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20世纪的科学巨人(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14:09 《人物》杂志 | |||||||||
爱因斯坦 在专利局 柏林的物理学家们,左二为爱因斯坦,其中5位是诺贝尔奖得主 1932年12月在德国客轮上 今年是国际物理库,是相对论发表100周年,也是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100年前,1905年,当时默默无闻的爱因斯坦发表了5篇论文,所覆盖的3个领域分别是光电效应、布朗运动和狭义相对论。这些文章虽然主题不同,但都是各自领域的奠基工作。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第58次会议,发起了“物理照耀世界”的倡议,并通过了把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的决定。
20世纪物理学的世纪。没有现代物理学,就没有今日的许多高科技产品,也没有今日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然而,20世纪后期以来,物理学的地位开始下降。2005国际物理年,就是为了让世人直面物理学眼前的危机,唤起社会对物理再度重视。“寻找第一个爱因斯坦”,正是“国际物理年”的最大主题。 为配合这一主题,本刊特推出一组文章,对爱因斯坦、“我国近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叶企孙,以及我国核物理研究的开拓者赵忠尧的生平及贡献做了详细介绍,希望能为唤起世人对物理学的重视尽一份微薄之力。 --编者 1914年3月29日,35岁的爱因斯坦接受了普鲁士科学院提供的研究职位,只身提着他的一只不大的行李箱和一个小提琴盒,在柏林动物园站下车。站台上没有欢迎他的记者和人群,今天连当初是谁到车站迎接的他都无从考证了。而几年以后,爱因斯坦每到一处讲学,总是被采访的记者和欢迎的人群簇拥着,他的一言一行都被记者们记录下来,登在报上,广为传播。1933年1月,希特勒大选获胜,上台后不久便开始施行残酷迫害犹太人的政策,爱因斯坦以清醒的政治头脑对时局做出了正确的判断。3月10日,他发表不回德国的声明。3月28日,他在返欧途中的轮船上,宣布退出德国科学院,就此离开了他生活了19年的柏林。就在爱因斯坦宣布退出德国科学院之后的第3天,希特勒政权将4月1日宣布为"抵制犹太人日"。1934年,在欧洲法西斯日益猖獗的政治形势下,爱因斯坦永远告别了欧洲大陆,移居美国。 有人说"理解爱因斯坦就意味着理解20世纪"。这句话所指的不仅仅是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他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彻底改变了人类对世界、对宇宙的认识,在科学史上的意义和对人类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只有牛顿、开普勒这样的科学家可与之相提并论;这句话同时也是对爱因斯坦这位在政治上具有远见卓识,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坚定的反法西斯战士的崇高评价。今年是国际物理年,是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100周年,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又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我们从多方面接近和了解爱因斯坦,纪念这位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20世纪的伟人。 犹太神童 1879年3月14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家庭。出生时,他的头部形状接近方形,母亲以为生了个畸形儿,很是担忧,几个月后他的头部慢慢变得正常了。爱因斯坦家境殷实,父亲和兄弟们一起开办了一家电器厂,生产照明器材等电器材料。1880年,举家迁到慕尼黑。当时的慕尼黑有几千个犹太家庭,以爱因斯坦为姓氏的就有一百多家。犹太人有助贫的传统,爱因斯坦家为一位来自波兰的犹太医学院学生免费提供膳食,小爱因斯坦常常向这位学生提各种问题。