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改革:算得准成得快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19:17 青年周末

  之九:提案《关于改革我国“黄金周”制度的建议》         

  跨30年统计传统节日变身长周末概率引假日办兴趣

  假日改革 算得准成得快

  不管人们愿意与否,鼠年春节之后,中国人今年的黄金周就只剩下十月的一个了。国务院2007年12月14日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实施,与政协委员蔡继明的提案大致吻合,该提案也被认为是促成新放假办法的“临门一脚”。

  “我没有收到有关部门给我的书面回复意见,但在新办法出台前夕有被电话征询过意见。”蔡继明告诉记者,对现有的“办法”,他仍然持保留意见,但他还是决定拥护新办法。因为他明白,一件政策的最终落实,不是因为某一件提案,而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专访

  蔡继明:没收到办复意见却成了实事

  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的一份名为《关于改革我国“黄金周”制度的建议》的政协提案在去年赚尽眼球。被一些媒体评为“争议最大的提案”。“两会”结束后半年,一份与此提案相当吻合的新放假办法就由国务院颁布实施。这份提案有何特殊?3月10中午,正在参加本届政协会议的蔡继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至今没有收到书面办复意见

  青年周末: 您关于黄金周改革的提案最终促成国务院出台了新的假日制度,是去年这么多提案里……

  蔡继明: 很突出的一个,是吧?(电话那头,蔡继明打断了记者的话。)

  青年周末: 您当时提出的时候有预料到会在半年后变为一项政策吗?

  蔡继明: 说实话,我还真不知道。因为我到今天都没有收到任何一个部门发给我的办复意见。不过在2007年10月,国家发改委负责人打电话给我,告诉我即将有一套假日改革方案放到网上征集意见。对方在电话里说,现状的方案和我们“两会”上提出的方案基本吻合,但是还有些地方不一致,比如依然保留十一黄金周,没有把重阳节列入法定假日等。

  青年周末: 为什么当时没有追要相关部门的书面回复意见?

  蔡继明: 提案交上去之后,公众一直很关注,我也就一直在接受媒体的采访,前前后后算下来大概有55家媒体,就没顾上追问这个事。也有可能是发改委或其他部门给我发了回复邮件,但我邮件太多了给忽略了。

  去年10月份发改委电话询问了我的意见,并且还希望我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从学者的角度对即将出台的方案做一些解读,我也答应了。

  跨30年的统计数据假日办最感兴趣

  青年周末: 每年都有许多委员和代表提出假日改革方面的提案、议案,您提的这个提案有什么特殊之处?

  蔡继明: 这要追溯到2006年10月了。当时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决定对假日改革这个课题进行调研,我们就走访了直接执行假日管理的部门:国家旅游局和全国假日办。

  当时我们的观点已经很明确,希望能取消黄金周。但是假日办的负责人告诉我们,黄金周不能取消,如果有什么不妥,只能想其他办法改。

  可是他们看了我们的初步方案,对其中一个部分特别感兴趣,就是我们测算了近30年的传统节日与双休日凑在一起的概率:近30年来,平均每年都有3、4个传统节日是和双休日挨着的,所以我们方案里面提出了“长周末”的概念,既能形成较长的假期,又不用调休,对国民经济影响不大。这也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国务院颁布的新放假办法里面提到的“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就形成了“长周末”。

  他们当时就说,虽然现在“黄金周”肯定不能取消,但还是希望我们朝着这个方向研究下去。

  青年周末: 既然假日办已经表示“黄金周”不能取消,为何还要写成提案?

  蔡继明: 2007年1月份,我们就在为“两会”做准备。当时假日办告诉我们,发改委在针对假日改革征求各方意见,希望我们的课题小组如果打算把研究结果做成提案的话,也给他们发一份,他们转交给发改委。所以我就开始准备这份提案,最终成文是不到四千字,算是一份比较长的提案了。

  我们也希望这份提案能够真的起一些推动作用,而不是像之前的那么多建议那样,没有声息。实际上对黄金周的批评从2002年就有,但许多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提案、议案多是分开的,比如专门说建议取消黄金周的,也有说建议增设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的。我当时写提案的时候,就把这两方面都写进去了,弄了一个完整的改革方案,就是建议取消两个黄金周,只保留春节一个黄金周,同时建议推行带薪休假。

  提交上去以后,我们的方案就引起了媒体的大讨论,有媒体就自己做了关于黄金周存废的问卷调查。

  青年周末: 对这个唯一一次收到政府部门的反馈是否满意?

