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地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9日16:32 新世纪周刊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生如此大规模的通讯灾难,尽管如此,它对现实生活的影响还是比想象中要小得多网络时代 的地震

  -本刊记者/

  李梓

  上亿人感受到了台湾地区里氏7.2级地震的冲击,不是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而是在打开电脑后。

  2006年12月26日早晨,当1500万msn用户走进办公室,并习惯性地打开msn

  messenger作为一天工作的开始时,他们发现无论如何也不能登陆这款即时通讯工具,这只是个开始。

  那些正在申请国外大学的

留学预备生发现,他们没有办法登陆北美和欧洲的网站,美国大学通常在1月1日至15日 接受申请,而预备参加法语TEF考试的学生更是如坐针毡,这意味着他们可能只能参加下一年度的考试,TEF考试是法国 留学申请前必须进行的考试。

  一些通过专线和网络获得国外订单的企业发现,他们的专线不能使用了,而习惯于使用TP电话与国外亲人联络的留 学生家属也发现,电话打不出去了。

  12月26日下午,关于台湾地震切断了6根国际光缆通讯的新闻,迅速传播开去。

  经济舱乘客的痛苦

  “我们所受的影响其实没有媒体和网络所讨论的那么大。”从事期货交易的商人何文彬说,“期货信息一直没有中断 ,交割照样进行。”

  第二天,许多人发现,如果不在越洋电话前加拨那几位IP数字,其实电话是很容易打通的,在留学中介机构的询问 下,一些大学也宣布会延后对中国留学生的申请审查。而法国教育部宣布,如果网络一直不畅通,本年度的法语TEF考试将 为中国留学生补考。

  更深切感受到断缆事件影响的人,则往往是那些和外贸、留学等毫不沾边的人,比如从事传媒、广告、I

  T等行业的普通人。许多人习惯于把他们的工作联络人信息放在雅虎通,或者放在msn上,并习惯于每天通过即时 工具与熟人圈联络,当最常用的通讯工具不能使用时,他们感觉到世界与自己封闭了。

  不同的人群在断缆后,终于感受到了自己的网络服务等级。“互联网保证质量,实际上是飞机的一等舱、二等舱、三 等舱的概念,处理事件都是这样分级别的,付出多少享受多少。”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俊德说。宋俊德将断缆事件比喻为高速 公路出了车祸,“网络其实从来没有中断过,只是在主干道被切断后,寻找其他的通道,这样,很多人难免塞车。”

  断缆之后,中国两大电信巨头,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先后发言说,通过信息转接备用光缆临时租借光缆等办法,将首 先恢复语音通讯,然后再恢复网络通讯,因为语音和数据业务虽然只占20%的数据量,但是其为运营商创造了80%的营收 。网络服务占用了80%的数据但只有20%的营收,因此网络服务将会被放到最后考虑。

  而事实上是,银行和证券业仿佛从来没有感受到断缆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坐在头等舱中的他们,享受到了在第一时间 将服务转至备用线路的专门服务,而坐在商务舱中的外贸企业,也在一两天后恢复了和地球另一头的2

  4小时联络,只有坐在经济舱中的网民,还在眼巴巴地等着海底光缆修复。至于租用私人光缆和卫星通讯,由于代价 过高,“世界500强企业才能承受。”

  网络本土化备受重视

  微软msn成为备受指责的对象,一名IT评论员指出,msn中国一向都渲染它的本土化,然而,一旦断缆,其原 形就暴露无遗。在打电话到msn中国询问后,其新闻官含糊其辞地给出以下回答:“msn中国正在努力协调其服务,而且 根据其数据监控,在断缆3天后,就有一半的用户能够登陆,现在已经大致进入正常。”而事实上,msn用户感到的是上上 下下的困扰,即使能够传送即时对话,也很难传送文件。

  msn受困,本土通讯工具QQ从中得益,在断网后,QQ公司检测到用户比平常多了几十万,一些企业为了应对临 时困难,将企业网对QQ的封锁解除,许多已经放弃使用QQ的用户又重新申请用户代码。