那时爱因斯坦喜欢数学和物理,叔父送给他的几何书让他爱不释手。不久这位大学生也不能解答他的问题了。少年爱因斯坦课余时间喜欢到父亲的工厂里去玩儿,有些工程师探讨了几天都没法解决的问题,他花上半个小时就能找到办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城市刚刚开始实行电气照明,爱因斯坦父亲的工厂曾经为慕尼黑啤酒节提供电气照明,获得慕尼黑各界的好评。后来,他们参加了一个项目的招标--为慕尼黑全城的街道提供照明,由于竞争失利,老爱因斯坦的工厂从此一蹶不振,他们在德国的业务进行不下去了,只得将工厂迁到意大利北部地区。而爱因斯坦当时正在上中学,家里让他留在慕尼黑读完中学,然后回到意大利与家人团聚。 世纪末的慕尼黑,反犹主义思潮和军国主义思潮在德国市民中愈演愈烈,对于老师和同学流露出的反犹言论,爱因斯坦非常反感,经常反唇相讥。15岁那年爱因斯坦与一位教师发生争执,教师让爱因斯坦离开课堂,爱因斯坦跟他说,我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这位教师说:"你只要在教室里,就影响了我的威信。"这次冲撞之后,爱因斯坦没等毕业就离开了德国。1894年爱因斯坦在家里住了大约半年,一位富有的瑞士亲戚建议他的父母,让爱因斯坦去瑞士的苏黎世上高等工业大学,他向校长推荐说,爱因斯坦是个神童。16岁的爱因斯坦通过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系的考试,但是他的通识教育尚有欠缺。校长认为,就是神童也必须通过中学结业考试,才能上大学。爱因斯坦在苏黎世附近的一个中学补习了一年,1896年通过中学结业考试,进入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补习的这一年让爱因斯坦感受到了德国教育和瑞士教育的巨大差异:德国注重训练孩子们服从各种权威,不少德国同学受到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焦急盼望着毕业,好入伍当兵;而瑞士的教育则更人性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大学四年里,爱因斯坦学习勤奋,但并不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学校的课程上。当时的物理学主要以实验物理为主,理论物理不为人重视。他阅读了大量哲学书籍,还把不少时间花在演奏小提琴上。爱因斯坦的数学教授闵可夫斯基甚至认为他是只懒虫,而偏偏是爱因斯坦解决了困扰他多年的时间和空间问题,这让他着实惊讶了一番。 在大学里,爱因斯坦遇上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米列娃。米列娃比爱因斯坦大近4岁,爱因斯坦的父母极力反对他们的关系,母亲说:"等你30岁时,她已经成一个老妖怪了。"1896年,父亲为爱因斯坦解除了德国国籍,他成了无国籍的人。直到1901年,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后获得了瑞士国籍。 发表相对论时他是 专利局的技术员 毕业后,爱因斯坦的几个同学都在大学里找到了教授助理的职位。爱因斯坦给德国、意大利的许多大学写了求职信,却没有结果。生性乐观的爱因斯坦安慰女友米列娃说,"总有一天他们会因为收到过我的求职信而感到荣耀"。爱因斯坦没能得到教授助理的职位并不奇怪,他是一个对权威颇为不敬的人,如果他发现权威在工作中的漏洞,他会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当时的德国大学有着不成文的排斥犹太人的倾向。毕业后的头几年是爱因斯坦最艰难的几年,他到处碰壁,甚至会因为得到一个替别人代课两个月的差事而欢天喜地。爱因斯坦一辈子也没有当过教授助理,因为几年之后,欧洲的几所著名大学争相聘请他做理论物理学教授。成名后的爱因斯坦非常注意提携那些有才华的、处境窘迫的年轻人,流亡美国时,他尽一切可能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逃亡的犹太学者,这很可能与他早年的这段经历有关。 在专利局 1902年,爱因斯坦的生活总算出现了转机,他的大学同学格罗斯曼的父亲将他举荐给伯尔尼专利局的局长。爱因斯坦很感激这位同学,将自己的博士论文献给了他。经过专利局局长亲自面试后,爱因斯坦告诉米列娃,他一定能够得到这份工作。1902年6月,爱因斯坦作为专利局的三级技术员,高高兴兴地上任了。年底,米列娃也来到伯尔尼。