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培军:巨灾后,我们面对灾难应该更聪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5日10:19 大河网
史培军:巨灾后,我们面对灾难应该更聪明
史培军

  嘶哑着嗓子,汶川地震发生后的前10天里,灾害专家史培军对要求采访的记者急得直嚷:“救人!救人!现在救人是第一位的!”史培军的专业是地学研究,他在北京师范大学任常务副校长的同时,也是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的副主任。汶川地震后,史培军在临危受命的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中任副主任,为中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忙得团团转。对他的采访最后只能在从灾区飞回北京的飞机上进行。

  从5月25日开始,整个抗震救灾工作从搜救进入到安置重建阶段,史培军开始为灾民安置提供规划。提及在四川灾区看到的景象,目睹过不少大灾的他轻叹一口气,微微闭上眼睛:“看到那么多同胞遇难,谁不难过?但是科学家必须比一般人理性,我们在研究与考察中反思,我们这个多难的民族怎样能在巨灾后变得更聪明。”

  记者◎吴琪

  汶川与北川:这次地震是怎么回事

  5月12日发生地震的时候,我正在北京的中央党校上课。3分钟后,我就知道这次地震的大致情况,因为我们班刚好有一个同学是山东省地震局的局长,他很快通过国家地震局了解了一些情况。下午17点多下课后,我赶紧跑回我在北师大的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输入震中“汶川”的信息。我们实验室有非常完备的数据库,中国所有的县在近百年内遭遇的自然灾害全部存在数据库中,我们花了20年时间才完成这些研究。

  “汶川”这个县名多数人并不知晓,但搞地理与灾害研究的对它所处的“川滇地震带”太熟悉了。这个地震带也被称为“西南地震带”,包括四川和云南的强地震带区域。所以汶川地震并不稀奇,但是谁也没有想到震级这么大。

  我在数据库中输入“汶川”信息后,开始了解这次地震有可能影响的地区。晚上20点,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USGS)就在网站上公布了模拟的汶川地震烈度图,他们的反应非常迅速,为我们的分析与研究提供了特别宝贵的资料。看到灾区地震模拟图,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次地震不是那种以震中为圆心、不断往外画等距离圆圈的扩散方式,它是一个断裂带地震!但是当时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判断,以为既然震中在汶川,那么汶川县城就应该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我从这张模拟图上看到的断裂带,南北长200公里,东西宽不到50公里,从映秀到北川县城这一线是断裂带的中心地带。到5月13日凌晨2点,我们分析出了这次地震的基本数据,这次地震导致的灾害看来远远超过我们的经验。我内心非常焦急,早上8点,我带着研究数据去民政部找救灾救济司的司长王振耀,我们俩在处理中国近年来各种大灾害的时候,总是搭档指挥,是老朋友了。

  我对王振耀说:“这次是条形地震带,快准备至少100万顶帐篷吧。”要知道,中国近年来最大自然灾害也只需要5万~6万顶帐篷,民政部的储备能力是20万顶帐篷。我提出的核心数据有三个,当时听起来是非常惊人的:第一,死亡人数可能达到5万~10万人。这是个什么概念?简直是吓死人了,1998年中国的特大洪水死亡不到2000人,这5万多的死亡人数让人难以想象;第二,严重受灾面积有15万平方公里;第三,受这次地震影响的人口,在四川省境内就达到2000万人。这一点看来我当时的估计还偏保守了,我没有想到,在受影响的人群中,有超过1000万人是灾民。

  地震带上的人口密集区,肯定是关注焦点。首先,让人放心的是成都没有问题,成都撇在了这次地震带的东南角,只会受轻微影响。但是,北川有大问题!早期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震中汶川县,可是这条地震带呈“中间窄、两头粗”的哑铃状。哑铃的一头是汶川县的映秀镇,另一头就是北川县城,这两个人口密集的区域,状况肯定非常惨,特别是北川县城,处在9度到10度的高烈度区。都江堰离震中映秀不过30公里的距离,受灾也一定很严重。

