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大片的密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30日15:49 新世纪周刊

  大片的密码

  -本刊记者/姜弘

  好莱坞电影为中国人观察美国提供了新视角,但其中的英雄主义、男女人伦以及娱乐精神,才是打通不同地域、人种乃至文化的普世密码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青岛女孩赵君现在是北京一家影视公司的制片,她不会忘记1994年在电影院门口排着长队看电影的场景,“那真是相当的壮观啊!现在想来真是不可思议,不就是一部电影嘛,怎么就那么着魔,这可能就是好莱坞的魔力吧”。

  和赵君一样,许多中国年轻人是通过当年盛行的VCD将美国大片一览无遗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一部《加里森敢死队》让几亿中国人集体癫狂。当然,后来他们才知道,比起真正的好莱坞大片,《加里森敢死队》简直是小儿科。

  整个80年代,中国人对于美国的认识是从印刷粗糙的《世界之窗》杂志开始的,电视台零星的风光片或少得可怜的像《音乐之声》这样的经典电影开垦了中国人有关美国的想象处女地。直到90年代初期,VCD逐渐普及,中国人头一次毫无距离地与美国大片亲密接触起来。

  “尽管看过许多美国大片的VCD,但走进电影院,电影开始的一刹那,大银幕的震撼还是把我吓了一跳。”赵君回忆1994年头一次在电影院里看美国大片时这样说道。

  和许多被美国大片征服了的中国观众一样,赵君清楚地记得,她在电影院里在“眩晕”状态下看完的第一部美国大片是《亡命天涯》。而这部电影也正是中影公司1994年起实行院线制、引进国外大片选择的第一部好莱坞电影。

  时任中影公司宣传处处长的金忠强目睹了1994年大片引进的前前后后。多年以来,中影公司是中国进口电影的唯一渠道。1994年的大片引进如今已被认为是中国电影市场的转折点,这个计划是由当时的中影公司总经理吴孟辰向电影局提出的。而“拯救市场”则是1994年大片引进的主要原因之一。1993年出版的《中国电影市场》统计数字显示:1979年,全国电影观众293亿人次,而到1994年下降到3亿人次。金忠强说:“上世纪90年代初,整个电影市场滑坡滑得比较厉害,引进美国大片会对市场有一定好处。在1994年以前,中影公司进口许多其它国家的电影,但唯独美国片进不来。进来的都是美国的二三流的片子,没有一部大片。其实美国大片一直想进入中国市场,美国电影协会主席来来回回跑了许多趟中国,但一直没有突破。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那时候是买断机制,谈好价钱,给你多少钱,一次性买断。但美国人坚决不同意这样做,觉得不公平,他们提出分账。于是,从1994年开始才有了分账的概念。”

  就这样,自1994年起,中国的电影观众有福了——年进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成就”的影片,有人将这10部影片称为“10部大片”,“大片”的名称也因此而流传开来。如今,每年10部引进大片已经增加为20部。参照国际通行的票房分账形式,进口大片各方收入分成的比例是制片方35%、发行方17%、放映方48%。

  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的戴锦华在《1995中国电影备忘录》里记录了这样一个场景:“1994年11月,《亡命天涯》于北京首映时,电影海报上方赫然大书‘改革年代,激烈论争,电影市场,风险上映。’”这意味深长的宣传语背后,是有关引进大片在1994年前后引发的是非争论。在当年一份题为“北京市电影公司就保护国产影片和发展民族电影事业致某某部长的信函”中出现了这样一句话:“让美国的影片占领我们的市场,用中国的票款养肥外国的片商。请问,这样的人(或公司、单位)算不算新生的外国买办?”这句话为引进大片面临的压力作出了清晰的注解。对此,金忠强说:“包括广电总局在内,都顶着一定的压力。上上下下都有压力。”

  提出激烈批评言辞的大多是国内电影制片厂的人士,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但毫无疑问,正是这些让他们感到惊恐的美国大片救活了中国的电影市场,也为日后中国大片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在以美国大片为主的海外电影进入中国市场的头两年,每部影片的票房都在6000万元左右,1998年的《泰坦尼克号》甚至在国内创下了3.6亿元的票房神话。之后,引进大片开始进入低潮期,票房滑落到2000万元上下。对此,金忠强认为:“原因就是看多了,老百姓见多识广了,大片也不过如此。再有就是票价,当年大片也不过二三十块,现在动不动就五十块。美国大片看多了以后,就是一个路子,大投入,高科技。观众也在不断变化,可以看的东西多了,这是必然的趋势。相反,现在一些国产大片的票房比美国大片还要高。”

  从1994年的《亡命天涯》开始,中国人终于能在大银幕上体验好莱坞制造的视觉盛宴了,大片成为那些从未去过美国的人认识美国的第一窗口。之后,《真实的谎言》、《廊桥遗梦》、《侏罗纪公园2》、《泰坦尼克号》、《黑客帝国》、《角斗士》、《珍珠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海底总动员》、《指环王3:王者再临》……每年都会有美国大片成为中国市场的票房赢家。对此,现在已成为电影制片人的赵君深有感触:“尽管美国大片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但它确实为中国人打开了认识美国的窗口,对观众来说是一种超级体验,对我们的影视从业人员,更是一份教材。毕竟,与美国大片的制作相比,我们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对此,现在往返于中美之间的原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周传基更是直言不讳:“别跟我提什么中国大片,中国根本没有大片,我们的电影在制作的每个环节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在互联网上,周传基被影迷们亲切称为“老愤青”。

  有目共睹的是,美国大片进入中国之后,不仅刺激了中国的电影市场,也促使中国的电影导演们开始不断向大片冲刺,带着这些中国大片向国际市场进军。目睹大片引进历程的金忠强现在是中影集团联合影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认为:“一般的中国电影都进不了美国主流院线,他们把中国片当另类的片子来看。在海外还是几个导演的几部大片有点动静。比如《英雄》,功夫元素还是重要元素,外国人更能看懂,要是没有功夫元素,可能好多东西理解不了。要想进入美国的主流市场,我们还有好多问题,技术水准赶不上美国人,也不可能花太多钱做。还有观念的问题,尤其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现在我们的导演们搞来搞去都是古装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