爱因斯坦的父母一再阻挠他们结合,米列娃担心爱因斯坦会另有想法,爱因斯坦安慰她:"别担心,他们两个人全身的固执加起来还比不上我一个小指头上的固执。"1902年,爱因斯坦的父亲在去世前同意了这门婚事。1903年初,他们举办了婚礼。在美国的普林斯顿,晚年的爱因斯坦回忆起这段婚姻时,认为他当初更多地是出于一种责任感与米列娃结婚的。 1905,奇迹之年 1905年是爱因斯坦的奇迹之年。这一年里,爱因斯坦发表了5篇革命性的论文和21篇书评。5篇论文都发在《物理学年鉴》上,该杂志收到稿件时,都要在来稿上盖上收稿日期的印章。根据《物理学年鉴》的收稿章,爱因斯坦3月18号投递了《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一文。此文阐明了有关"光量子"的一种设想:即光不是一种波现象,而是由光量子组成的。后来的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这一设想。在这篇文章中,爱因斯坦对马克斯·普朗克以同一个题目在五年前发表的论文中的观点进行了商榷。1900年普朗克为了解决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问题,提出了辐射的量子理论,即光辐射必须以量子形式进行。为了结束一项持续了5年的工作,1900年普朗克首次"出于绝望"尝试使用了量子概念,但是他就此止步了,而没有意识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辐射法则中的自然常量h只有用量子理论才能够加以解释。只有在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理论之后,人们才真正接受光可以以光量子的形式存在。爱因斯坦在量子理论方面比普朗克前进了一大步。在5月11日的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方法》中,爱因斯坦证明了原子的物质结构。悬浮在液体中的粒子会发生振动。爱因斯坦计算出,粒子越小,则振幅就越大。在6月份的论文《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中他创建了狭义相对论,人类时空观以及哲学上许多观念由此发生了彻底改变。在9月27日的论文中,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公式E=mc2。这个质量能量等效原理的公式是后来用铀元素制造原子弹的理论依据。爱因斯坦以1905年发表的这5篇论文,深刻而全面地改写了整个物理学的基础概念,为新物理学创建了坚实的基础,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同时决定了今后几十年物理学的发展方向。 在科学史上,以几篇论文给科学、给整个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带来如此巨大震动的人物,只有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对科学的主要贡献是狭义相对论、光量子理论、广义相对论、宇宙论和统一场论。 柏林的物理学家们,左二为爱因斯坦,其中5位是诺贝尔奖得主 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时还在专利局上班,1906年他被提升为二级技术员。他的革命性的理论物理研究工作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当年对他进行面试的专利局局长对这位属下的工作极为满意,对爱因斯坦很宽容,甚至默许他上班时忙点自己的事情。1908年爱因斯坦开始在伯尔尼大学授课,但按照瑞士高校体制,讲座教授没有薪酬,大学只根据上课学生的数量付给讲课费。第一个学期,选爱因斯坦课的学生仅有3名,他只好继续在专利局上班。1909年,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认识到爱因斯坦理论的重要性,专门为他设置了一个理论物理学副教授的职位,至此,爱因斯坦才真正进入学术界安身立命。当时的学术界只有几个年轻的科学家认识他。1909年9月,爱因斯坦首次参加大型学术会议--德国自然科学家和医师大会。这个会议从1822年起,每年举办一次,来自自然科学界和医学界的学者们聚集在一起,讨论学科的最新发展。爱因斯坦在物理学家小组会上讲解了他的著名的质能公式E=mc2。 1911年,布拉格大学聘请爱因斯坦担任理论物理学教授。