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丁玲天上二十年:荣耀屈辱没有让她停歇追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15:25 新世纪周刊

  从24岁时以《莎菲女士的日记》在国内成名,到44岁时以《太阳照在桑乾河上》传扬世界,她凭借一支素笔和一腔热血叙写青春、人性、社会变革。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一生两度入狱、三次婚恋,坎坷沉浮的经历令人唏嘘,荣耀屈辱没有让她停歇追求,直到"蜡炬成灰,天上人间"--1986年3月4日,82岁的丁玲在平静中告别尘世。

  丁玲现象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史重要的精神事件之一,她的个性人生和文学成就在
今天仍被广泛关注。丁玲生前的人生伴侣--89岁的陈明先生则一直守护着她的作品与人品。

  对丁玲一生影响深远的1933年被捕事件中,冯达扮演什么角色?她有没有变节?陈明的分析和判断,与过去某些文字记录说法不一致"冯达没有出卖丁玲"

  -本刊记者/杨东晓

  陈明自从跨越世俗与长他13岁的女团长丁玲相爱起,就坚定地和她并肩站立。

  年届9旬的老人在被《新世纪》周刊问到"您认为影响丁玲的最大事件,发生在1933年还是1955年"时,他果断地答复:"不是50年代,后来的都是小事了。是30年代,胡也频牺牲了,她坐牢了。"

  1933年被捕事件的文字记载

  劫波渡尽,在陈明的眼里,建国后继"胡风反革命集团"之后,文化与政治舞台上第二大冤案的1955年"丁陈反党集团案"对于丁玲的迫害影响虽然很大,但对其影响更深远的还要算1933年那次。上个世纪30年代初,29岁,刚刚擦干胡也频血迹的丁玲,经历了终其一生苦难的"三年囚居"。

  在人们能够看到的各种文献中,1933年5月14日上午,史沫特莱的翻译、当时与丁玲共同生活的冯达出门前与丁玲约定:中午12点以前都必须回家,若其中一人未能回来,另一位就必须马上离开,并设法通知和组织有联络关系的同志。

  在研究者李辉所著的《沈从文与丁玲》里有这样的记载:5月14日上午11点半,丁玲从上海正风文学院回到家,冯达未归。她正要整理东西离家时,当时的中国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负责人、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书记、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真话报》总编辑潘梓年来了。

  书中记叙丁玲回忆被捕现场的经过称:"'突然听到楼梯上响着杂乱的步履声,我立刻意识到:不好了。门砰的一声被推开了,三个陌生人同时挤了进来,我明白了,潘梓年也明白了。我们都静静地不说话。'过了一会,丁玲见到冯达。""他一看见我和潘梓年,猛地一惊,然后就低下头,好像不认识我,也不认识潘梓年,他木然地、无神地往床头一坐,我立刻就站起来走到立柜边去了。我瞪着他,他呆若木鸡。我心里想,难道是他出卖了我们?"这些在丁玲去世十多年后见诸书报的文字,都用了丁玲的第一人称来描写的。

  一同被捕入狱的潘梓年在相关的文字资料中被如下记载:"1933年5月,潘梓年由于叛徒出卖在丁玲寓所被捕,入狱达4年之久"

  丁玲1936年逃出南京,辗转到达延安后,第一个向她发难的,就是康生。康生说她被敌人逮捕后自首过。丁玲要求党派人对她被捕一事进行调查,后来,陈云在审查结论"丁玲同志仍然是一个对党对革命忠实的共产党员"上签下了自己名字。但是到1955年,这段已有定论的历史又被人翻了出来,作为"丁陈反党集团"的罪证之一,使丁玲含冤20余年。直到1984年,才彻底平反。

  陈明的记忆与分析

  在近半个世纪相濡以沫的婚姻生活中,热情的丁玲与达观的陈明无话不谈。陈明说,丁玲第一次与他谈起被捕之事时,他分析并且感到,冯达并没有叛变。

  他的分析和判断,与过去的某些说法并不一致。

  北京,木樨地。陈明的家里。

  这位出生于1917年,并于1936年在上海加入地下党的老人,讲述了他对丁玲被捕事件的分析:"在丁玲被捕前两天,冯达曾经告诉过丁玲,两位与他有联络关系的同志家的灯光,这两天不对了。他怀疑这两位同志出事了。"5月14日早上,丁冯二人出门时,冯达与丁玲约定,如果中午12点前有一个人没回家,另一位要马上离开。

  但是,12点过后,丁玲和潘梓年还没离开,当特务破门而入时,与丁潘二人同时在场的,还有左联诗人、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的应修人。后来应修人在与敌人的搏斗中,从楼上跳下去,牺牲了。有一个特务以前见过丁玲,认出了她,于是丁潘二人被捕。

  在陈明的回忆中,与特务交锋的不是一般文学作品中记载的丁潘二人,而是丁玲、潘梓年、应修人三人。"冯达也是党员,也是搞通信的。他是史沫特莱的翻译,我想也是有人介绍,否则他怎么可能到史沫特莱那里当翻译呢?"陈明分析道。"他与丁玲好的时候,也是很自然的,并不是他追了丁玲或者怎么样。他对丁玲很好,很同情。那天的过程很简单,就是你到哪里去,我到哪里去,超过12点还没回家,可能家里出了问题。"

  那么冯达为什么在此时进家?

