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捧红超级女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30日15:49 新世纪周刊 | ||
美国捧红超级女生-林嘉澍 没有美国媒体的报道,《美国偶像》的私生子“超级女生”恐怕没有今天 在《今日美国》和《巴尔的摩太阳报》
报道“2005超级女声”之前,这档由中国一家地方电视台制作的选秀类节目还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但从2005年5月底开始,“超级女声”迎来了属于它的“引爆点”。 当年5月26日,《今日美国》刊发了那篇被引用了整整一年的“超女”报道。美国记者大卫·林奇对“超级女声”的好奇溢于言表:“虽然名字并不如‘美国偶像’这样琅琅上口,但是‘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依然横扫中国全境。”大卫·林奇发现,在这个电视屏幕被文山会海占据的国度里,“超级女声”对观众的诱惑力无法阻挡——“超级女声”比赛的夜晚变成了“中国的大选之夜”,人们史无前例地可以自己投票选出心中的最佳人选。 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时,《巴尔的摩太阳报》撰写“超女”报道的记者加迪·艾普斯坦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美国偶像’可能是美国最流行的电视节目,而中国此前并没有这一类节目。一个相似的节目在中国的情况会怎么样?我们自然对此兴趣浓厚。” “超级女声”品牌属于天娱公司。当时,天娱的王柯兴奋地告诉《南方周末》的记者袁蕾:“‘美国偶像’也来采访我们了。”他有理由感到高兴,因为借助美国报纸的报道,国内媒体对“超级女声”的关注开始进入全新的阶段。 袁蕾对当时的转变过程记忆犹新:“前年第一届超女的时候,大家都只是把它当作普通的娱乐节目来看。但美国媒体总是喜欢把中国的事情和政治挂钩,所以在他们的报道出来以后,国内报刊杂志的注意力就集中转向了‘海选’。毕竟国内媒体之前没有这样的角度,而且通过外电之口说出来也会显得更容易一点。” 2005年6月3日,《南方周末》刊发了第一篇“转型”后的“超女”报道,题为“‘超级女声’:没见过这么像‘美国偶像’的”。同年6月15日,亦步亦趋的《三联生活周刊》出版了题为“超级女声:诸众的狂欢”的封面故事。直到2005年“超级女声”结束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国内媒体都在对“超级女声”的社会意义进行乐此不疲的讨论,而深度和广度,都没能超过美国报章。 超女总决选当晚,超过4亿观众收看了比赛,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北美的总人口,而收看2006年5月“美国偶像”总决赛的观众,也不过3600万人。在中西方媒体的合力推动下,“超级女声”成为2005年中国最惊人的文化事件。盛大谢幕之后,引爆了“超女”热潮的美国媒体又回过头来总结了中国同行在这四个月中的精彩言论。 2005年10月10日,《时代周刊》亚洲版将李宇春作为“亚洲英雄”放上封面,报道中说:“大陆媒体围绕着这种节目模式展开了争论。‘只有打破常态的东西才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说,‘但毕竟中国能够实际的完全用投票的方式进行选择,机会是比较少的。’《中国日报》的社论发问‘为什么一个模拟民主的比赛机制却选出了唱功最差的歌手呢?’” 中国媒体热衷于在东方主义的热潮中为这些放诸美国新闻语境的自我认知欢呼雀跃,先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然后,又在墙内迅速扩大,遍地姹紫嫣红。有关“超女”的中国与美国的亲密接触,让“2005超级女声”最终成就了难以逾越的巅峰。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