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李柯:没什么文化差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30日15:49 新世纪周刊

  李柯:没什么文化差异

  -林嘉澍

  要说20年来中国给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情,那就是日复一日的变化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在夏威夷工作了

  3年的美国人李柯(Rick)获得了一份来自台湾地区的工作机会。台北国际社区广播电台邀请他加盟,参与电台创立之初的企划和制播工作。“我喜欢这种从头开始的感觉,自己很像是个先锋人物。”李柯说,既然机会找上门来,他就毫不犹豫地踏进了这个全然陌生的新地界。

  在李柯赴台之前,他对中国几乎一无所知。尽管夏威夷是一个文化熔炉,有许多来自亚洲的亚文化群体在当地生存,而且李柯也有过一个中国籍女友,但是,他对中国的所有记忆只剩下学校教科书上形同天书的“唐朝”和“明朝”。刚到台湾的时候,他觉得这个地方真的太不现代化了,也不怎么干净,但还是不由分说地开始学会适应。

  “我觉得所谓‘文化差异’就是个扯淡的词语,纯粹是人与人之间打交道时犯错的借口而已。”李柯觉得,世界早就是一个整体,到了新地方,就该用开放的心态让自己尽快融入其中,入乡随俗。虽然每逢中秋节、春节这样的中国

传统节日,李柯并不会像电台里的中国同事那样欢天喜地庆祝一番,而只是在电台里做一些假期特别节目,但他很欣赏这些风俗。在李柯眼里,既然在中国生活,春节远比圣诞要重要得多。

  和许多满怀激情远道而来学习中文的老外不同,李柯从台湾、香港到上海、北京,他都是被命运推着走。什么地方有了新的工作机会,他就自然而然地搬到新的城市。“新的一扇门打开了,就走进去。我从来没有主动地寻找过。”李柯说。

  在李柯长住过的四个中国城市里,他最喜欢北京:“我的理由可不是‘这里是文化古都’。北京道路平整,是一个自行车城市,而我又喜欢滑旱冰。这里可比上海好多了。”在工作之外,他经常穿上旱冰鞋,在王府井、国贸、三里屯、后海一带穿梭。虽然现在这里的汽车尾气越来越重,但李柯还是很喜欢滑旱冰时类似于飞翔的感觉。

  “在这个国家里飞驰,触碰它、品味它、注视它、感受它。要说20年来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那就是日复一日的变化。”李柯在《南华早报》等英文报纸上读到过木子美和芙蓉姐姐的故事,他觉得相比于刚到中国时看见所有人都穿着同样衣服的场景,现在的中国人可以做出很多新鲜的事情,用自己的方式去使用媒体。他看到这些事情,就在节目里说,听众在晚上听一个老外说这些事情会很兴奋。

  许多中国听众拿李柯的电台节目作为托福听力教材,这让他感觉不错。“你看,其实我根本没有必要去学习中文。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学中文呀?我的回答是,你把英文说得更好一点就行了。”李柯很乐意把美国的语言文化带入中国,也喜欢成为这个地方的一分子,但他强烈地拒绝被同化,“你去美国念5年书就能变成白人吗?不能。同样,我也不能。”

  李柯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欢乐调频”里每晚说着“你 how are you?”这个双语音乐节目通过电波回响在中国各个城市的上空。而在现实生活里,他则喜欢对陌生人说:“我是李柯。”有人惊呼,哦,你就是李柯啊!当然,也有人一脸茫然。没办法,这就是在中国生活了20年的美国人李柯,那个和电台DJ本应有的喋喋不休有很大反差的李柯——在电波外面,他并不是口若悬河,甚至还有点闷。他坚定地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在中国长期旅行的老外而已。

  查可欣:如蝴蝶穿梭中美-李燕妮

  她能说纯正的美式英语,也有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

  在犹他州作为工作人员参加梅丽尔·斯特里

  普新电影《暗物质》的拍摄;在洛杉矶《老友记》的拍摄现场目睹美剧的制作;光鲜靓丽地出现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嘉宾席上;在北京弹着吉他写歌、唱歌;一本叫《幸福》的小说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说着流利的英文,同时手握普通话“一甲”证书……

  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事件发生在同一个女孩身上,她叫查可欣,喜欢她的朋友们叫她查查。如果说跨越太平洋的蝴蝶效应如今已经成为事实,那么,查查在8岁生日的前一天就成了一只在中国和美国间飞来飞去的蝴蝶。

  可是,初到美国的记忆并不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到美国后,我在纽约州的一家小学入学,那个时候同学之间的排挤比较严重。换过五六个学校。排挤我的原因就是你跟他们不一样,有的学校只有我一个中国人,我又学习最好。美国女孩很早熟,她们小时候会化妆、交男朋友、涂指甲油。我觉得和种族歧视没什么关系,那些女孩就是去找那些和她们不一样的,去欺负她。”相形之下,学校的老师对她关爱有加,老师们对那些调皮的学生无计可施,反复向她道歉。这段美国初体验持续了4年,4年里她在父母的督促下,一直自学国内同龄人的中文教材。“我得上俩学,那个时候我恨死了。但如果不是那样,我的中文就完了。”

  再回美国,查可欣已经是20岁的大女孩了,中间相隔9年。她成了南卡莱罗纳大学的硕士生。小学时同学的“排挤”已经完全没有了。“但我心里的挣扎更强烈,因为我的英文没有口音,就像从小在那儿土生土长,这其实造成一个特别奇怪的事。我在中国住了9年,没有再去过美国。如果说我有什么隔阂,就是跟学校里的中国学生有了一些隔阂。他们觉得我完全不费劲,认为我没有适应美国生活的艰难过程。其实我很艰难。比如美国人以为我从小在那儿长大,但一些音乐、电影和词语典故我都不知道,他们以为我知道,但是说起的时候我往往一脸茫然。”

  两年的硕士生活让查可欣把中断了的美国生活连了起来。毕业后,她去了洛杉矶,因为她获得了在华纳兄弟公司实习的机会。“当时我在华纳15个不同部门实习,这个机会来自美国电视艺术科学院,就是颁艾美奖的那个机构,他们出钱。全美一共挑30个人,而且是30个不同类别,也就是说每个类别只有一个人。我的类别是电视发行和再发行。这个部门是整个华纳最挣钱的,包括《老友记》的发行也是他们。这个实习的机会是当时美国《新闻周刊》评的美国十大热门实习项目。”对于那段日子,查可欣记忆犹新:“在华纳走15个部门的时候,他们不管多大牌、多高层的人,每去一个部门从上到下是通畅的。第一个小时总裁,第二个小时副总裁,他会拿时间专门给你。他给我讲我也得给他讲,一天下来我得说大概10遍,我是怎么回事,我怎么长大的,我想干什么。”

  如今在中国、美国之间继续飞来飞去的查可欣对美国也有许多不理解的事,比如她和许多美国朋友一样不明白如今的美国总统。除此之外,她的脑子已经没有了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区分。“我在北京的一些美国朋友张嘴就是纯正的北京话,甚至比我说得还地道。”

  对于数字时代跨地域的蝴蝶效应,查可欣发表了她的观点:“地球越来越小,信息、通讯更发达。但到今天为止,中国老百姓和美国老百姓之间还不够了解,当然比20年前好一些。所以希望像我这样的人,有几个算几个,能够去做这个工作,去充当这个桥梁,包括文化上的,比如写小说、做音乐,不管通过什么,但是这个交流工作需要很多人前仆后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