  陈明的分析是:"冯达见前两天与他联络过的两个人,约好的接头灯光有变化不对,所以他观望了一下,当晚上就没进去。第二天,他去看了一下,回来就晚了。我想他是觉得,12点后家里没人了,就没事了。"

  但不幸的是,家里不仅有人,而且是三位。"他进来了,特务也进来了。冯达的英文报纸一直在胳膊下夹着呢(这是他一直来做掩护的道具),他觉得家里也没有秘密文件。但是出了事。跟着冯达进门的人,见过丁玲。就把丁潘一块带走了。"

  陈明的叙述在时间上,与文学书籍又有不同:不是特务先进来,冯达后进来,并在丁玲的怒视下呆若木鸡,而是冯达先进家,跟着就进来了特务。"丁玲不可能变节"

  "当时国民党想用丁玲,知道丁玲在社会上的作用。有人劝丁玲,你不是共党,又不暴动,你不就是写几篇文章嘛。"陈明回忆着丁玲与他交流过的往事。

  在丁玲住院期间,田汉、阳翰笙,曾到病房去看望她。当护士转告她时,她一听口音,不想见。"为什么呢?田汉和阳翰笙曾被国民党逮捕,并在南京的舞台上演话剧。你们党员怎么跑到南京舞台上演戏,说起来是抗战戏,但那是在国民党的舞台上,这不是给国民党面子吗?所以她不愿意见他们。"陈明说,"但丁玲后来想老同志了,见一面吧。"

  但是当时的情况下,田汉与阳翰笙不知道该称呼丁玲什么,后来他们决定称她冰之小姐。

  事实上,左联被捕和被软禁的同志们,在南京都不了解对方这些年做了什么。1935年2月中共江苏省委和上海文委遭到巨大破坏后,田汉与阳翰笙、杜国庠等被捕,保释后软禁于南京。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件,丁玲也并不清楚。

  是年秋,就在红军翻越万水千山之际,日本策动了"华北自治",对国民党的统治造成了进一步威胁,在国民党内部也涌动着一股反对对日妥协的力量。

  中华民族在那一期间陷于"最危险的时刻",挽救民族危亡、团结尽可能多的力量抗日,成为长征艰途中的中共最紧迫的任务。

  民族危亡中,田汉等人邀上海、北平、天津等地进步演员,在南京举行了为期18天的公演,演出期间田汉拒绝了国民党政府提出的合作和经济补助。

  但是,在南京这块敏感区域演出背后的详细情况,丁玲并不知道。"尽管丁玲在住院期间也见了他们二人(田汉、阳翰笙),但其实我知道她内心是不愿意的。不管那些年组织上怎么说,我认定她不会变节。我就是这样为丁玲辩护的。她自己不会辩护,她太老实。不懂得党内斗争的需要,不懂得辩护。"陈明说。

  而国民党为了利用丁玲,也在不断地变化花招。被陈明称为"这是个很坏的人"、先后任过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宣传部长等职的张道藩,找过丁玲三次。

  他第一次来,"请你给我们写个剧本",丁玲以不会写戏拒绝了。第二次,张道藩又说,"你给我写个提纲也行",丁玲知道国民党是想借她的名望和影响,又拒绝了。第三次,张道藩拿着写好了的提纲和剧本,"你帮我改一改"。丁玲对国民党就是这个态度:我就不给你写东西。张道藩还让丁玲给母亲写个信,说说自己的情况,丁玲也拒绝了。

  人物链接

  丁玲(1904-1986):原名蒋冰之,湖南临澧人。一生富于传奇色彩。早期追求个性人生,最终走向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其文学创作也由最初的单纯抒写个人苦闷逐步转向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成名作是心理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延安时期,因发表《三八节有感》等作品而在1942年的延安文艺界整风学习中受到批评。四十年代末完成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1955年,被诬为"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主要人物,1958年反右扩大化中,劳动改造下放到北大荒长达12年,文革动乱中,被投入北京秦城监狱。5年后出狱,被送到山西郊区"养起来"。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主编。1986年3月4日病逝于北京。

 [1] [2] [3] [下一页]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