  我当时的分析是,15万平方公里的严重受灾区域里,有5万平方公里的核心区,烈度在8~10度或以上,它们包括汶川、都江堰、北川、青川和茂县。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的模拟图偏向地震带的西部,所以东部的状况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后来才发现东部的绵阳、德阳西部受损也非常严重。

  科技部对汶川地震的反应也非常快,5月13日下午刘燕华副部长让我过去汇报。听完后,科技部马上召集相关领域的专家,5月16日对外宣布成立“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组”。专家们分为11个工作组,吃住都在一起,每天下午15点会商。

  这时候我们主要进行三个方面的专业支持:一是提供灾区人员搜救、应急转移所需的技术;一是每天提供及时的灾情动态和趋势判断;还有一个是恢复重建怎么做。我经历过中国近年来不少大灾害的现场指挥,灾害的类型虽然不同,但是所有对灾害的应急处理都离不开这几个方面。科技部的专家组在3天内编了7册应急手册,第5天就上网并成批印了出来,送往灾区发放。有的专家绘制了宣传画、编制群发短信给灾区人民,及时提供关于救援、转移、护理、卫生防疫等各方面的具体指导。

  这期间,我一个在澳大利亚工作的同学,从日本合作伙伴那里获得了日本遥感卫星拍到的《灾区地壳地应力异常图》。国际上很多组织和专家非常关注汶川地震,他们以各种手段来监测这次地震,并且免费提供给其他人做研究。我一看更加确定,此次汶川地震是一个条状的断裂带,偏北边的断裂带出现了“拧麻花”的状况,北川县城就是这个“拧麻花”的所在地。

  所以这次地震实际上是以北川为中心,东到青川,西至汶川,南部沿着龙门山脉到都江堰,这些地方成为重灾区。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北川离汶川那么远,受灾却最惨重,就是因为他们将这次地震理解成了以映秀为中心向外发散的。这次逆冲走滑性的地震断层,在北川出现了强烈的扭转,这下害惨了北川县城,它承受的力最大。在绵竹到北川之间,有几段铁轨被拧成了麻花状,就清晰地证明了这次地震的扭转。所以这次地震,人的感受是“因为扭转让人腾了起来,先是上下折腾,然后才是左右摇晃,根本不可能站稳”。

  自救与他救:灾区管理的学问

  地震灾害的最大特点是:人员伤亡比率高,建筑物损害程度高。于是这次汶川大地震,成为我们在和平时期最大的一场“战役”:战场是15万平方公里的重灾区,投入了10多万人的部队,涉及几千万人的生命安危。

  救灾的核心是指挥应急,对于一个指挥部的要求有三点:一是调动武装部队的能力,二是调动物资储备的能力,再就是科学的决策支持系统。生命线的恢复永远是第一位的,救命第一。基础设施和生产线的恢复也非常重要,通水通电后,救援工作更有保障。而一旦条件具备,当地应该尽快组织恢复生产,因为政府有了正常的财政收入,才能去管理社会,才能去发展企业,当地人才能谋生。

  而现代“战役”最重要的就是情报,对信息的需求。许多人对地震是否可以预测产生了疑问,地震确实可以预测,但是目前科学研究对地震的预报,只能达到20%到30%的程度,预报的精度远远满足不了民众的需求,信息的准确度就降低了。另一方面,由于这次地震后通讯中断,灾区的信息出不来,海事卫星在中国是奢侈品,大多数地方用不起,通过这次灾难我们才发现自己的装备是多么落后。所以这场“战役”中,情报信息工作受到很大的阻隔。

  我所了解到的地方政府的报灾水平也有待提高。这次都江堰的向娥乡受损严重,通讯全断了。政府楼塌了后,人员死亡将近一半,逃出来的人来不及抢救政府人员,镇长指挥大家去小学救人,400多个学生压在废墟下。一个女副镇长,冒着生命危险走到了都江堰,向外界求援,最后带领了一支救援部队进去,多救出了几十个孩子。这个镇的领导有分工,知道报灾求援很重要,做得很好。可是有些地方政府没有报灾意识,自己虽然组织了救援,却不知道信息沟通的重要。