他与米列娃在布拉格一起生活了一年多,直到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以物理学教授的身份把爱因斯坦重新聘请回来。这时,普鲁士皇家科学院在普朗克的建议下,决定为爱因斯坦设置一个理论物理的研究职位,他们认为爱因斯坦的最佳位置在柏林。普鲁士科学院是普鲁士王国政府设置的最高科研机构,在科研问题上,科学家们享有绝对自由。入选普鲁士科学院是德国科学家的莫大荣誉和毕生努力的目标,但只有极少数人在一把年纪的时候才能够实现这一梦想。当时的柏林大学校长普朗克认为,德国如果得到爱因斯坦,就意味着赢得了现代物理学研究的最前沿地位。为了将爱因斯坦请入普鲁士科学院,1914年3月,普朗克专程前往苏黎世,向他提供了一份待遇优厚的清单:爱因斯坦只须每周三参加物理学会的研讨会,每14天参加一次物理学会的全体会议;专门为爱因斯坦在科学院设置的研究职位没有教学任务,但如果爱因斯坦乐意去大学讲课,他也有在大学授课的权利。一般的科学院成员只是一个荣誉,每年领取荣誉薪酬,院士们必须在大学里从事教学工作。爱因斯坦则例外,科学院给他12000马克的年薪和900马克的荣誉薪酬。以普朗克为常任秘书长的普鲁士科学院对这位年轻科学家的前景分外看好。爱因斯坦曾经就此开玩笑说:"柏林的先生们把我当成了一只很会下蛋的王牌母鸡,但我并不清楚,我还能不能下蛋。"听了普朗克的建议后,爱因斯坦要求给他24小时考虑一下。爱因斯坦很清楚当时的德国学术界在国际上的地位,他知道如果在柏林找到一个同事圈子,大家在一起共同探讨科研问题,对他有多么重要。面对这样优厚的条件,他踌躇的原因是,他不喜欢柏林这个城市的政治氛围,他认为柏林是一个"刺刀比书本多"的城市。经过权衡,爱因斯坦还是选择了柏林,但要求保留瑞士国籍。 从1907年起,爱因斯坦致力于将狭义相对论拓展为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是狭义相对论和引力论相结合的成果。爱因斯坦在研究中走了许多弯路,有一段时间,不得不停下来。自1912年起,他集中精力解决广义相对论的问题,历经了许多曲折之后,最终在1915年10月解决了引力场的问题。爱因斯坦自己估计,如果他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未来50年之内,没有人能解决。爱因斯坦进行了引力红移、水星近日点以及光线受引力场折射等计算。战争尚未结束,爱因斯坦的新理论就从柏林传到了伦敦,伦敦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们开始着手验证爱因斯坦的新理论。1919年停战后,英国的天文学家利用发生在非洲的日全食,观测到光的偏移,验证了爱因斯坦的有关引力场的观点,证实了爱因斯坦在理论上的计算。这一结果出来后,英国的一些重要报纸发出提问:"爱因斯坦打败了牛顿吗?" 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奖并没有颁发给他创建的狭义相对论或广义相对论,而是颁发给他对光电作用的研究。这一评奖结果也可以看出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在做出决定时以稳妥为本,并且较为注重实验物理,对相对论这一当时还存在一定争议的理论物理上的突破,则避而不论。圈子内的朋友们已经得到准确的消息,他是该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希望他留在欧洲,等着领奖。但爱因斯坦仍然按计划去日本讲学,诺贝尔奖的授奖通知发给他时,他正在去日本的客轮上。爱因斯坦夫人抱怨道:"既然你不能当一个普通人,为什么也不肯当一名普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呢?" 淡漠名利的爱因斯坦,常常对社会公众对相对论的热烈反应表示惊讶。公众们对他的热情,给他的喝彩声让他感到不自在:"我总觉得我是个大骗子,给公众一些他们并不了解的东西,却骗得他们的欢呼声。"在美国,卓别林曾对爱因斯坦说:"人群向我欢呼,是因为他们完全理解我,而人们向你欢呼,是因为他们完全不理解你。" 爱因斯坦认为量子理论是一种过渡性理论,晚年一直致力于统一场论的研究。而对哥本哈根学派的波尔、海森堡、薛定谔在量子理论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爱因斯坦表现出了很大的怀疑。爱因斯坦对新理论的保守和怀疑态度使得一些朋友对他不满。一位朋友说:"爱因斯坦,我为你感到羞愧。你现在对待量子理论就像当年那些反对相对论的人对待你一样。"