  而一向都被认为本土化进程缓慢的Google,在此次断缆事件中,对用户并无任何影响,原因很简单,就是它在 中国也有几台服务器。

  难以令人信服的还有雅虎,马云在年初曾经大张旗鼓地宣扬过雅虎的本土化,并称已经逐步将服务器从北美搬到了中 国,但此次雅虎通、雅虎邮箱、雅虎网站的难以登陆,已经足以说明服务器究竟在哪里。

  此外,有报道说中国在此次断网期间,因为不能正常续费和申请,各大域名注册公司暂停服务,导致中国公司社团丢 失了上万个.com域名,而一些国外机构趁机抢注这些域名,以待牟利,而这一事件也导致.cn的风光,中国互联网络信 息中心(CNNIC)骄傲地宣布,拥有自主产权的.cn域名在此次风波中解析毫无问题。“最近两年,.cn域名注册成 为许多国内国际机构的热点,许多大公司都习惯于为自己的公司同时注册.com和.cn域名,这一事件将会提醒中国用户 自主产权域名的重要性,相信在以后几年.cn域名注册会成为热点。”著名域名注册商北京新网数码市场部总监李惠民说。

  一向在中国处于超然地位的赛门铁克公司此次受到了打击,因为不能正常升级病毒库,许多用户在网络上对诺顿的服 务进行指责。此外,在2006年,因为和奇虎360卫士捆绑而发展迅速的卡巴斯基也受到了打击,它同样因为服务器远在 北美而不能正常升级。几天后,洋杀毒软件通过代理服务器和手动升级包来保证软件升级,但这种服务并不令人满意,代理服 务器通常要到半夜才能顺利下载。

  而国产杀毒软件生产商反应迅速,2006年12月2

  8日,金山公司宣布从29日起至2007年2月1日,提供免费的杀毒服务,而且承诺,如果在免费服务到期,海 底光缆仍未修复,则免费服务将继续。金山公司此举,被誉为又宣传企业形象,又彰显爱国情怀。此外,瑞星公司也宣布提供 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在以往,电脑用户对杀毒软件的选择,主要从杀毒特点和质量上进行考虑,国产杀毒软件曾经长期对流氓插件视而不 见,导致用户流失。而在2006年,包括金山、江民等公司,针对中国用户的电脑和网络使用特征,大幅度调整产品结构, 强化了反间谍,保护用户信息,加强系统漏洞修复等功能,令人感到本土化产品的实用性,此次借断缆事件而推出的“危机公 关”,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网络世界以美国为中心

  此次断缆事件,让许多人清醒地意识到,网络并非像它平常那样地表现出跨疆界和无国界性,它并不像全球化问题专 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说的那样平,它其实仍然和现实的世界一样,以美国为中心,以美国为主导。

  断缆让人们把目光投向美国,许多中国网民第一次发现他们如此依赖美国,许多.com的网站不能访问了,这并不 是用户的电脑与网站之间的数据线路被切断了,互联网的创始人——一位美国人——在创建之初就设立了这样的标准,一旦某 处的互联网受到攻击,互联网自带的协议将自动选择其他路径传递数据,寻找任何可能利用的新的通道继续将信息传递到目的 地。许多.

  com的网站不能访问的真正原因是因为这些域名不能被正常解析。

  此外,我们所访问的信息大量来自美国,虽然仅以数量而言,亚洲拥有的网民数量足以与美国的全部人口数量相当, 单中国就有1.23亿网民,但中国所生产的网络信息量与美国相比却相当可怜,其他亚洲国家也一样。尽管印度也通用英语 作为网络语言,但中国网民很少去访问印度的网站。一旦与美国的少数地区,比如加利弗尼亚州的通讯被切断,网民的感觉就 像与整个网络世界切断了一样。

