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偶像在苏联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30日13:03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王巧玲

  学者刘小枫曾经写过一篇《记恋冬妮娅》的文章。他把自己的青春岁月和冬妮娅与保尔·柯察金两位苏联经典人物交织在一起行文。对出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人来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简直就是他们的青春教材,而冬妮娅与保尔·柯察金就是他们的青春偶像。

  作家王蒙不久前刚刚推出《苏联祭》一书。在谈到创作初衷时,他把苏联比作自己的初恋情人,而此书是为祭奠这特殊的情人而写。

  在那个红色年代,中国人心中有着深切的苏联情结。“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作为老大哥的苏联,深刻地影响了那个年代的中国人。苏联的红色偶像总是迅速传至中国,也成为中国人学习的榜样和崇拜的偶像。

  偶像的破与立

  从70年代起,偶像似乎不再那么耀眼,偶像的力量也不再那么巨大。在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历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华教授看来,这与苏联的政治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给苏联的经济发展画一条曲线的话,70年代之前,这条线是持续上升的。从70年代开始,苏联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停滞,物资出现匮乏。一个普通苏联人登记要一套住房,一般要等到35年后才能得到;要一辆苏联小汽车,也要等上15年。经济的停滞,给社会的安定也带来了巨大影响,这一时期苏联的犯罪率大大提高。受到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情绪也受到影响,不再那么乐观和高涨。这一时期也没有什么偶像能再给大家带来巨大的号召力。”苏联的偶像工业也随之暗淡。

  “苏联时期的领导人认为,榜样是连接党与民众的纽带。斯大林曾经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偶像具有潜移默化的强大作用。苏联制造偶像的方式,通常是通过授予巨大的荣誉来实现的。无论是革命英雄还是生产劳模、宇航英雄,都会被授予各种勋章和荣誉。苏联有一套非常完备的奖励机制。而获得荣誉的英雄人物又通过电影、戏剧、小说、故事、歌曲等各种文艺形式被广泛传播,起到强烈的宣扬效果。”张建华教授说。

  普京,新偶像

  张建华教授曾在1998年和今年两度前往俄罗斯考察。他发现,苏联时期的一些红色偶像,现在大多都已被遗忘,一些纪念碑也被推翻,但是那些曾经为国家捐躯的革命战斗英雄却始终被人们铭记和尊崇。

  现在的俄罗斯,昔日的偶像已退出历史的舞台,新的偶像正在形成。在俄罗斯,一股对总统普京的崇拜潮流正在形成。《要嫁就嫁普京这样的人》已是唱遍俄罗斯的流行歌曲。在俄罗斯,小学生以普京为题材画画;学校里老师给学生讲普京小时候的故事;有人把普京半身青铜像摆在办公桌上了;有人举办了名为“我们的普京”的画展;甚至还有人建议把普京经常滑雪的山更名为“普京山”。

  这一切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张建华认为,俄罗斯人民对普京的推崇,实际上表露了人们对恢复强国地位的渴望,人们希望普京能给俄罗斯带来显著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偶像的存活时间越来越短。以前,一位偶像往往能被颂扬5~10年,而现在能有1年时间就不错了。”张建华说。苏联时期,那些红遍全国,红透社会主义阵营的经典偶像已成记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