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空:大学毕业生走向基层之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20:09 央视《东方时空》 | |||||||||
2004年,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共同组织了规模更大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文革时代的年轻人下乡,带着浓浓的时代烙印,是一种国家性的选择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支边,几乎是一种纯粹理想主义的选择 近几天持续高温,天气很热,但是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心里的温度可能没有这么热,可能还比较凉,因为工作不太好找,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意见》有以下几个规定:一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二是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三是省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考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以后还会逐年提高,还有一条
《意见》的出台是跟现在大学毕业生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紧密相连的,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看一看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这已经是社会各界普遍感受到的危机。这些年来,我国高校尤其是在规模方面发展非常快:1997年招生人数是108万人,2002年为320万人,今年是475万人。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外国用了几十年时间,我国仅用了不到十年。高校规模跨越式发展,一方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但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危机也在逐年显现。 据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去年平均就业率为73%,实现就业人数204万人。也就是说,至少76万名大学生没能当年找到工作。但是到了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次突破新高,达到338万人,总人数比2004年又增加58万人。按照国家现有的经济结构状况看,现在我国农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一半,第二、第三产业占了一半,农业吸纳大学生的能力有限,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也不足以吸纳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因此专家分析,高校就业形势严峻的态势在未来几年将会持续下去。 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受到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发展水平的限制之外,大学生自身存在什么问题呢,我们通过央视公众和新浪网做了一个调查,3小时内有2674人参加调查。 时空调查:大学生就业难的自身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1、对岗位期望值过高 33% 2、缺乏实践经验 32% 3、专业理论功不扎实 17% 4、缺乏对国情的认识 13% 5、其他 5% 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客观上就业市场本身的因素之外,大学生毕业生对就业岗位期望值过高和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自身因素。鼓励毕业生去基层,除了促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之外,也有着增加毕业生基层实践经验的考虑。如何让高校毕业生走向基层,回顾从五十年代开始一代又一代毕业生走向基层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其中鲜明的时代印记。 拍摄于1983年的电影《青春万岁》,它根据著名作家王蒙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而成,描写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群中学生的生活。他们充满了青春的理想和激情,梦想着为祖国的建设奉献出自己的所有智慧和汗水,这部电影不知勾起了多少老人对自己青春岁月的回忆,也一度燃起了许多80年代年轻人为祖国奉献青春的热情。 正如电影中所描写的那样,上世纪五十年代,有大批知识青年满怀着支援国家建设的理想,来到新疆、贵州、黑龙江等边远地区,他们中的很多人扎根在边疆,奉献了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那时的支边,几乎是一种纯粹理想主义的选择。 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文革开始之后,一场规模空前的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展开。几十万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信条支撑下,奔赴祖国大地上每一个贫穷、荒凉的角落,几乎所有的山林原野间都有了知识青年的身影。无论是对于知青,还是对于他们去过的乡村,这都是一段不可忘却的历史。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下乡,带着浓浓的时代烙印,是一种国家性的选择。 下一次的青年下乡高潮到来,是在大约十年前。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出台,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开始有计划地在一些重点大学招募去西部支援教育的志愿者,对于被选拔上的志愿者,国家会有一些补偿,比如每年寒暑假回家路费补贴,一年后可以回到原来就读的大学免上研究生等等。由于这项政策既考虑了国家的需要,又满足了学生个人的要求,因此报名参加者十分踊跃。但由于条件所限,每年招募的志愿者总数比较少。 到了2004年,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共同组织了规模更大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应届高校毕业生中招募了6000人,到西部地区从事1—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志愿服务期满后,鼓励大学生扎根西部就业,也可以自主择业或流动就业。财政部、人事部等部门对志愿者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由于开始的时间不长,这项计划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到边疆去的大学生并不是当地真正需要的人才,大学生在当地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等,但是总的来说,这个计划已经为一部分大学生铺就了另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也未渴求人才的落后地区带去了希望。 与以前不同的是,从新出台的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来看,一方面有着明确的实现目标,另一方面也制定了更加具体的的激励措施和保障手段,比如今后在选拔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时,要注意从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选拔。对志愿服务西部、到乡镇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到村和社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工作2至3年后,报考公务员或研究生的,给予政策优惠等。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呢?听听场外评论员的说法 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刘尔铎:现在来讲,应该说我们不排除理想主义仍然存在,但是多数来讲进入了一种比较实际的,应该说是符合个人的发展或者利益为契机的这种流动。就是说随着1979年经济改革,人才到基层去这个流动更多的是遵循了一种符合个人发展,符合个人利益的这样一种市场经济动机的这样一种模式。你比如说去西部,公务员去西部,三年前就有了,要求公务员到基层。现在,发展到国家要求公务员有基层工作经验,其实这样的话,都是通过一种政策,而这种政策既是一种动员,也是一种,有一种激励措施。这样的话,这种方式来解决人才向基层的流动,同时也能部分的推动这种大学生或者人才的就业。 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毕业生下基层的形式也在发生变化。新出台的《意见》包括近几年关于大学毕业生去西部的优惠政策标志着,对大学毕业生下基层已经由原先单纯的提倡、引导改变为创造条件,利益诱导,进而走向制度化的层面。既考虑到国家需要也考虑到毕业生自身要求,实现毕业生下基层从“要我去”到“我要去”的转变。 相关专题:央视《东方时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