不跟家里透一句,军事与政治方面资料来自于我对他的随从、秘书、卫士们的了解和访问,是一些口述历史。”

  杨瀚说的杨家家庭变故,发生在1908年5月31日,清光绪三十四年农历五月初二。以“反清复明”为号召的哥老会成员杨怀福这一年才40岁,这位农民工匠为仇家暗算,被清政府以绞刑处死在离家110公里的西安。

  从此,命运把一个15岁男孩子无法承担的重任全部压到了杨虎臣的肩上。他奔走400多华里,带回了父亲的遗骸。当时一贫如洗的杨家连安葬亡者的能力都没有。杨虎臣联合其他七户农家,组成了一个“孝义会”,专事丧葬互助。

  是年中秋,杨虎臣以“孝义会”为基础又在乡里发展成立了过百人的“中秋会”,以“打富济贫、扶弱抑强”为口号的“中秋会”显然已经是一个具有政治色彩的民间组织,在他们的口号中,有一项是“不侮妇女”。

  投身革命

  杨虎臣18岁那年,以孙文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一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革命,这场“辛亥革命”以推翻了清王朝为标志,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整个民族的思想解放运动也由中华民国建立为开端。

  在武昌起义后12天,陕西省也爆发了一场反清的革命运动,杨虎臣迅速率“中秋会”成员加入了革命行动,投军向枝山的向字营。但辛亥革命的幼稚和革命军中出现的一些腐败使杨虎臣失望地离开。

  回乡后的杨虎臣,继续他在“中秋会”中的领导地位,这一组织也因为抗捐济贫声名日盛。1914年杨虎臣行枪杀了与他并无个人恩怨的恶霸李桢,并远走他乡。

  袁世凯于1915年复辟称帝,全国讨袁之声沸腾,陕西督军陆建章作为袁世凯的亲家,也在义军讨伐之列。杨虎臣受同盟会会员的影响,讨袁伐陆大获全胜。1916年,杨虎臣率领的农民义军被编为陕西陆军第3混成团第1营,驻大荔县城。

  上个世纪的前20年,是中国史上又一个“五代十国”般的年代,用“城头变幻大王旗”来形容当时的政权交替是再合适不过的。革命被复辟所窃取,直皖、直奉战争相继爆发,思考中的杨虎臣不明白,为什么孙文的革命一再失败,就在他精神上最苦闷的时候,结识了时任榆林中学校长的杜斌丞,杜又介绍杨虎臣认识了共产党人魏野畴。在与杜、魏的交往中,杨虎臣开始认识到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原因,并且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共产主义有了初步认识。这一时期是杨虎臣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

  陕西省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南下接触孙中山,又使杨虎臣与孙中山也开始了联系,于是,在1924年召开的国民党一大期间,杨虎臣加入国民党,坚定地信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直系曹锟政府被推翻的1924年,民国建立了国民军,第二年,杨虎臣部被编为国民军第3军第3师。1925年7月,杨虎臣师长在他驻军的耀县设立了“三民军官学校”,请黄埔军校毕业的中共党员为青年军官进行系统的军事与时事教育。从这时起,杨虎城部多年保护着中国共产党员和积极要求政治进步的青年,他们日后皆成为中国各革命时期的中坚力量。

  杨虎臣主持陕西军务的1926年,正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直系吴佩孚部刘镇华强行攻打西安,当时把守西安城的总司令是国民二军的李虎臣,副总司令是国民三军的杨虎臣,他们两人被人称作“二虎守长安”,为了明志,李杨二人同时改名为“虎城”。从是年4月至同年11月,长达8个月的西安守卫战牵制刘镇华10余万兵力,为冯玉祥东征和革命军的北伐作了很好的策应。

  挣扎于国共两党之间

  共产党人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了革命,从上海开始,血洗共产党的力量,“校长”的部下甚至一度解除了“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武装。当时的国民军中,无一例外地接到大清洗的命令,在太和县休整力量的杨虎城坚持不“清洗”。非但不清洗,反而要重用。共产党人魏野畴任军总政治处长,军事政治干部学校校长则由南汉宸担任。

