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山海关到四平:独霸东北计划的放弃
解放军军史显示,1946年1月14日,东北民主联军全部实力是319537人。当时拥有各种长短枪134861支、轻机枪3314挺、重机枪697挺、小炮1135门、其他火炮303门。两相对比,在秀水河子一战中,包括林彪在内的民主联军高级将领才第一次见识到国民党军能发射燃烧弹的迫击炮等先进装备。秀水河子战后的缴获显示,国民党主力十三军一个营拥有的野炮、迫击炮、火箭筒,以及轻重机枪的配备,超过民主联军部队一个团的火力。而此后通过海运抵达东北的国民党“五大主力”之新一军、新六军的装备,则更强于十三军。
这样的兵力和实力对比,通过实战观察,毛泽东最初试图独占东北,把东北变成最大、最稳固解放区的意图被迅速放弃。此前共产党部队虽先于国民党军队前往东北,但当苏北新四军部队历时两个月强行军抵达山海关附近时,国民党第一批主力——嫡系十三军,已经由美军海运,提前20多天占领了山海关。在杜聿明的攻势下,林彪的疲师只能先后撤出兴城、葫芦岛和锦州,让出辽西走廊,致使后来的共产党部队只能从喜峰口和冷口绕道进东北。
初战已经向林彪显示,通过强行军抵达的共产党部队极度缺乏武器弹药和被服粮食等物资,其火力根本无法和国民党精锐部队正面对抗。这让杜聿明一度困惑为何找不到共产党主力决战。原因其实没那么复杂——林彪意识到他那些缺兵少枪的部队只要和全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王牌部队打几次消耗战,便将消耗殆尽。随后,随着杜聿明打通从华北到沈阳的通道,毛泽东试图独占东北的计划很快改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准备“背靠苏联、朝鲜、外蒙、热河,创造强大的根据地”。
在东北农村根据地尚未巩固的情况下,共产党很快意识到,需要通过有限的战争来争取停战,赢得喘息的机会。
共产党避免决战的另一面则是进行一场特殊而重要的军事行动:剿匪。从初入东北到1946年3月,为配合土改,民主联军部队东北全境共进行较大的剿匪战斗212次,共毙伤俘虏土匪78495人,缴获数千枪支。东北的土改直接动摇了土匪的生存基础,剿匪不仅得到了给养,而且稳定了土改成果,让大批农民加入到民主联军的行列。
四平之战,解放军战史的数字显示,民主联军共伤亡8000多人,黄克诚、邓华等多个主力部队基本丧失战斗力。而在从四平向松花江以北的撤退中,民主联军不但放弃了除“南满”、辽东等极少数根据地外,松花江和长白山以南所有地区,还在撤退中再次损失和掉队约5000人。但国民党之后却很快发现一个他们无法消除的困惑,那就是,在国民党精锐部队战斗力逐步消耗衰退的同时,共产党的部队却越打越多。战后官方统计的数字很好地解释了这背后的奥妙:在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前3年,全东北参军人数超过100万人,这还没有包括国民党军被俘后加入到共产党部队的数十万人。而国民党部队在东北人数最多的时候,也不过刚刚凑满百万。
隔江对峙和转折点
林彪率军撤到松花江北岸,也是他军事威望的历史低点。毛泽东此时一纸电令,反而将东北党政军大权进一步集于林彪一身。善于用人,用人不疑是毛泽东最厉害的一点。共产党在“北满”和“南满”的全盘战局反而可以统一部署,这是“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得以实现的基础。此时国民党东北军事统帅杜聿明却指挥不动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后者因为和廖耀湘争功,多次违背杜聿明的作战命令,让林彪得以从四平脱身。杜聿明更想不到,日后蒋介石会让一个无能而自负的陈诚来东北,目的则是接收自己打出来的“成果”。
黄埔一期的杜聿明可以说是国民党数一数二的战将,其战略水准和决断能力或许不比黄埔四期的师弟林彪逊色多少。他也敢违抗蒋介石命令,越过长春外围的国共心理停战线,将林彪一直追到松花江北岸,让林彪部遭受重大损失。杜聿明其实清楚地意识到,任何情况的休战对于共产党来说,都是比国民党更有利的喘息和重振之机。
