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瑶花:怀念我的露天教室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18:28 《人物》杂志 | ||
文/花瑶花 我的小学是在乡下读的。 1976年的时候我10岁,上二年级。那是唐山大地震以后,为防万一,人们都被禁止在室内活动。教室里上课危险,课堂只好设在操场上。
小学校的操场是一块较为平整的泥地,四周长满荒草,唯一的标记是操场西头一个生锈的篮球架。篮球架是个分界线,架子以东是一、二、三年级的“教室”,架子以西是四、五年级的“教室”。当时没有六年级。 架子东边的东南墙角处,就是我的教室。那儿有一棵槐树,胳膊粗,树杈上挂着一个小木牌,上面写着“二年级”。墨色漆黑,是班主任钱老师写的。地上用白石灰划出了长方形的区域——这就是我们的“教室”。 这个露天教室无门无窗,无椅无桌。学生上课用的凳子是自己带的,各色各样,高矮不一,大的小的,方的圆的应有尽有。同学们的座位不按个头排,而按凳子的高矮排。 那年的夏天特别热。下午两三点的太阳大得不得了。东墙角晒的又是西下的太阳,更添一层燥烘。阳光晃得人睁不开眼,有时候,黑板上的字好像都在冒金星。我们背着太阳坐,晒得后脖子火辣辣的痛;老师更辛苦,面对着太阳给我们讲课。一堂课下来,老师的脸上已是大汗淋漓,衣服完全湿透,裤子从腰际一直湿到膝盖。一个月下来,老师的脸黑里透红,他的那件蓝士林布衣服变成了藕灰色。用墨汁染成的黑板晒成了“灰板”,那块写着“二年级”的牌子也只剩下了隐约可见的浅浅的印子。 就这样,我们整个夏天都是在这个露天教室度过的。过了白露,秋天就到了。阵雨说来就来。秋风一刮,落叶、尘土漫天飞扬,令人睁不开眼。露天上课越来越困难。原来的教室已成危房不能用了,可是学校又没有钱盖新的。正在这时,生产队向学校伸出了援助之手,决定把生产队的牛棚借给我们上课。 牛棚无梁无瓦,正好是标准的“防震棚”。 我们班设在四小队的牛棚里。 四小队的牛棚倚在仓库的南墙上,实际是南墙的一个披间。倚着仓库的那堵砖墙墙脚下有个木桩子,三尺来高,顶上有一铁环,锃亮,是用来拴牛的,墙角堆满了干草。其余三面用黄帐夹成墙,顶上盖着油毛毡,中间有可供人牛进出的空当,权当是门。面积不算大,但足够容纳我们一个班了。 这就是我们的新“教室”。 老师把“教室”布置了一下:裁出几张方块红纸,写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往黄帐上一贴,挂上小黑板,顿时就有了“教室”的气氛。教室同样无桌椅,我们摆上些砖头,再铺上些干草,又软又暖,当时感觉来劲得很。 尽管环境仍然艰苦,但比起操场上风吹日晒的好多了。和老水牛在一起还平添了很多乐趣。我们上课,老水牛就在一边趴着,静静吃草,舌头在两个鼻孔间转来转去,呼噜呼噜的。每到课间,我们就会轮流骑在老水牛的背上玩耍。老水牛只顾吃草,并不理会我们。老水牛认识人,只要我们班上的同学薛根宝骑上它的背,它就会扬起尾巴轻轻拂他——因为他爷爷是生产队的饲养员,他们早就熟啦。 薛根宝虽然对老水牛有办法,对学习却没有办法。老师要他读个字,他尽翻白眼儿。老师急了,说:“这个字我都教你一百遍了,是头牛你也该会了。”老师话音刚落,老水牛竟像听懂了一样,“哞——”地叫了起来。大家都乐了,老师也乐了,因为这字的读音正是“mou(某)”。看来老水牛是不忍让小主人难堪,替他解围呢。 还有一次上音乐课——那时的音乐课就是唱歌——老师教我们唱《生产队的老水牛》,大家甭提多高兴了,二三十条嗓子扯开来拼命唱,歌声在生产队的上空飘荡。要知道我们整个学期才能有一两次音乐课,对我们来说,音乐和音乐老师同样是令人感到新奇的。这首歌是写水牛的,其中有一句是学水牛叫。唱到这一句同学们的声音往往特别洪亮。因为我们平日听惯了水牛叫,心里早就有了谱,学起来自然得心应手:把头一甩,捏住鼻子屏住气,“哞——”的一声,惟妙惟肖,小脸憋得通红,有的同学把屁都憋出来了,老师夸奖我们学得真像。老师一高兴,破例清唱了一首歌给我们听。那个年代歌不多,唱来唱去就那么几首。但从老师嘴里唱出来的歌就是和广播里放的不一样,感觉甜丝丝的,声音 儿脆。大家激动得使劲鼓掌,手都拍红了。我还记得那个老师姓席,叫席算珍,20来岁,两条麻花辫儿一直垂到腰际,那一次,她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20年后,我也成了一名教师。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在好几个学校工作过,有农村小学,有乡中心小学,有实验小学,还有市重点小学,条件越来越好,设备越来越全,可不知为什么,我还是时时怀念我的“牛棚小学”,怀念那时的同学,那时的老师,甚至那头和我们共处了一个学期的老水牛。想起他们,我就会觉得,现在我什么也不缺了,唯有好好工作,才对得起今天的好日子。 相关专题:《人物》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