  不仅是网络数据,还有人们所使用的电脑,全世界绝大部分的个人PC都使用美国生产的微软视窗,一旦通向美国的 网络不畅通,我们的windows系统就不能正常升级,这可能给某些黑客可趁之机。1月5日,一款国产杀毒软件在升级 完成后发出这样的信息:“从12月26日到现在,已经检测到9637个新病毒。”

  因此,在台湾海峡发生的地震能够影响到整个中国的网络世界。在地震中受伤的6条光缆承担了附近地区到美国数据 流量的3/4。12月26日8点以后,不仅中国大陆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受影响,泰国全国的互联网服务一度宣告中断,日 本和韩国的国际电话业务受到影响,互联网因为受到中国等地区的数据借道也开始堵塞,此外,中国和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 网络联系也中断了,灾难还涉及到新加坡、菲律宾等国。

  尽管如此,许多分析家还是庆幸灾难发生在外贸及证券

股票交易市场的清冷季节,而且断缆后适逢年底,许多人开始 休假,中国大部分公司和政府部门从12月31日到1月3日放假,使得对互联网和国际通讯的需要减少了许多。

  即使不时受到天灾人祸的威胁,海底光缆仍然是世界通讯不可放弃的第一手段,每条直径不到10厘米的光缆承载了 95%的全球信息交流,人造卫星传递信息量有限而且费用昂贵,只能是少数人享用的星级服务。“海底电缆和卫星在信息容 量、可靠性、成本方面都与海底光缆有较大差距,那些因为地震断网就提出用其他通信方式替代海底光缆的人显然是外行,” 中国仅有的2家海缆生产制造企业之一——中天科技海缆公司副董事长丁铁骑说,“将来长距离、超长距离的通信必须也要凭 借光缆。”

  中国在2001年已经经历过一次断缆事件,一条光缆被渔民张网打鱼损害。那次,电信部门吸取的经验是要将光缆 铺得更深。为了预防鲨鱼等海生物的撞击,以及渔船抛锚等事故破坏海缆,现在的海底光缆普遍铺到了海底3米以下的沟中。 但这也许也是此次海缆受损严重的原因,“埋设就好比两只手分别握住筷子一端,两只手一齐用力撅,筷子很容易撅断。但是 敷设相当于两只手分别托住筷子的一头,手的力量作用不到筷子上,筷子很难断。”

  丁铁骑说。

  此次断缆后,电信专家们就是否需要规划新的光缆路线,以规避此类灾难再次发生,进行了一场大讨论。海床平整的 台湾海,一直都是铺设海底光缆的理想通道,从台湾以南到菲律宾以北的巴士海峡是东亚、东南亚连接美国光缆的必经之路。 现在,这片水域里埋满了光缆,以至于新的光缆很难再找到通道埋下去。因此,一次地震可以影响到如此大范围的通信。

  许多受灾国的讨论都提到了建议铺设一条通往欧洲的光缆上,BDA中国公司的电信咨询主席Duncan

  Clark说:“东亚与欧洲之间的网络连接太少了,而美国和欧洲,东亚与美国之间的互联网线路相当的多。”然 而,铺设光缆的昂贵费用使得这一切暂时还是纸上谈兵。中国最实用的一条措施是,新的中美光缆将绕过台湾南部海域,从北 部地区一直铺到上海,而不是和现在的光缆一样从香港登陆。

  新的光缆在2006年12月中旬刚刚签订协议,由中美韩的6大运营商联合投资,该工程预计2008年3季度完 工,以满足奥运会的信息传递需要。这条光缆采用了最新的技术,信息传递将达到兆兆级,它的投资者们兴奋地宣布,与之相 比,现在的中美光缆已经在技术上大大落伍了。但与日益膨胀的网络来说,这样一条新的光缆能在多长时间,多大程度上解决 问题,还是一个未知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