其实,这样的指责是不对的,爱因斯坦还是认识到了年轻的同事们研究的价值,尽管他在很多地方无法赞同他们的论点。1931年爱因斯坦推荐海森堡为诺贝尔物理奖候选人,海森堡1932年得到该奖。 1905年至1925年,整整20年间,爱因斯坦是理论物理研究的最前沿人物。1925年后,爱因斯坦渐渐由德国物理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变为物理学最新发展的旁观者。 爱因斯坦是个泛神论者,他不认为存在着一个人格化的神,但拥有完美结构的宇宙,又似乎是出于神的安排。"上帝是难以捉摸的,但他没有恶意。"这是爱因斯坦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讲课时留下的句子,如今镌刻在数学系楼的门楣上。 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20世纪的科学和政治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科学家是否关心政治,他们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政治漩涡之中。而在政治变幻的时代,一个科学家的立场、观点体现着他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以及他对社会和政治的思考是否成熟。爱因斯坦在瑞士期间,从未对政治发表过任何言论。在他看来,瑞士有着运转正常的民主政体,有着政治上十分成熟的国民。而德国的政治状况与瑞士完全不同,德国人经过训练式的学校教育之后,在心理上依赖强权,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学者可以是非常出色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但在政治上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形成自己的观点。到了德国之后,具有强烈政治责任感的爱因斯坦积极参与到政治生活之中,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与德国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他的这一政治态度使他成为德国科学家中的另类。 爱因斯坦来到柏林几个月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议会很快批准了战争贷款,德皇威廉二世于1914年8月3日颁布了战争总动员令。普法战争胜利后,德国人民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生活了几十年,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战争到底意味着什么。在普鲁士政府军国主义宣传的叫嚣蛊惑下,德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不少人认为战争将使他们经历一个伟大的时代,因而欢呼着战争的爆发。德国的93名学者,其中有15名自然科学家,包括普朗克和伦琴在内,联合在《告文明世界书》上签名,表示支持军国主义者发动的这场战争,这一举动给德国学者的形象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爱因斯坦对战争极度憎恶,看着街上那些在欢呼的人群中迈着整齐步伐的士兵,他毫不掩饰自己的蔑视:"这些随着军乐行走的人大概没长脑子,因为这种行动只要有骨髓和肌肉就足够了。"爱因斯坦针锋相对地发起了一个反战签名活动。爱因斯坦的举动,遭到了同事们的抵触。在一片战争的叫嚣声中,他显得十分孤立。他的反战声明《告欧洲人书》只获得了屈指可数的几个签名。 一战期间,爱因斯坦的精力主要用在两个方面:一是广交欧洲其他国家的反战人士,建立反战同盟等组织。1916年,他利用返回瑞士探望妻儿之际,与著名反战人士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会晤,将一次私人的旅行纳入他的政治活动范围。同时,他又以极度的专注继续进行科学研究,1915年,在狭义相对论发表10年之后,完成了有关广义相对论的论文。 1932年12月在德国客轮上 大战结束后,德国处于政局不稳、经济衰退、通货膨胀的状况之中,德国人民对协约国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充满仇恨,社会上煽动复仇和报复的声音最易获得听众。