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央视《东方时空》专题 > 正文

东方时空:风雨百年复旦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14:37 央视《东方时空》
东方时空:风雨百年复旦情

风雨百年复旦情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东方时空:风雨百年复旦情

风雨百年复旦情


东方时空:风雨百年复旦情

风雨百年复旦情


  东方时空9月23日播出节目《风雨百年复旦情》,以下为节目内容。

  [大海波涛/月夜海面叠化字幕: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这是一位时年84岁的老人,在遥望故乡时写下的诗篇。温家宝总理在谈及两岸关系时的动情吟诵,使这一名篇再度打动亿万炎黄子孙。写下诗句的老人叫于右任。他与一座名校的诞生有着特殊的渊源。

  于右任(1879-1964)记者、诗人、书法家,曾任民国政府

审计院院长、监察院院长,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反对帝制。

  这已是百年之前的往事。于右任因参加反清活动被朝廷通缉亡命上海,马相伯接纳了这位反清义士。

  马相伯(1840-1939) 复旦公学创始人,曾办震旦学院,其百龄大庆时,中共中央致电祝贺称他为“国家之光,人类之瑞”。

  马相伯名建常,相伯是他的字,1840年生于江苏丹阳一个数代笃信天主教的家庭中。这一年爆发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这个时期,欧美诸国工业发展迅猛,进入二十世纪初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越拉越大。受西方文明影响的马相伯在创立震旦时,实行了“学生自治制”,提倡“学生自由研究之风”。

  他在办学方针中强调了三点:一是崇尚科学,二是注重文艺,三是不谈教理。

  当时的震旦由法国教会掌控,对马相伯教学方针并不满意,乘马相伯生病休养之际,改变了校政。

  于右任、邵力子率领学生集体离校,拥戴马相伯另立新校。为此,马相伯毅然辞职。

  马相伯在脱离震旦另创新校的声明中,将新的学校取名为“复旦”, “复旦”二字是从《尚书大传·虞夏传》“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一句中撷取的,取其有重兴中华辉煌之大义。

  这个声明发表两个月后,孙中山先生在日本成立了同盟会,开始创建民国的历程。应该说,这不仅仅是历史的巧合。

  复旦成立的这年,中国教育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严复(1854-1921)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

  1911年 辛亥革命成功,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灭亡

  1911年10月,曾担任过复旦校长的严复受清廷指派创作了中国第一首国歌——巩金瓯。墨迹未干,大清朝就在辛亥革命中灭亡了。

  民国刚刚成立,马相伯感慨地说道:“民国光复,吾复旦亦光复矣。吾十余年来所梦想共和政府下的学校,今始遂愿矣。”

  这一年,复旦成立了历史上第一届校董会,中山先生欣然担任校董,并为复旦题词:努力前程。

  李登辉(1873-1947)出生于印尼,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1906年到复旦任教,历任教务长、校长。

  1913年,老校长马相伯受命代理北京大学校长,原教务长李登辉接任校长一职。那一年他41岁。

  李登辉生于1873年,病故于1947年,是印尼华侨,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他于1906年初来到复旦任教,毕生的梦想就是把复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李校长上任时,正值袁世凯篡权,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二次革命”失败以后,多数校董亡命海外,学校经费来源断绝。

  李仲南 107岁 复旦校友

  [李仲南访谈:那时候复旦还是私立大学,国家不补贴一点钱,复旦这个时候就是500多人,可怜啊,靠学费收入]

  1917年复旦公学正式更名为复旦大学。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陡然上升,原有校舍已不够使用,必须重选校址。李校长把校址选在了今天复旦大学的所在地——江湾。

  当时上海市区与江湾之间路途很远,李校长选中的新校址还是一片茅草丛生的荒野,不少人认为这里根本不宜建校。李校长着眼于复旦的未来力排众议,坚持以江湾作为校址。1918年,李校长亲赴南洋募得巨款,在江湾继续购地建校,他在江湾买下了70余亩土地。

  1919年1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蒙受巨大屈辱,北洋军阀政府准备签字承认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也就是《二十一条》。

  消息传来,中国人民被激怒了。1919年5月4日,在北平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5月6日,复旦发起成立上海市学生联合会,带领八十多所学校师生示威游行,声援北平五四运动,一时成为五四运动在上海的指挥部与大本营。并发动上海工人、市民进行罢工、罢市、罢课。

  复旦师生在五四运动中的出色表现,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在海内外的知名度。校董会不失时机地在国内发起了一场募捐活动,筹得的款项继续建造新校园。1920年底,举行了隆重的新校园奠基仪式。由此,复旦17年来借地办学的历史终告结束。

  简公堂 建于1921年 由简照堂、简玉阶兄弟捐建,抗日战争时遭日机轰炸损坏

  奕柱堂 建于1921年

  第一学生宿舍 建于1921年,抗战时被日机炸毁

  1922年江湾校院落成时参观校园的来宾

  在李校长执教的42年中,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培养了26位大学校长,这不仅在中国、在世界的教育史上都是一个奇迹。

