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暴力和暴力下的教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8日10:07 东方网 | ||
也许我们原来对教育的理解真的已经不合时宜。“潜移默化”、“循循善诱”、“润物细无声”——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这些词语显得那么婆婆妈妈,拖泥带水。 据《燕赵晚报》报道,最近,在邯郸某中学,一高一学生在课堂上偷偷用手机发短信,被老师发现。随后一名校领导赶到,当场在讲台上把手机摔坏了,然后通知了家长来学校领取赔偿费。原来,该校有规定,凡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被校方发现的,立即予以没收
我们知道,教师消极、暴躁、紧张的心理倾向会被学生仿效,最终潜移默化地演变为学生自身的心理品质。教师可以当着学生的面摔手机——这种直接违背教育宗旨和教育精神的行为,竟然堂而之地写进了校规! 但是,如果我们回顾以往发生过的以学生为对象的校园暴力行为,就会觉得当着学生的面摔几个手机真算不了什么。我们不是早就听说,有过強迫学生互打耳光的,动手往学生脸上刺字的,甚至有剪断幼儿手指的…… 我们的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失去了耐心?本来人们用“书声琅琅”来形容的校园,什么时候充塞着一股暴戾之气? 如果这些暴力行为都出自于偶然,出自极少数人,还不难理解,哪一个行业当中没有几个害群之马?问题是这类暴力行为越来越普遍,问题是暴力行为甚至还出自优秀教师。曾有报载,青岛市一名小学教师,在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一贯对学生呵护有加,颇受学生、家长的爱戴,然而有一天却因一学生上课时过于捣蛋而勃然大怒,对该学生连拉带扯,最后竟抓住学生的手在墙上蹭…… 教师怎么了?千百年来被誉为“为人师表”的老师们怎么了?据北京市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的一项调查显示,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教师因心理畸变而虐待学生已不是个别现象,近年来教师殴打、甚至打残打死学生的校园暴力事件不断发生。据有关专家分析,除了教师的师德差等因素外,更有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的因素在作难,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引起的暴力伤害,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那么,是什么让教师变成这个样子的呢?在家长、社会对高分、高升学率的期望下,教师不敢、也没有时间多考虑学生个性的培养,而以最高效的方法,将最标准答案最直接向学生灌输,以提高课堂效率,获取应试高分。但学生真出了什么事教师又不能不管,有时还要吃冤枉官司。家长认为我交了那么高的学费,跟孩子教育有关的事当然都该学校包下来。第一责任人当然是老师。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都不敢组织学生春游了。有时教师并无过错却要遭到来自家长的暴力行为;最近不是又发生两起家长杀死老师的惨剧吗?尚未被杀死的,也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夹缝中,腹背受敌,左右为难,动辄得咎,身心既疲惫又紧张;抗压性差一点的,快被各种冷暴力、软暴力逼疯了。所谓“疯”,就是精神出了问题。 早些年当我们开始把“市场化”引入教育,培育出“教育产业化”这个怪胎的时候,“应试教育”的祸根就已经种下。经过多年催肥疯长,现在我们不得不收获苦果了。这其中,邯郸某中学将暴力合法化、将管理暴力化的做法是比较新锐的。 作者:戎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