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卫忆高考:社会变革提供无限可能(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5日10:09 中国网
顾长卫忆高考:社会变革提供无限可能(图)
著名导演顾长卫

  现在提起30年前的高考,导演顾长卫已经“没有太多印象了”。顾长卫1976年高中毕业,那时按常理应该到农村插队落户,但因为政策的一些原因,他被留在城里等待分配工作,希望能得到譬如街道工厂当工人之类的机会。但“混”了两年,这样的机会也没轮到他头上,最多就是打打临时工。当时大学不面向社会招生,当时的他,对高考这件事毫无期待。此时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顾长卫形容那对自己来说无异于一道“希望之光”。他说高考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当时参加高考的一批人的命运,更广义的说,是改变了整个中国后来的命运。大约是伴随着恢复高考的脚步,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经济、教育、社会体质都有了很大变化。30年后的今天,大学本科已经不算什么。在美国,读两个硕士才是被社会认可和需要的综合性人才,中国慢慢也会朝着这个方向走去。

  虽然当时的同龄人当中没有参加高考或者没考上大学的人如今也有很多发展得不错,当领导的,开公司的,做安利直销做到很高层的……但他还是觉得高考和大学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相当重要,他如今取得的成就与那一场高考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很多具体的东西,是通过高考后在大学里面才能真正接触和学习的。

  1978年的高考,顾长卫认为自己运气的成分居多。首先,之前他并不知道还有北京电影学院这样一个大学,他也不是从小对艺术充满向往的孩子。只是他从1971年左右就学习画画,而电影学院摄影系是要考画画的;另外,他初三的时候和20几个同学在当地的青少年宫做义工,为他们画一些海报、宣传画之类,经常能得到免费的电影票,那里放电影时他们也时常充当一下检票员的角色,这段时间让他有机会看了无数电影。电影学院招生考影评的环节应该难不倒他。所以他才打定主意报考电影学院碰碰运气。

  顾长卫称自己不是那种一直特有理想的人,这样反而容易活得快乐。他小时候捡过破烂,后来想过要当火车司机,总之,不是一开始就希望能成为知识分子的一员。他觉得如果你的志向不是考大学,对读书本身没有兴趣,那么念到初中就可以了,高中的三年都没必要浪费。假如不是那一场改变命运的高考,顾长卫说,现在的自己最有可能做的事是在一个小工厂的工会当一个宣传干事,或者做个小美工之类的。目前的现状是30年前参加高考时所没法想象的。顾长卫笑说,当时大学毕业分配到西安电影制片厂,他觉得已经是告老还乡落叶归根了,以后每隔3、5年能到北京出趟差,就相当不错了。事实证明,中国后来的发展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人绞尽脑汁也想象不出来的。他们比他们的父辈幸运很多,社会的变革为人们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在恢复高考30年的时候,顾长卫最想说的话好像也是很多北京以外、大地区以外的人们想说的话。他说中国的高考制度好像对于北京的考生有很多照顾,同样的大学录取北京考生的分数线比外省的分数线低很多,这对于外省的学生来说是很不公平的。那些边远省份或者落后地区,他们其实更需要人才。希望中国的高考和整个教育制度以后能更加完善,更加公平。(范晨 黄欢/文)

  相关报道:

    查全性:倡议恢复高考第一人

    潘际銮:1977年科教工作座谈会成了控诉会

    司法部霍宪丹局长细述78级西南政法神话成因

    徐友渔忆高考:搭上扩招末班车体验劫后余生

  穆扬回忆高考恢复:写内参揭发“两个估计”

  留学教父俞敏洪回忆高考:两次落榜终入北大

  叶兆言回忆高考:铁了心一定要考上

  温元凯:邓小平采纳我四分之三意见

  画家杨千秦明:四川美院77级走来当代油画群星

  人大教授张鸣:若未恢复高考我还在农场养猪

  教育部考试中心前主任:邓小平最不满政审条件繁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5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