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科研专家王现英主动担任班级导师7项目激活全班学生创新潜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16:17 东方网-文汇报

  本报讯(记者姜澎)这几天,由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三年级学生主持的电机磁瓦的超声波无伤探测进入到工厂实验阶段。有趣的是,该班33名学生正分成7组,同时开展着7个与实际生产直接相关的科研项目。03101231班的导师、30岁出头的王现英则是这些学生科研项目的设计师。

  去年,王现英通过人才引进来到应用技术学院,主要从事高新材料研究。在中科院

读博士期间,她就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863及上海市光科技专项等的研究。王老师目前从事的科研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扶持。

  到学院不久,王老师就主动要求承担了材料工程系三年级的班级导师工作。她告诉记者,“应用技术学院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应该是具备从事应用型科研工作的能力。但现在情况并不乐观。”她发现,虽然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但是大多数同学的实践基本就是完成书本上的验证性实验,很少根据自己的设想做实验,甚至不知道如何策划科研课题。偶而有学生跟她交流一些科研课题的想法,但绝大多数都不切实际,不具备操作性。王现英的想法很直接:既然学生没有机会了解实际生产的需求,我就帮他们策划一些实际应用的课题,领他们入门。

  作为经常与企业打交道的材料专家,王老师很快从生产流程中发现了一批适合学生的科研课题。比如,她发现几乎所有企业的电机磁瓦都没有精密的质量检测程序,完全由人工凭经验进行声音检测,即摔打电机磁瓦,如果坏了或者出现异样声音就断定不合格,反之摔打不坏或者没有异样的声音则认定是合格的磁瓦。王现英考虑这个项目可以和学生的一门课程结合起来,通过超声波进行无损探测。她把想法告诉班里学生,并让他们自组团队来“竞标”这个项目。现在,王现英几乎每天都要和学生探讨项目。结合科研项目的进展,她鼓励同学通过查资料、看参考书,通过团队集思广益,来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王现英担任导师后,03101231班的同学们几乎都成了科研迷。几乎所有的休息日,甚至今年的暑假,同学们基本上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王伟同学告诉记者:“王老师不是简单地说科研怎样重要,而是想方设法地为我们策划一些实用的科研项目。在科研项目的申报过程中,她还在项目书格式、书写的规定等各个细节给予我们精心指导,这让我们真正了解到,原来科研应该这么做。”沈圣德同学则表示,在项目实施中,王老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在重点项目中做负责人了,在一般项目中就做普通成员,让班里每个学生都能发挥积极作用,并体会到团队的重要。

  在王老师的构想中,这7个科技创新项目并不只是一个手段和过程,“都应该能以论文或申请到专利而告终,最后再编写一本03101231班原创的论文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