进入东北初期,杜聿明率领两个军的兵力就从山海关一路向北,几乎兵不血刃地攻克锦州。半年后,他率领包括新一军和新六军在内的7个军兵力,却多次攻打本溪失败。虽然最终在他领导下,廖耀湘指挥新六军战术得当,先后攻克本溪和四平,但国民党军已是损失惨重。杜聿明意识到,时间的天平更加有利于共产党一方,而不是自己——每一次喘息,共产党部队的恢复能力都使他们变得更加难以对付。杜聿明的判断是准确的,但追击到松花江畔后,他的部队也已是强弩之末。随后15天的协议停战,4个月的实际停战,他只能接受这一现实。
1946年10月19日,杜聿明调集8个师共10万人马,兵分三路进攻民主联军“南满”根据地。这是共产党军队当时在东北松花江和长白山以南硕果仅存的根据地,其作用是牵制国民党军北进。共产党主力不过第三、第四纵队,实力仅相当于两个师,却在新开岭丘陵地带果断包围孤军冒进、号称“千里驹”的国民党第二十五师。部队在韩先楚指挥下,不惜以重大伤亡的代价,换取全歼二十五师这支曾参加过远征军的国民党嫡系主力,创造了在东北战场第一次全歼国民党一个整师的战例。
不过东北战局并未能如此轻易逆转。随着林彪大军北撤,位于“南满”的共产党偏师也被迫撤退到长白山这个地理上的绝境。1946年12月,郑洞国再次率6个师的兵力进攻“南满”根据地。部队为了开辟战线,派遣“四纵”深入国民党后方“安东-沈阳”一线作为牵制,林彪的大军也开始在次年1月趁松花江封冻,主动渡江南下,迫使杜聿明抽调进攻“南满”的部队迎战,才缓解了围困“南满”的压力。
对于国共双方来说,东北严酷的气候是共同的敌人。共产党最初的主力多数来自南方,国民党军队甚至来自更远的滇缅战场。不过后者装备更好,相比之下,当“四纵”准备南下安沈路作战时,陈云和肖劲光甚至要发动留守临江的“三纵”官兵脱下冬装,支援挺进敌后的“四纵”官兵。国民党军队无法想象,就是这样,共产党军队还会在零下3~40摄氏度的严寒中长途奔袭,反复渡江作战。林彪亲自渡江指挥部队,进攻怀德小城驻守的国民党新一军一个团。东北民主联军就这样,在艰难中反复以绝对优势兵力,围歼分散的国民党精锐部队。杜聿明的军事机器就这样,开始在1946年的寒冬中一点点被侵蚀。
毛泽东在给东北局的电报中曾兴奋地展望了林彪集中优势兵力,围点打援的战术。“……只要你们能用一切方法,将杜聿明现有力量加以削弱,例如平均每月歼敌一个师以上,一年内歼敌十二个师以上,就可能使自己转入有利地位。如此打两三年,就可以从根本上转变敌我形势,并建立巩固根据地。”从此后战况看,毛泽东的预期与其说是乐观,不如说是保守——两三年后已经不是巩固根据地的问题,共产党部队那时已经将蒋介石集团赶往台湾。
战局中的加速转折,除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民主联军的英勇善战,也不能不再次提到苏联的援助。共产党最初进入东北的部队曾听说东北有大量日本遗留武器,为此许多北上部队将武器弹药留给留守部队和沿途经过的根据地。到了东北,许多部队才发现日军遗留的装备被苏军控制而不得。1946年撤退到松花江以北的共产党军队于是开始组建兵工厂,并和苏联接洽,就此大量接收了苏式和日本遗留武器装备。尤其是从苏联获得的大口径火炮,让林彪得以迅速组建一个炮兵纵队。
林彪三下江南,最初也有围攻德惠而不克,此后便有一次围歼陈明仁七十一军两个师。有一天驻守怀德小城的新一军90团守军发现,过去靠人海战术作战的共产党部队,突然拥有了比自己更强大的炮火。而每次攻城时民主联军不惜弹药的轰击,则开始让国民党官兵拥有优势火力的心理优势彻底瓦解。
林彪转守为攻
1946年处于战局困境中的杜聿明,曾和副手郑洞国进行模拟兵棋推演。杜聿明认为,如果林彪从5个方向开始反攻,国民党军的形势将无法逆转。1947年5月13日,东北民主联军果然以杜聿明所预测的五路同时发动攻势,兵力不足的国民党军疲于应付,东北攻守之势开始转换。
陈明仁回忆他当时在四平城头看到东北民主联军攻城炮火之猛烈,他20多年的戎马生涯中竟从未曾见。他可能还不知道林彪大军在进攻怀德这样的小城时,就动用了一个主力纵队“二纵”(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前身)和数百门大炮。国民党在东北拥有的火器优势开始不复存在了。
