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夜的我泪流满面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30日13:03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 /汤涌 在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眼中,毛泽东一直是以“爷爷”的形象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的,《恰同学少年》中的毛泽东,以同龄人的面貌现身,“润之兄”迅速地征服了这些年轻人。 2007年4月1日,央视正在热播《恰同学少年》,百度《恰同学少年》贴吧出现了一个帖子《今夜的我泪流满面,羞愧难当》,作者 “无心的竹子”(应受访者要求,下文称其为竹子)出生于1980年。 她说看完电视剧里的润之和开慧,听说了现实中毛岸青逝世的消息,想到这个家庭为国家民族所承受的苦难,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了下来。第二天,竹子眼睛红肿,不敢出门上班。 这一帖子得到了240多个跟帖,多数回帖者是竹子的同龄人。竹子认为和许多主旋律片不同,“该剧打动我的一个地方,就是全剧洋溢的青春气息。雨中游岳麓山、齐诵《少年中国说》这些情节,每每想起都会让我热血沸腾。” “这个片子不同于以往的说教剧。很好看,于是就看了下来。”竹子刚开始是有空就看,在偶尔看到了毛泽东借书这个情节之后,她就开始一集不落地追看这部电视剧。 “毛泽东偏科,萧三给他补课。毛泽东对理科很头疼,累了倒在床上,看到了萧三从他哥哥那借来的一本历史书,就要借去看。毛泽东爱在书上批注,萧三就不肯借给他,于是两个人死磨硬缠。最后萧三投降了,一脸无辜地对毛泽东说:‘润之兄,你是补理科还是补历史啊……’”竹子对这个细节印象深刻,“它拉近了伟人和我们平常人之间的距离。我想,这也是它成功的原因所在。” 竹子对毛泽东最早的印象来自于姥姥家里的白色瓷像和爷爷讲述的伟人故事,再晚一点,是小学课本上那篇《杨家岭的早晨》。她的父母以一种几乎宗教的虔诚对待家里供奉的毛主席像。在竹子河南商丘家里,堂屋正中挂着马、恩、毛、朱四位伟人的画像。 “我爷爷是个抗美援朝时的老军人,上世纪80年代才转业回地方,在高校做管理工作。我上大学的时候,他每月都要写一封长信,跟我交流思想。爸爸说,爷爷一辈子都在做青年人的政治思想工作。”竹子说,在这种家庭的影响熏陶之下,她“可能并不属于典型的‘80后’一代人”。 竹子没有像爷爷一样成为一名军人,她在郑州一所与航空有关的单位工作。但她嫁给了一名军人,成了一名军嫂,婚期定在了“五一”,这使得她可能会错过湖南卫视重播的《恰同学少年》。 为此她决定买一套光盘,“以后放给我们的孩子看,教育自己的孩子,告诉孩子我们国家民族不屈的历史及那些智慧豪情、无畏牺牲和默默奉献的故事。” 受到这部电视剧鼓舞的不仅是竹子一人,在百度贴吧,一个“恰同学少年读书会”悄然诞生。由于加入人数太多,这个组织不得不建了好几个QQ群来分流不断加入的网友。 “我们就是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组织,”网名为“雅克”的会长苏则宇这样表示,“我从小受的教育都是填鸭式的,我现在在大学里读书,身边许多人对生活没有热情。”这部剧带给他的,正是这一种摆脱束缚唤起热情的感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