  我们这次救援的意识非常强,但是大家强调外援的救助,却没有在意识上重视自救和互救。在世界灾难史上,自救与互救救出来的人命,远远多于他救。所以鼓励自救和互救是在“黄金72小时”救援的重点,因为外界救援进入灾区总是需要时间的,何况这次受地势地形的影响,救援耽搁了不少时间。

  灾难发生后,那些存活下来的灾民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自我意识决定救援,往往是血脉关系让他们参与救助;一种是自己受伤不重,因为担心余震或食物紧缺,赶紧跑离灾区;再一种就是出于职责或者个人品德,理性地组织救援,比如一些老师、医生等等。

  第二种人其实最不该提倡,他们也应该成为早期救援的主体。这次灾民中,受伤人数大约为35万多人,其他人是失去了亲人或者暂时失去了家园,失去了生产条件,但是他们的身体并未受伤,有能力参与救援。稍有常识的人就应该知道,一个8级地震之后,不可能近期再来一个8级地震。当四周楼房被摧毁后,如果找到一个四面没有垮塌可能性的空地,实际上他是非常安全的。本地人最熟悉这里的地理,知道哪里是学校,哪里是医院,哪里人群最密集,哪里能找到救援工具,所以他们应该留下来,成为互救的主力。当有伤员要向外转移的时候,他们也是帮助快速转移伤员的最佳人选。

  巨灾后,我并不赞成大批救援人员没有计划地进入灾区,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灾民都往外转移。在地震后的第三、第四天,大部队开始进入重灾区,大部分灾民从灾区跑了出来,其实这种人员的置换并不科学。如果灾区还存在着很大的危险,那么应该让更多的人躲开高风险区。任何一个人进入高风险地带,都很可能成为一个没有保障的人,随时可能成为一个需要他人救援的对象。外界救援的人如果大大超过实际需求,他们的补给就容易成问题。

  这次灾难的特殊性在于交通受阻,大部队早期很难进入,所以不少志愿者在早期生命救援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等大部队进入后,我们就要呼吁志愿者不要随便进入了,一个基础设施没有恢复的地方,一个食物供给难以保障的地方,应该控制人口进入。比起外界救援的进入,还是应该组织起当地人员,只要给他们提供基本的食物和水,他们就能更有效地救人。这些有关灾区管理的学问,在世界救灾史上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到了灾区的人,会发现搜救太艰难了,在交通不便运进大型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基层社区的应急设备几乎没有!这次地震后,很多人徒手在废墟里救人,找不到可以用的设备,电筒、千斤顶、铁杆、急救医疗包、小型电锯,要什么没什么。在大家都没有灾害防范意识的情况下,农民还有些干农活的工具,镐头啊,铁锹啊,或许能帮上忙,城市里的人就更是难以借助工具了。这些都是基层社区应该配备的救生品,比如容易受洪水影响的地方,应该配有救生圈和帐篷,地震多发区,应该配有各种切割工具、抬或者撬的工具等。美国和日本政府,对于不同灾害类型必备的三项救助与应急工具,有明确的规定。(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附抗震救灾深度报道之三目录:

  第三批八名记者深入考察政府能力;专家组副组长详细回顾科学决策过程;部队长讲述空降兵救援传奇;民政部救灾司长的15天大事记……和平年代最大一次战役,装备不足凸现应急悲壮

  36 应急的速度

  40 史培军:巨灾后,我们面对灾难应该更聪明

  50 空降兵:人民利益创造的空中奇迹

  62 王振耀:老百姓满意是我们的最高标准

  66 都江堰—青城山—虹口:生活在继续

  78 唐家山救援通道观察记

  86 江油大撤离记

  90 青川:25万人的危城之困

  96 茂县——地震内伤如何医治

    三联生活周刊往期地震特刊:

    三联生活周刊:生命高于一切

    我们都要一个家:13亿同胞心灵正被洗涤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