兵力优势同样如此。1947年陈诚抵达东北,将杜聿明和熊式辉的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后,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将东北国民党兵力扩充到14个军,4个兵团共54万人。与此同时,东北民主联军也将大批地方武装编入到野战部队。当年9月,陈诚命令刚从苏北和华北战场抵达的部队进攻锦州以西的冀热辽根据地时,民主联军的部队已经扩充到9个纵队,共27个师,另有10个独立师和2个骑兵师,还组织了一个炮兵司令部。29万人的主力部队和22.7万人的地方武装,在总兵力上已经和国民党军旗鼓相当。
这个均势不过“保持”了仅半年。1947年林彪的秋季攻势结束后,东北民主联军政委罗荣桓在《教师爷滚蛋了》一文中,几乎是清算了陈诚抵达东北后的损失。5个月时间,陈诚丧失了18座城市、550万人口和6.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损失了包括30名将官在内的13万部队。仅仅在1947年9月14日到11月5日的50天内,国民党军就损失6.9万人,丧失15座城市。这种溃败用大雪崩来形容毫不为过。陈诚不得不通过其夫人游说宋美龄和蒋介石,最终逃离东北。
到蒋介石第三次东北易帅于卫立煌,国共东北版图也发生了改变。国民党军从过去占领松花江以南的大片区域,变成孤立于沈阳和长春等24座大中城市。秋季攻势结束后,东北民主联军改名为东北人民解放军,毛泽东的意图已经跃然纸上。林彪也不给卫立煌喘息之机,持续在零下30摄氏度严寒中发动冬季攻势。到冬季攻势结束后,国民党军队已经仅存于长春、沈阳和锦州三大“孤岛”。
辽沈终曲
1948年的冬季攻势后,东北野战军实力几乎相当于共产党所有其他部队主力的总和。东北野战军从1945年入关时的数万人,仅用3年就发展到12个纵队36个师,另有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和1个坦克团,总兵力70万人,加上地方武装后则跃然百万。替陈诚收拾烂摊子的国民党名将卫立煌,此时只能率领30万兵力驻守沈阳。国民党在东北的另外两个孤岛,只剩下郑洞国在长春的10万兵力和范汉杰在锦州的15万兵力。
4个兵团,14个军,共44个师,总兵力不过55万人的国民党军,此时已经完全丧失和东北野战军进行野战的能力,完全丧失战略机动能力。其颓势和败相,堪与300年前明军和清军的战力作一比。
此时蒋介石的战略也从过去要将共产党逐出东北,改为试图将主力撤往关内。不过此时毛泽东已经不满足于夺取东北了,他意识到东北的迅速胜利,将会在未来一年内促使全国解放,为此必须阻止卫立煌部队撤回关内,将其全歼于辽沈。而此时辽沈战役的核心问题就是长春、沈阳和锦州国民党这三大军事集团,到底先打哪一个。作为战区统帅,林彪谨慎地选择了长春。以东北野战军的实力,由北向南逐一攻克,不失为稳妥而不败的策略。而毛泽东则督促林彪选择最南的锦州,他的目的是要提前结束全国战争。
早一年或晚一年,中国革命的胜利或许不可逆转,但中国战局不可能不受到国际变化的影响。1950年朝鲜战争便阻隔了中国全国解放的进程,显示毛泽东的担忧多么有远见。选择锦州,怕的正是解放全国的进程夜长梦多。国民党锦州守将范汉杰后来回忆,毛泽东的选择,是令双方所有将领都意想不到的神来之笔。初攻长春不利后,在毛泽东的督促和罗荣桓的建议下,林彪最终选择对长春“长围久困”,同时大军南下,才有锦州守军范汉杰集团在30个小时内的速败,和郑洞国困守长春数月的饥饿悲情。
历史学者和后人今天会感怀于长春被围带来的饥饿和民众伤亡。或许也不应该忽视,战争从来就不乏残酷和伤亡的。毛泽东选择攻打锦州,也加速了东北的解放,减少了战争旷日持久给人民带来更大的生命、物质和心理伤害。锦州的土崩瓦解和郑洞国的投降最终让沈阳国民党军的最后一个战略机动兵团廖耀湘兵团,试图从海上突围。或许是冥冥中有天意,在林彪大军于辽西围歼廖耀湘集团的战斗中,东北解放军三纵七师二十一团三营神奇地抓住国民党3个军接防的疏漏,以一个营的兵力渗透到了国民党军核心阵地。
1948年10月26日凌晨3点到6点,不到3小时,三纵一举摧毁廖耀湘兵团的前线指挥所和3个军部。国民党在东北最后的数十万大军顿时在距港口不过百公里的辽西平原陷于群龙无首。52天的辽沈战役用一场东北3年战争中最大的围歼战,为国民党在东北地区的崩溃谱写了终曲。此时距1946年5月30日蒋介石抵达长春,不过两年零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