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京报抗战专题专题 > 正文

路遇妻儿 相视不敢说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9日06:58 新京报
路遇妻儿相视不敢说话

8月4日,昌平,85岁的原昌平县副县长徐福先坐在简朴的家中。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人物档案

  姓名:徐福先

  年龄:85岁

  身份:

抗日战争时期任上庄村民兵中队中队长,解放后曾任昌平县副县长

  抗战时经历

  1920年生于昌平上庄村,15岁时娶了一个比自己大4岁的媳妇。17岁起开始给

八路军送鸡毛信,不久当上民兵中队的中队长,负责“破交”工作。期间,他带领民兵挖铁轨、埋地雷……千方百计破坏敌人的严密网络,对敌人进行“红色封锁”。由于工作原因,他“谁家都能住,就是不能住自己家”,大儿子夭折时,他也没有见上最后一面,甚至在路上与妻儿不期而遇,也不能说一句话。

  1920年,徐福先出生于昌平上庄村。在山区,村民们将绵延相连的山坡开垦成一环环的梯田,仿佛戴在座座山上的葱绿项圈。15岁时,徐福先娶了一个比自己大4岁的媳妇,直到那时,他也只是一个耕种着梯田的普通农民。

  85岁高龄的徐福先一被问起抗日时期,总是习惯地说,“我们那年代不一样,你们不懂的,我可怎么跟你说啊?”然而,他总是忍不住地描绘起一直萦绕在脑海里的画面:1937年的夏末,天气异常闷热,一个师范学校的学生来到村里,站在村里的一个高台上,挥舞着手臂,跟大家讲七七事变,讲日本人怎么打进中国,怎么烧杀抢掠,号召大家一起参与到抗日的斗争中来……

  乡亲挤满了台上台下。这一年徐福先17岁,挤在村民中间渺小得几乎找不到。但这一刻他觉得自己在膨胀,胸腔里有无穷尽的热量东闯西撞。

  白色鸡毛信

  每次送信时,徐福先赖以壮胆气的是一杆六七斤重的长枪。他运气很好,从来没有遇上过鬼子,所以那杆枪也就没有使上过。

  七七事变以后一个多月,昌平也全部沦落敌手。北平形势吃紧,抗日斗争由正面对抗转入纵深的敌后游击战,斗争据点遍布敌占区。上庄的太陵村,早在八路军建立之初,就被开辟作联络点。

  从那时起,徐福先就开始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信封上粘上白白的鸡毛,表示十分紧急的意思,接到了就得赶紧送出去。”徐老比画着,描述鸡毛信的样子说,那是村里和八路军据点互通消息的重要途径。

  徐福先知道,山里肯定有很多八路军,但他不认识他们。每次送去鸡毛信,他都只和一个固定的接头人联系。

  送鸡毛信的路必须绕过有鬼子驻守的地方。离上庄十里的湖门村,日本人在那儿开了锰矿。所以每次走到湖门都得绕行爬一座山,下山到老人堂,又爬一座西山,下西山就进入太陵村。这一趟下来,就是三四十里路。但年轻的徐福先大概一两个小时就能到接头地点。取回信时就再回村,将信里的消息传达给乡亲。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昌平有很多鬼子的据点、炮楼。在敌人的眼皮下送信,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每次送信时,徐福先赖以壮胆气的,是一杆六七斤重的长枪。

  “从没人教过枪怎么使,但是村干部个个都会使,只要推上去就响!”虽然没有碰上过日本人,但徐福先有空就练习使枪,“五发子弹压在里面,枪栓一推、一扣,子弹就出去了。”

  徐福先运气很好,送了那么些年鸡毛信,他没遇见过敌人。所以那杆枪也从来没使上过。从送信开始,徐福先就走上了革命这条艰险之路。

  不久,他当上了民兵中队的中队长。当时上庄村里一共有380多户人家,是一个民兵中队。

  红色封锁线

  八年时间里,封锁交通、封锁道路,封锁一切可封锁的资源,这就是徐福先所带领的民兵中队的惟一斗争目标。

  湖门有日本人的据点。围绕着这个据点,鬼子修路、修炮楼、架电线杆、铺铁路,想要布下严密的统治网。

  而这些工程的苦役,无一不是落在当地百姓的身上。徐福先还记得,日本人在湖门附近的山上修炮楼时,让村民把木头扛上山。扛上去以后,还要回到山下交差。但日本人数数点名老百姓听不懂,他们就改用一个厚实的木板“梆梆”地挨个敲打脑袋,以这种方式算人头,那份疼就不必说了。最挠心的是,鬼子眼里,从不把中国百姓当人看。