  由于叛徒告密,杨虎城部的部分共产党人,不得不离去,杨虎城以路费相赠并嘱部下护送他们出去,他曾经说过:“这些朋友是我们请来的,纵一时不能合作,也要对得起朋友,要有道义,要留有他日见面的余地。”凡共产党朋友,不许抓不许杀,实在呆不下去了,礼送出去。

  杨虎城此时处于矛盾的地步,蒋介石逼其清洗的同时,共产党在促其暴动。在他的队伍里清洗共产党是不可能的,对于共产党对他的暴动要求,他也做不到,因为那时他已处在蒋系军队合围之中,这种情况下,他考虑的是他带出来的一万多农民起义兄弟的性命。这种两难的局面下,杨虎城宁肯离开部队也不清党、不暴动,于是他再一次请辞,离开行伍。

  杨瀚说,就在大革命最低潮的1927年,杨虎城向共产党申请过加入组织的要求,但是当时中共党内为左的势力所控制,杨虎城加入共产党的要求未被批准。

  据资料记载,1927年冬,杨虎城提出过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当时中共河南省委致中共中央的报告中写道:杨本人近来因环境所迫,非常同情我党,并要求加入我党,要求我们多派人到他的部队中去,无论政治工作人员和军事工作人员都欢迎。丁雍年《西安事变前的中共和杨虎城的关系》中则显示,当时的中共河南省委认为,“杨军系土匪和民团凑合而成”。那一次,杨虎城加入中共的要求未获批准。

  日本观察

  “我的祖父只念过两年小学,他不懂日文,他的

留学方式非常独特。”杨瀚说。杨虎城离开第十军时,曾嘱冯钦哉代理外事,孙蔚如主理内务,二人共同代理军长职务。他自己从陕军卫定一处支借旅费,带了夫人谢葆真和秘书米暂沉,轻车简从由上海登轮东渡日本。

  日本期间,他们在下层社会安身,与日本的工人和农民住在一起,籍以看到真实的日本国民状况。

  日本,东京,代代木训练场。1928年4月起,每天早上都有一位威武的中国男子站在军事训练场外观看,这一站就是八个月,直到11月被蒋介石和冯玉祥连番邀约回到祖国。这位35岁的中国军人,只通过看,就了解了日军的整套训练计划和规程。他同时看清楚了日军演练明确的目的性,那就是针对中国。

  在日本对杨虎城影响更大的,是各种思潮。在国内只接触过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杨虎城,在日本考察期间又接触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等各种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因此,他能在箱根车站与王琦瑞交流的时候,制订了“箱根计划”:争取回国后能取得一块地方的控制权,并在当地推行民主,储备革命力量,进而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反动政府。这几个月的留学对他世界观的最终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结束日本考察回国后,中共曾经派人与杨虎城接触过,并谈及他的入党问题,此时的杨虎城回答了一句:我向右。

  衣锦还乡

  回国后,在1930年5月开始的蒋冯阎大战中,杨虎城部先后扩编为第7军及讨逆军第17路军,出任军长及总指挥。半年后,杨虎城部占领西安。有鉴于杨虎城立下的战功,蒋介石命他筹备陕西省政府,出任省主席。

  至此,农家子弟杨虎臣可谓衣锦还乡,但他接手的是一个标准的烂摊子:1928年至1930年陕西连年大旱,饥馑遍野,仅以1929年统计来看,“全省灾民656万余人,因灾死亡250余万”。

  杨虎城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后,命南汉宸为省政府秘书长,共产党员南汉宸此时已代杨虎城主持日常工作。但是不久南汉宸即因蒋氏迫害不得不离开了杨虎城,并被蒋全国通缉。

  在杨虎城主政陕西的三年多时间里,陕西全省农业得到恢复。杨虎城修铁路、建医院、通长途电话、压缩军费开支兴教育,资送学子南下黄埔、北上北大,东赴日本、西留英德。尤其是他责成李仪祉奔波的四大和四小水利工程,可灌溉百万余亩,堪称造福万代的关中八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