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不敌集体主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00:01 红网 | ||
“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今年两会发言的重要内容。李汉秋教授想从传统道德中汲取精华,来拯救整个社会的道德危机,良苦用心是值得肯定的,却没有抓住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和核心,即集体主义。笔者认为,要拯救道德危机,仁义礼智信固然有用,但只有大力倡导集体主义,才能在全社会营造起良好的道德氛围。
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是传统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在提倡封建道德和维护封建统治方面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是不会脱离开阶级性的。皇帝老儿和封建官僚奉行的仁义礼智信,一向与人民大众所期盼的仁义礼智信大相径庭。在封建地主看来,向农民征收高额的地租就是仁,把地租给农民耕作就是义,维护自己的对农民的剥削秩序就是礼,如何多盘剥农民就是智,按照农民跟自己签订的卖身契夺人妻女就是信。 这些年,假冒伪劣产品大行其道,侵害弱势群体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就是因为在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指导下扭曲的仁义礼智信在作怪。试想想看,这些人把如何获得更多、更大的利益作为了仁,把给了弱势群体就业的机会当成了义,把保证他们欺骗、讹诈弱势群体当成了礼,把如何赚钱当成了智,把任何伪装成精英、中坚当成了信。笔者在很多场合都听到个别官员公开宣扬:“别眼红私营企业主挣的钱多,不要对他们的劳动条件说三道四,他们给了多少人饭碗呀?”呜呼!靠普通劳动者养活的人,反而成了劳动者的衣食父母,这些人反而成了大仁大义的活菩萨,真让人匪夷所思。在很多人看来,《水浒》里的宋江是“仁义礼智信皆备”,全忠全义,至仁至孝的人,但毛主席却从阶级分析的观点出发,一针见血地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宋江所有仁义礼智信的画皮,都被毛主席的慧眼所揭穿,显现出了赤裸裸背叛人民大众的反动本质。可见,仁义礼智信靠不住,对它的理解都因立场不同而迥然不同。 我们提倡集体主义,绝对不是在空喊政治口号,而是集体主义主义反对自私自利,让大多数人都能紧密地属于、依附于某一单位、某一集体乃至于整个国家,有利于营造起一种道德高尚的和谐人际关系,在整个社会形成了人帮人的良好社会氛围。有人反对集体主义,认为集体主义在扼杀了个人主义,最为典型的是论调是“小河有水大河满”,鼓吹个人富裕就可以让国家富强。 如果只有少数人富裕,少数人拥有巨额的财富,广大的人民群众却只有向这少数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形成依附于这些人的关系,中华民族的复兴还有啥希望?各种歧视贫穷、仇视富裕的社会心理能没有市场吗?所以,只有集体主义精神被广大民众所接纳,才能钝化社会矛盾,确保人民归属感的实现,让人感到到道德力量所带来的幸福感。在集体主义道德的规范下,仁也就成了为大多数人民谋幸福的仁,义也就成了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义,礼也就是确保大多数人幸福安康的礼,智就是为全社会创造财富的智,信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信。有了集体主义,制假售假也就没有了存在的道德根基,损公肥私也就成了不仁不义的不道德行为,自私和冷漠就会作为一种病态的心理被人们所唾弃。所有这些应该涤荡的道德缺失现象,之所以在社会上大量存在,根源不在于缺少了他们自以为是的仁义礼智信,而是缺少了集体主义的熏陶和教育。 毛主席在诗中曾经感喟道: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认为作为一种封建道德规范,仁义礼智信应该属于“俱往矣”的范畴,它只能溶于集体主义的“今朝”中,才能够让它金子般的一面熠熠生辉,让它垃圾般的另一面去腐生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稿源:红网 作者:徐爱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