  刚满51周岁的李校长,已经两鬓全白。然而,值得他欣慰的是,早期由他亲自送去国外深造的学子大都受其感召,开始陆续学成归来,回母校服务。

  对复旦来说,校舍的建设、名师的到来和学科的建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只有确立了复旦精神,才能够塑造复旦的灵魂。复旦精神就是由马相伯和李登辉两位校长倡导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

  [复旦校歌(1925年)

  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

  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

  无羁绊,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

  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

  “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座右铭。

  陈寅恪(1890-1967)国学大师,1905至1909年就读复旦公学。曾任清华大学、香港大学、西南联大、中山大学教授。

  然而,一直鲜为人知的是,在大师年轻的时候,曾在复旦求学四年。“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复旦精神影响了这位国学大师的一生。

  这是一本由于急于出版而印错了标题的《共产党宣言》,它曾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同志在1936年接受斯诺采访时曾经说过:“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毛泽东提到的三本书的第一本就是《共产党宣言》,它的中文全译本,是年仅29岁的陈望道在1920年所翻译的。

  陈望道(1891-1977)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起在复旦大学任教,历任中文系主任、新闻系主任、校长。

  也就是在这一年,年轻的陈望道来到了复旦,他历任复旦大学训导长、中文系主任、新闻系主任。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发动了9.18事变,进而侵占了东三省。

  1932年,1.28淞沪抗战爆发,复旦的校园三度被日军占领,诺大的一个校园,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看着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校园被日本人践踏,李校长内心的悲愤可想而知。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淞沪会战打响,三个月之后上海沦陷。江湾校舍或被炸毁,或被日军占用。

  李校长面对敌伪威胁利诱,毫不动摇。他以“三不方针”昭示师生:一,不与敌伪往来;二,不接受敌伪津贴;三,不得已时宁可停办。保持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在战火纷飞中,复旦被迫分为两部,一部羁留上海,一部西迁重庆。

  孙寒冰(1903-1938),抗战时任复旦大学教授,历任教务长、法学院院长

  1938年,在法学界声望极高的孙寒冰教授由香港转道重庆,担任教务长兼法学院院长。他首创并主编了中国最早的《文摘》类杂志,发表各种进步言论,成为抗战初期发行量最大的杂志。

  [郑兰荪访谈:这个《文摘》坚持抗战必胜的方针,这个是要有勇气的,这很不简单的,对于推动抗战,所以夏衍说,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字幕:抗战时期重庆

  为了打垮中国人民抗战的志气,日军对重庆实施了长达五年半的大轰炸。

  1940年5月27日,黄桷镇的复旦大学被炸,一代英才孙寒冰教授不幸遇难,年仅38岁。

  复旦校友,孙寒冰之女

  [孙一德访谈:父亲遇难以后,当时广大师生很悲愤,很惋惜,很多人写诗、写文章纪念他。]

  直到抗战胜利后人们才发现,在抗日大军中,总计有八百余位投笔从戎的复旦学生。

  梅汝璈 (1904-1973)法学家,早年赴美留学获博士学位。1928年回国后历任山西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教授。

  1945年12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决定对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进行审判。42岁的复旦大学教授梅汝璈博士受中国政府指派担任审判日本战犯的法官,他也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惟一的中国法官。

  在长达两年半的审判过程中,梅汝璈用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学识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赏与尊重。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有许多复旦学子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中,知识青年奔赴祖国各地参加解放和建设,新中国一步步走向全面胜利。而此时,教育界也随着新中国走向成熟而发生着巨变。

  1952年全国范围内的院系大调整,学界至今评价不一。但对复旦而言,客观地说,是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飞跃良机。复旦因此聚集了大批名师巨匠,由此成为绵延数十年雄居国内一流大学前列的名校。

  而这一切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复旦历史上又一位堪称杰出的校长陈望道。

  复旦大学是第一批进行院系调整的高等院校,连同1949年8月以来的调整,新复旦共由19所高等学校有关系科合并组成,成为一所文理综合性大学,汇聚了江、浙、皖、沪地区最著名的一批专家学者。

  陈望道深信院系调整必定是今后复旦发展的大好良机。为此,陈望道和他的同事们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在担任校长的二十余年里,陈望道展现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至今为复旦人所称道。

  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年代,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亿万中国人民以极大的热忱投身到新中国建设的洪流中。

  上世纪60年代,复旦校园内走出去一批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他们隐姓埋名、忘我地投入到两弹一星的研制中,许多年之后他们所做的工作才被外界知晓。

  在我国核武器研究与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胡思得。我国核工业事业从无到有,胡思得也从一个刚出校园的大学生逐步成长为原子核物理、核武器工程方面的专家。