  蔡继明: 当时在电话里我就跟发改委的负责人说,我对不一致的地方持保留意见,但是我还是非常赞同这个方案的。

  就算这个方案只有10%和我们课题组的方案一致,我也赞同,毕竟不可能一步到位。

  现场

  公众反应激烈:结不成婚,探不成亲

  80后女青年小张今年春节过得不踏实。为了敲定婚礼日期,在山东的她们一家和在青海的男朋友一家坐在电脑前视频会议了好几回。

  “虽然去年春天有听说有委员建议取消五一黄金周,但直到去年下半年,我们都打算在2008年五一回家办婚礼。我男朋友的父母已经预订好酒店和婚庆公司了。可是没想到10月份国家就出了一个假日改革的征求意见书,而且2008年1月1日就开始实行。”小张说。

  在征求意见的那段日子里,小张得空儿就给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打电话,希望还是别取消五一黄金周。但是没用。

  在去年10月发改委公布新放假办法征求意见后,网友热议,并质疑官方的问卷调查有把老百姓“绕进去”之嫌,不能真正反映民意。

  新假日办法已然开始实行,大多数人还没体会到传统节日增加带来的“长周末”。但在冰雪春运结束之后,有网友发帖称,探亲压力将集中到下一个黄金周,可想到时压力有多大。

  假日改革,在很多老百姓心中,并没有实现软着陆。可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却是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考量。

  调查

  提案迅速落实缘于代表、委员数年发力

  法制办:每年都回函给人大代表

  相比蔡继明的提案中同时考虑了取消黄金周和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期,还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都在之前几届“两会”上提出过其中某一方向的议案、提案。

  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从2004年“两会”就提出将传统节日设为法定假期的议案。2004年,国务院法制办在回函中委婉答复称,将传统节日增加为法定假日,需要综合考虑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在2005年第二次提交议案之后,法制办在回函中已充分肯定这一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在2006年第三次提交议案后则明确答复:“他的建议已得到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和指示,2007年2月,国家发改委还到人民大学来调研。”

  蔡继明自信,自己提出的方案是众多提案、议案当中最具可操作性,也是风险最小的,因此,能够作为政府部门很好的参考,最终推动新放假办法的实现。

  发改委:方案经过了一年多的调研

  200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05:双稳健政策下的宏观经济走势》报告就正式提出建议:“将每周休息两天改为休息一天,剩余的一天一起移至月末,一次休息4天,变成月月‘小黄金周’,并适当延长春节休假时间”;“取消‘五一’‘十一’黄金周”。

  在2007年10月起向公众征集意见的新闻稿中,对方案的出台经过有这样的叙述:“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多方面工作:一是开展专题研究。对我国现行法定节假日安排运行情况、经济社会影响及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节假日和休假制度安排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专题研究;二是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分别征求了一些全国和地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社会团体,有关专家学者和部分企业管理人员意见;三是较为广泛地进行了民意调查。通过有关网站进行问卷调查,在部分城市进行了电话调查。经过一年多的多方研究论证比较……”

  在为期五天的以调查问卷征集意见的过程中,牵头执行此任务的发改委社会发展司的工作人员接到了五六百封电子邮件和无数电话。

  随后,12月14日,由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正式实施。

  链接

  推动过假日改革的代表和委员们

  1988年“两会”,政协委员赵丽宏提出提案,建议把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的提案,2003年之后每年都提出类似提案;

  2001年“两会”,政协委员沙振权提交了名为《对发展假日经济的若干建议》的提案,建议政府取消长假,建立带薪年休假制度;

  2004年“两会”,人大代表纪宝成提出议案:《关于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的建议》,之后每年“两会”都提出类似议案;

  2005年“两会”,政协委员梁燕君建议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小黄金周”制度和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

  ……

  每一年,都有众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针对黄金周、假日改革提出自己的建议。在此不一一列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