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李宝元:大学生何以成为普通劳动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08:56 新京报

  日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广大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家长要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当选择就业岗位,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

  (5月22日《中国青年报》)我以为,这个观点表达得很“中肯到位”,也确实“切中
时弊”,但亦为“通理常谈”,应该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能“理解”的常识性观点,并没有特别值得称道或批评的。没想到的是,此谈话一经报道竟引起轩然大波,关于“大学生是否应定位普通劳动者”竟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于是,这个“不是问题反成问题”的事情本身,反而值得玩味。

  本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人都是被“劳动”定义的。

  因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并且是重要到如此地步,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应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语)。也就是说,人需要通过劳动,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大学生作为“成人”就业,所面临的并非是否应该“定位”为劳动者的问题,而是要成为人必须被劳动者“定义”的问题。由此看来,说大学生应怀着“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难道还是需要争论的问题吗?

  但是,眼下它确实成了有争议的问题。这就还要从现实中找原因。人们之所以觉得将“大学生”与“普通劳动者”联系在一起可能是个问题,直观原因可能是:一,在我国,高等精英教育既是传统理念也是历史现实,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已成为“共识”;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儒家文化遗留下来的“坚硬”的意识形态,所谓“普通劳动者”就是工农大众这样的“体力劳动者”,大学生是“念书人”,怎么能说是普通劳动者呢?三,广大家长望子成龙,将毕生血本投资在孩子身上了,学校老师也“呕心沥血”地提高升学率,这样才上了大学,毕业了,却“沦落”为普通劳动者,这实在让人接受不了。联系这样的现实,人们对此议论纷纷,看来也“很正常”了。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比较复杂。表层原因似乎是扩招引致供给过剩造成的,以及高校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还有大学生及其家长的就业观念需要调整等;但如果深究一下这些矛盾和问题又是因何产生的,我们就会发现:核定招生指标是指令性计划行为,高校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因为高校缺乏自主权和积极进行适应调整的动力,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是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最大障碍,而大学生、特别是家长之所以不甘于“普通劳动者”定位和岗位,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是在既有体制利益格局中投资(让孩子)上的大学,自然不甘心如此这般“屈就”而放弃原来的投资预期。所以,不在这些问题上所突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长期在“救火”状态中煎熬徘徊。

  由此,如果要就此提对策,答案很简单:短期,就事论事地从以上几个方面找法子,如采取弹性学制、调整学历教育层次结构、为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等;长期,根本出路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不失时机地”在教育这个关系“民生”的重点领域有“新突破”,特别是加快高考等改革力度,按照“行政的归行政,教学的归教学”的基本思路,尽快形成“政府

宏观调控,高校自主办学,社会力量协同”的新框架。

  □李宝元(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