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英雄的银幕初体验1949-1956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30日13:03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汤涌

  新中国的第一部影片《桥》就是红色英雄影片—— 一个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铁路工人修建桥梁的故事。这部影片已经具有了后来红色电影所具备的一切元素:一个有责任感敢于战斗的党员梁日升、一个苦大仇深有创造力的老工人老侯头(后来他要求入党)和一个被改造被教育的总工程师(旧知识分子)。

  这几个角色后来在不同的电影中出现,只是进步方和落后方的矛盾不再如此温和。

  也有一些纯粹的战争英雄片:1949年的《中华女儿》(连环画版本称为《八女投江》,讲述八位抗联女战士战斗到底光荣殉国的故事)、1950年的《赵一曼》、1952年的《南征北战》和《智取华山》。这些英雄片一般着意刻画的是英勇无畏和视死如归,角色只有两种 :一种是英雄,一种是敌人。

  有一部电影曾经被不同国籍、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观众所追捧——《白毛女》。这部戏里有亲情、有爱情、有阶级斗争、有控诉、有解放,几乎所有的群体都能各取所需。据1952年第14期《大众电影》记载,这部电影被带去英国放映,上千名英国青年在帐篷里看完了没有翻译、没有字幕的《白毛女》。帐篷外下起了雨,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去。

  一个争议英雄也在这一时代出现在银幕上——武训。孙瑜导演的《武训传》描写了农民教育家武训行乞办义学的故事。这个剧本创作始于1944年。新中国成立后,编剧曾经对这一题材表示担心,认为“和火热的革命热情不符”,从旧时代走来的电影人在主动地与延安文艺精神统一思想。

  向周恩来总理征求意见之后,孙瑜在1950年底拍完了《武训传》。这部电影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关注,《大众电影》还为之做了特辑。但是好景不长,毛泽东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亲自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批判》,认为武训觉悟低,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对统治者奴颜卑膝。

  无论《恰同学少年》中的还是现实中的毛泽东都是喜欢反抗传统的人。他不能容忍让传统还魂的武训并不奇怪。但对《武训传》的批判引发了更严重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电影人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尤其是那些以前生活在国统区的老电影人。私营电影公司遵循旧时商业路线所拍摄的非工农兵电影,正在受到冷遇,甚至批判。

  在这些老电影人眼中,热情塑造的英雄和偶像没有让各级领导中意,是因为自己的政治觉悟实在太低,他们在工作上开始更加小心翼翼。在《武训传》受批判的1951年,没有任何一部新电影投入拍摄。在后来的几年里,银幕英雄逐渐从七彩转向了单纯的红色。

  1955年,红色英雄形象出现,并在其后几十年里成为经典。《董存瑞》这部电影刷新了“敌人在阵地这边,我们在另一边”的英雄电影模式,重点记述了英雄的成长过程:少年董存瑞跟自己内心的敌人——缺点斗争,他胜利了。

  他从民兵成为光荣的战士,克服了自己许多个人主义的念头,改正了浪费弹药的错误。随后他又打败现实中的敌人,他牺牲了自己,炸毁了敌堡。

  扮演董存瑞的张良曾经觉得自己太过孩子气,不敢演这样一位英雄,导演郭维对他说:“英雄不是二郎神,他也是普通一兵。”在郭维的指点下,这个孩子气的英雄大获成功。

  这部作品受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影响,因为出现了朱赫来式的革命导师:区委书记和赵连长。一起入伍的郅振标,则有着谢廖沙式的气质,这使得人物更加丰满。

  《董存瑞》使得后二十年的孩子都学会了放学路上手托书包高喊“为了新中国,前进!”其实董存瑞牺牲前喊的是:“卧倒!卧倒!快趴下!”

  电影业并不满足于从多元向红色的单一化倾斜的趋势,在1956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背景下,电影题材从单一的“战争、英雄”中解脱出来,又一次趋于多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