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不应给低收入学生心理压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09:05 国际在线 | ||
作者:吴琦幸 最近在网上看到两个新闻,一个是“贫困男子跳江救起3名女孩拒绝酬谢”,另外一个是“贫困大学生冰窟救人”。救孩子本来是好事,媒体为何要加上贫困作为人的定语呢?救人跟贫困有什么联系?如果跳进河里救人的是个富人或者是一个中产阶级的人,编者会不会加上“富人”或者“富裕家庭的人”呢?穷人和富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应该去区分这
我们还常常看到新闻中讲到大学中贫困学生的事情,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已经严重地冲击着校园,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着巨大的负面影响,也阻隔了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和交流。有的学校规定在学校中领助学金的贫困学生不得拥有手机,甚至有的学生因为受不了贫困的压力而自杀的事情也时有所闻。所谓笑贫不笑娼的社会风气正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形成。有的学者号称要开始研究贫困心理学了。 毋庸讳言,贫富差别正在我们这个社会形成,其中的原因种种,在此不作详细探讨。贫富差别并不是中国制造,在发达国家中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是社会出于一种人道和公平的原则,不应该把这些人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更不应该从心理上去伤害他们。尤其是在大学校园。遗憾的是,贫富差别在大学校园中日益扩大,给学生以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就有必要检讨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标准了。 首先应该反省一下,我们这个社会对于这两大差别的形成是否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最近有企业家提出在城市中就是应该开发不同的住宅区,分成“富人区”和“穷人区”。我简直不敢相信这种论调出自于今天的中国社会。“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中国两千年以来社会所总结出来的社会稳定的道理。如今人们却在社会道德评价上,在日常的言行中歧视贫困,这种现象发展下去,必然使仇富心理增加,隐藏着使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危险。 既然贫富差别是一种社会现象,如何对待就成为一种社会的道德责任。在国外确实有很多穷人,虽然穷,在人格上与其他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媒体也从来不用贫穷(poor)这个词来划分这个群体,用的是比较中性的低收入者。对于低收入者,社会有各种救济措施。曾经在中国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美国人生了孩子之后,都是由政府抚养,政府会提供各种补助的现象,实际上就是一种为低收入者提供的福利。凡是收入达到联邦政府规定的低收入线以上者,要想由政府来为你提供婴儿的福利或者生孩子的补助,没门。但是人们谈到这一个话题的时候,从来不会讲到这是贫穷人士的专利。因为在美国人的观点中,这就是政府提供给低收入者的福利,只要符合这个条件,去领取婴儿奶粉,报销生孩子的费用,没有任何心理上的压力。此外还有各种为低收入者提供的医疗、保险、通讯、住房等等的福利。 最明显的是在教育方面,美国大学招收学生的时候,是不问他的家庭收入的。只要达到学校的学术标准,就会予以录取。至于录取之后的学费、生活费、杂费,都会有专门的机构来帮助你解决。通过免除学费、提供研究助手、教学助手或者学校工作职位来帮助低收入家庭学生。在这方面很多中国学生由于属于低收入者都得到学校的资助,中国人习惯把它称之为“奖学金”,这是一种误解或者说是美丽的误解。奖学金是由一些基金团体为在某方面优秀表现而颁发的荣誉性的奖金,并不专门为低收入学生提供。只有助学金才是为低收入者的学生提供,如果你的收入高到一定的标准,那么,对不起,费用自理吧。 美国社会中最看重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工作或能力来摆脱家庭的经济资助,一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往往不会暴露自己富裕家庭的背景,因为他们不想让同学们由于自己的家庭背景而歧视他们。这与中国大学中的贫富概念正好相反。 我的一位同事讲到过一个真实的事情。他在学校的信箱中曾收到一份小小的宣传品,发宣传品的是一位正在读工程学的大学生,他愿意在业余的时间为教授们洗车。于是这位教授就让这个同学干了。虽然是最低的小时工资,但是这位同学洗车非常认真。他们后来熟悉了,知道这位同学一个星期要洗二十多辆汽车,为自己挣生活费。有一天约好的晚上洗车时间,那位学生临时打电话来请假,因为他在加拿大的父亲要见他。这时教授才知道,这个学生的爸爸是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之一在加拿大的总裁。 美国校园中的学生就是不愿意让人们知道自己的富裕,甚至到了言富裕为耻的地步。于是在校园中也丝毫感觉不到有贫富差别。至于获得助学金之类的人们则非常轻松自如地享受,这不是一种恩赐。只要你符合标准,学习成绩好,你就可以得到属于你的权益。反而是我们的华人学生要面子的想法也带到了美国,不信你去问问到美国留学的学生,得到的资助都说是获得了奖学金。当然没有人会去刻意纠正。 来源:东方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