在德国普遍不景气的社会状态中,德国的科学界可谓一枝独秀,其中爱因斯坦的作用是积极而重大的。爱因斯坦认为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几个欧洲国家应当和解,因为仇恨和报复只能带来更多的不幸。战后,欧洲许多国家邀请爱因斯坦去讲学,爱因斯坦在布拉格、维也纳、伦敦、纽约、巴黎等地的讲学,受到各国各界的热烈欢迎。一战后,法德两国关系对立,民众之间互相仇视,但爱因斯坦还是受邀去了法国。爱因斯坦在巴黎时,法国的报纸特别强调了爱因斯坦在战争中的反战态度,爱因斯坦在法国接受采访时指出,德国战前的军国主义教育对战争的爆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爱因斯坦受到法国社会各界的欢迎,但许多德国人包括爱因斯坦的一些同事却不能理解他的行为。爱因斯坦为和解付出的努力受到了有识之士的肯定,德国驻法国、英国的大使在工作报告中都指出,爱因斯坦在国外讲演的文化意义并不亚于其科学方面的意义。 纳粹统治期间, 被普鲁士科学院开除 二三十年代的德国反犹气息浓厚,纳粹甚至要区别出"德国物理学"和"犹太物理学"。以日常经验常识无法理解的相对论被纳粹攻击为"犹太人的骗局"。 一战结束后,当时的德国外长被社会认为是倾向法国的投降派而被德国军官暗杀。爱因斯坦的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胁,他一度想离开德国。这时,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给爱因斯坦提供了教授职位。 普朗克对爱因斯坦留在普鲁士的意义十分清楚,他是爱因斯坦的朋友,是他当年坚持把爱因斯坦请到柏林,也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再挽留爱因斯坦。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政治上普朗克都倾向于保守。两人的学术观点不同,政治倾向也相左,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好朋友。他们认为彼此都是正直的人,都以自己的准则行事。普朗克75岁生日时,希特勒向他表示祝贺并且会见了他。普朗克利用这个机会向他阐明,德国不能失去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一批卓越的犹太科学家。希特勒对此不予理会。随着一大批犹太裔科学家和持不同政见的文化界人士离开德国,不少欧洲人士认为,德国已经成为文化上的第五流国家。1933年3月28日,爱因斯坦宣布退出德国科学院。4月初,普鲁士科学院在普朗克不在场的情况下开除了爱因斯坦。对此普朗克感到,这将是德国科学院历史上无可更改的污点。在有关记录中,普朗克充分肯定了爱因斯坦在科学上划时代的贡献和意义,但同时又指出,爱因斯坦在美国的一系列反对德国政府的言论违背了有关科学院成员必须忠诚于国家的义务。普朗克的态度代表了德国当时大多数学者的立场:在纳粹势力尚未成气候时,不屑于与之争论;而纳粹获得政权,占据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后,则觉得力不从心,只能听之任之。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3月10日在美国讲学的爱因斯坦发表了不回德国的声明:"只要我还能有所选择,我就只想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公民拥有自由、宽容,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权利。公民自由意味着人们有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其政治信念的自由;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一种信念。这些条件目前在德国都不存在。那些对国际谅解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正在那里受到迫害,其中有一些是一流的艺术家。"此后,这位坚定的和平主义者积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动员有关国家对纳粹德国发动战争,趁德国法西斯羽翼未丰之时将其消灭。这使爱因斯坦又遭到和平主义阵营的不解。 