  鬼子想巩固势力,徐福先等人的任务却是千方百计破坏敌人的严密网络,对敌人进行“红色封锁”。

  当时,昌平交通方便,日伪军的汽车路畅通,昌平、南口、沙河镇等各据点之间都有电话通讯联络,对八路军开展工作十分不利,威胁很大。因此,当时的昌延、昌宛县委做出决定:破坏敌人的交通线,割断敌人电话线,破坏敌人的通讯,以滞怠敌人的行动,便于八路军有效地打击敌人。县委把任务布置到区,由区组织游击队和民兵、群众,破坏敌人的交通及电话线。

  “破交”命令下达后,究竟怎么破,就靠村民的智慧。徐福先和他带领的民兵队,想出了不少主意。用大棍子将铁轨挪到地上,火车开过来就会脱轨。或者搬一块大石头放到铁轨上。除此之外,他们在村口埋上地雷。只要敌人一来,就会踏响地雷。这样既可以报信,知道敌人出来了,而且还能借机杀伤敌人。地雷埋藏得非常巧妙,鬼子很难发现。一埋完,大家立刻撤退。埋地雷时,还要有人放哨,每次都是一名姓徐的村民,他站在西山山顶,见大家安全返回上庄的小庙里,他才下山。盯梢的差使可不轻松,有时一去就是一天的,饿了,只能掏点白薯啃一啃。

  徐福先等人埋的地雷有效地阻挠了据点的鬼子随意出来到村里巡查,也引来了敌人的疯狂报复。

  湖门村当时建有日伪军的炮楼。为切断鬼子炮楼与外界的联系,1944年的一天,徐福先率领上庄村的民兵和基干队队员,一夜间砍倒了上庄村西梁至湖门村近10华里的电线杆。大家把电线杆砍倒后,将上边的电线全部剪下来,卷起来抬到别处埋掉。待天亮敌人发现时,民兵们早已回到村里了。

  这下把日本人惹急了,他们找不到电线,便怀疑藏在哪个村民家里,跑到村里搜查。村民刘一中、刘一正哥俩成为重点怀疑对象,但日本人一番搜寻后却没有任何结果,生气得干脆一把火将两间房子都烧了。兄弟俩只得搬到山外投奔亲戚去了。从此后,徐福先再也没见过他们。

  鬼子搜查过程中,看到李家的粮库,他们立刻警觉,怀疑这是准备送给八路军的存粮。这一回,他们的确猜对了。李家的粮和房就这样消失在日本人的一把火中。“他们烧是烧不绝的啊。”徐福先老人说,烧粮后不久,山外又有新的粮食运来,都是送给八路军的存粮。

  八年时间里,封锁交通、封锁道路,封锁一切可封锁的资源,这就是徐福先所带领的民兵中队的惟一斗争目标。

  空壳概念的家

  徐福先走到山窝口,与媳妇不期相遇。他四处环视一下,放慢了脚步,缓缓地与媳妇擦肩而过,始终双方都不敢说话……

  那个年代,在徐福先的印象中,家只剩下一个空壳的概念。“那个年代,哪还顾得上家”。他所担任的中队长职务,是管武装干部,使得他随时都有掉脑袋的危险。村里早就传说,日本人只要见着干部就格杀勿论。这可不是骇人听闻,他经常会从其他村得知有队长被日本人发现而遇害的消息。

  在这样的情况下,村与村之间小心谨慎地相处,甚至到了基本不再来往的地步。按村里的规矩,村民尽量不要和外村的人有联系,否则都会被认为有泄露情况的嫌疑。村子陷入了几乎封闭的状态,每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村民的慌乱。

  这时,徐福先的媳妇生下了一个儿子。由于徐福先的工作本身就是秘密,为避免牵连家人或使得工作上的消息外露,他不得不抛下了妻儿,一家老小就全托付给叔叔照顾。

  “什么都不能要啦!”徐老平时就只能住队里,有时也因工作需要住村民家里。在他的心里,有着一个明确的原则———谁家都能住,就不能去自己家里住。有一次,他匆匆地从家门口经过,他清晰地听到儿子的啼哭声,每一声都让他心里一阵阵地抽紧。他真想立刻停下脚步,进屋去看一看久违的妻子,然而脚步却似乎不听使唤地反而加快。

  “只要还不死,什么都顾不了。”可不久,儿子突然得了病,那一阵子,他正忙着四处去抗日“破交”,连儿子的最后一面也没见着。得知消息的时候,媳妇已经用一个木匣子将儿子埋了。尽管后来他又有了孩子,现在已经儿孙满堂,但夭折的儿子已成为他心里无法抹去的伤疤。

  抗日的硝烟依然在继续。那一天,他走到山窝口,与媳妇不期相遇。只见媳妇安静地站在那里,欲言又止,两手拉着他很久没见的两个孩子。徐福先四处环视一下,放慢了脚步,缓缓地与媳妇擦肩而过,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媳妇,始终双方都不敢说话。隔着山路,擦肩而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弥足珍贵。那一刻,眼神成为他们惟一交流的方式,也是他坚持信念的力量,这是只有那个年代才有的温馨记忆。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陶春 相丽丽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王申

  相关专题:新京报抗战专题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