在致罗斯福的信上签名是 一生中最大的错误 在20世纪,一个国家科技力量的发展程度往往意味着该国的军事实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犹太裔化学家哈伯在当时原料短缺的情况下,用德军在比利时化工仓库收缴的大量化学材料研制出毒气弹。当别人对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提出异议时,他回答说:如果用了这种武器能够早日结束战争,那么这将是最大的人道主义和爱国主义。然而正是这种毒气弹延长了战争,如果德军没有这类化学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将会早些结束。1939年,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带来消息,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已经成功地完成了核裂变,这使爱因斯坦的质能理论由设想变为现实。西拉德推测,如果德军占领了比利时,必然会控制比利时在非洲的铀矿。而如果德国研制出了原子弹,那么德国人很可能赢得战争。这一消息使爱因斯坦极为不安,他认为,如果希特勒首先拥有了原子弹,人类将遭受巨大荼毒,爱因斯坦认为,美国有必要加强核裂变研究。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美国进行核能量方面的研究,不能让德国人在这一研究领域领先--这便是曼哈顿计划产生的契机。 1945年8月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当爱因斯坦在收音机里听到这一消息时,长叹一声:"噢,惨透了!" 与托马斯·曼 1938年摄于普林斯顿 1948年爱因斯坦接受了美国《新闻周刊》的采访,他说:"如果我知道,德国人当时并没有造出原子弹的可能,我绝不会为制造原子弹做任何事情。在致罗斯福总统的那封建议制造原子弹的信上签下我的名字,是我一生犯下的最大错误。"1953年,在给一位日本友人的信中,爱因斯坦对自己的政治态度和作用做出如下申述:"我是一位坚定的和平主义者,但不是一位绝对的和平主义者,就是说,我坚决反对随意使用暴力,但是在面对以灭绝生命为目的的敌人时,我会做出例外的决定。我一再谴责对日本使用原子弹。不管怎么说,我无力制止那个不幸的决定,我对事情的进展无法负责,就如同我不能为日本人在朝鲜和中国的所作所为负责一样。我也从来没说过,我会赞同对德国使用原子弹。但我认为,我们应当避免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成为惟一拥有这种武器的国家--这在当时是真正的危险。"爱因斯坦的这段话,说明了两层意思:一是表明了科学家的无奈,即便是那些最有头脑的科学家,也无法决定如何使用他们的研究结果。另外他认为,原子弹应该更多地起到战略上的作用,而不应当直接用于战争。1945年,爱因斯坦也曾第二次致信罗斯福总统,请求不要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但这封信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或许罗斯福没有读到。从当时在押的德国物理学家的反应来看,德国根本没有研究原子弹,也没有将核能量用于发展武器--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研究和制造原子弹的能力,而是因为纳粹没有要求他们进行这类研究。纳粹对科学界的新发展总是表现出不信任。 20世纪的德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拒绝希特勒政权的拉拢和诱惑,从瑞士流亡到美国,在普林斯顿成了爱因斯坦的邻居。他们的交往很多,托马斯·曼和他的哥哥亨利希·曼都是爱因斯坦眼中的少数真正的具有政治思考能力的德国人。托马斯·曼一再惊讶于爱因斯坦的"儿童般的纯净的圆眼睛"和他的明确坚定的政治观点。他们曾经一同为盟军的电台,比如为英国广播公司制作宣传抗击法西斯的节目。 与艾尔萨及其女玛尔戈在一起 1929年 二战结束后,爱因斯坦拒绝与德国的官方机构发生任何联系,因为德国是一个"谋杀了我的犹太同胞"的国家。他认为德国人民在杀害犹太人、发动战争上,集体有罪;而德国人,包括德国的科学家,并没有认真地肃清造成这一切不幸的国家民族主义思想。德国科学家在这场战争中的态度成了爱因斯坦战后对他们进行评价的惟一标准。当巴伐利亚州科学院、德国的马普协会聘请爱因斯坦担任外籍成员时,爱因斯坦一概拒绝。一些旧友也写信给他,请求他接受一些德国科研机构的邀请,他在答复这些昔日的同事时,虽然口气较为客气一些,但也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他也拒绝德国出版他的著作。直到晚年,爱因斯坦也不能接受德国、原谅德国。 不完满的婚姻 1914年4月底,爱因斯坦到柏林一个多月之后,他的妻儿来到他的身边。与在布拉格时期的生活一样,米列娃拘谨自卑,拒绝认识新朋友,也无法融入新的环境。米列娃性格抑郁,随着爱因斯坦的名声和地位日益提高,她惟恐失去爱因斯坦,变得更加神经质。米列娃对爱因斯坦的同事和朋友们不友好的态度,致使两人经常吵架,他们持续了12年的婚姻已经难以维系。但造成这一局面的过错不仅仅在米列娃一方。在陌生的柏林,爱因斯坦总是让米列娃一人独处,当米列娃抱怨爱因斯坦对她关心不够时,他就认为米列娃"缺乏独立性"。两个月后,米列娃带着孩子离开柏林,爱因斯坦到火车站送走妻儿后,流着眼泪独自回到住处。他一生中只流过两次眼泪,另一次是1902年他父亲去世的时候。 1915年圣诞节,爱因斯坦的母亲来到柏林探望他。母亲把爱因斯坦的表姐艾尔萨介绍给儿子,认为他们两人再合适不过:他们在大致相同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里长大,而且都有过失败的婚姻。爱因斯坦对母亲的建议不以为然,不愿意接受"指派的婚姻",他甚至不为母亲的眼泪所动,扬言说"我早就学会了对付女人的眼泪"。1919年爱因斯坦与米列娃正式离婚后,开始与艾尔萨和她的两个女儿一起在柏林生活。鉴于德国通货膨胀的状况,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后,将奖金转到瑞士,用这笔钱的利息支付米列娃及两个儿子的生活费用。 爱因斯坦在与同事朋友的交往中,谈吐幽默诙谐,语言生动,深受大家的尊重和喜爱,但在家庭生活中却不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艾尔萨原先的职业是演员,她生性开朗、乐观,追逐时尚,喜欢出风头、喜欢打扮。爱因斯坦却不修边幅。两人刚刚结婚时,爱因斯坦还勉强带着艾尔萨硬塞给他的梳子,偶尔梳一下头发。后来,他就对梳头不胜其烦,干脆让自己的头发蓬乱着。他还认为,没有必要穿着擦得锃亮的皮鞋,"因为那仅仅说明你擦过皮鞋"。他从不为自己的不加修饰感到难堪,有时身上发出异味他也不在乎,甚至在给朋友的信中还提上一笔:"你的脏乎乎的爱因斯坦从柏林问候你!"艾尔萨没法改变爱因斯坦,只能接受他。爱因斯坦工作起来,可以忘掉一切,一位朋友在爱因斯坦家里看到过这样的情景:爱因斯坦在艾尔萨的一再催促下,坐到餐桌旁,但他仍在不停地说话,每吃下一口饭,艾尔萨都要催促他两遍。 爱因斯坦从仇视女人的叔本华那里接受了不少关于女人的偏见,例如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与女人相比,每个男人都是国王,因为他多少是自立的,不必总是等待着、纠缠着他人。而女人则要一直等着出现某个人,并让此人随意处置她,否则,她们就会垮掉。" 据友人回忆,有一次爱因斯坦对夫人大喊大叫,"你可以说'你',可以说'我',但请不要说'我们'"。爱因斯坦与第二任妻子艾尔萨的婚姻未必和谐,但却十分平静,这是因为艾尔萨让爱因斯坦过着他想过的生活。爱因斯坦的身边聚集了一些优雅的女性,艾尔萨只好远远地望着,甚至接受了爱因斯坦另有情人,为此她只能偷偷流泪。爱因斯坦和情人托妮经常在周末一起去听音乐会。每次托妮来时,艾尔萨就主动躲避开。1936年12月,艾尔萨在美国普林斯顿去世。 爱因斯坦共有4个孩子。大女儿出世的时候,年轻的爱因斯坦的经济状况过于窘迫,只得把这个孩子送人抚养;大儿子汉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成为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动力学教授;二儿子爱德华自幼体弱多病,是最让爱因斯坦操心的孩子,后来因精神分裂住进了精神病院;爱因斯坦晚年时与一位夜总会的舞女还有一位私生女。为了让孩子能够在一个较为正常的家庭环境中生长,爱因斯坦也将这个女儿送给别人领养了。 1955年初,爱因斯坦突发心脏病住进了普林斯顿医院。同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去世,享年76岁。因为值夜班的护士不懂德语,这位世纪天才在弥留之际留给人类的最后遗言成了永远的谜。 相关专题:《人物》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