  复旦大学校友,工程院院士,教授,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

  [胡思得访谈:我们很多很多的专家都很有才华,当领导找他们谈话以后,他们说得很干脆,我愿意以身许国。他们这种献身精神、爱国热情的话,也深深教育了我。]

  这里长眠着为了新中国的核工业事业奉献青春的人。他们当中就有一些复旦学子。他们把自己的理想连同生命,永远地留在了这里。

  [二十世纪70年代 北京

  刚刚经历过十年浩劫的中国百废待兴。

  1977年,在共和国教育史上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恢复了高考制度,一大批被十年文革耽误的年轻人走进了大学校园,他们的命运也因此得到改变。在这场关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变革中,一位复旦学者起了重要作用,他就是当时复旦大学校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1977年,在“四人帮”被粉碎后不久,苏步青教授向邓小平同志大胆地提出恢复高考招生的建议,并痛陈文革期间教学科研的荒废和人才的流失。

  李大潜,复旦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

  [李大潜访谈:在这种历史的关键时刻,大家都还心里很怕的时候,他敢于站出来,不仅是站出来,等于是跳出来,第一个发言,向四人帮开火,还是有这种铮铮铁骨。]

  苏步青教授的想法得到了小平同志的大力支持。当小平同志关切地询问他对复旦发展有些什么要求时,他说:“我有“十八罗汉”,但是都流散各地无法从事数学研究。而后,在邓小平的干预下,他的“十八罗汉”陆续回到了复旦,使复旦数学系迅速成为国内高校最好的数学研究和教学基地。

  此时的复旦凭借其半个世纪以来形成的历史地位和学术氛围吸引了大批杰出人才。在复旦数学系,继苏步青教授之后,他的学生谷超豪、胡和生、李大潜、洪家兴又相继成为中国科学院院院士。这段师徒三代相继成为院士的故事在复旦一直被传为佳话。

  [复旦新貌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党和国家确立了“科教兴国”这一国策。复旦人适时地抓住了这一发展契机,结合国家和上海市出台的一系列建设计划和措施,逐步使复旦发展成为一所包含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管理科学在内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话剧《世纪的回声》

  [话剧同期: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我和丈夫冲破了重重阻挠,登上了漫漫的归途。

  这是一出复旦学子新近排演的话剧,剧中的主人公就是令所有复旦人至今还在深切缅怀的谢希德校长。

  谢希德(1921—2000)物理学家 教育学家 中科院院士,赴美留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复旦大学校长 上海市政协主席

  在改革开放这个对复旦来说至关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位建国以来第一位大学女校长,凭借她卓越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带领复旦实现了一次新的飞跃。

  杨福家,核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原复旦大学校长

  [杨福家访谈:开始我不大愿意进入到复旦的领导班子。我就住在上海一个公寓里面,这个公寓是非常老的公寓,楼梯是很破的,她(谢希德)行动不方便的,她居然让我没想到,她就这么一步步地走到我家来,希望我要出来,为了复旦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利益,应该进入到复旦大学的领导班子。所以你看她这样一个比我……,是我的长辈,为了复旦的事业居然能够这样子做,我确实非常感动,所以后来我就同意了。

  为了复旦大学的崛起,谢希德校长倾注了她毕生的心血,也因此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尊敬和爱戴。在她去世那天,校园里飘飞着怀念的纸鹤。复旦人缅怀的不仅仅是谢校长留下的立校理念,还有她乐观、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

  复旦人没有辜负谢希德校长的期望,这一时期的复旦学术成就斐然、科研硕果累累。而最让人称道的是两套大书的编纂,这就是《中国历史地图集》和《英汉大词典》。

  谭其骧(1911-1992)复旦大学教授,创办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任历史系主任、历史地理研究所主任

  1954年,复旦大学的谭其骧教授受命主持编绘中国历代沿革地图。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是一部多民族不断融合的历史,所以对谭其骧来说,最难的不是7万多个地名的考证,而在于不同历史时期行政区域的划分。文革中左的思潮也干扰了这项工作的进行,但谭其骧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再次用行动展示了复旦人追求真理的铮铮铁骨。

  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谭其骧的学生

  [葛剑雄访谈:他在最最困难的时候他曾经说过这个话:图可以不要出,我生前不出也没有关系,但是呢,历史事实我一定要坚持。]

  《中国历史地图集》全部出齐的时候,谭其骧教授已是77岁的老人了。他也因此成为全国惟一一位当选中科院院士的文科教授。

  由复旦教授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是中国有史以来独立研编的最大一部双语辞书,至今仍是人们案头必备之物。1976年,陆谷孙参与了〈英汉大词典〉的筹备和编写,1986年,出任《英汉大词典》主编。有人说他是临危受命。

  陆谷孙,复旦大学教授,《英汉大词典》主编

  [陆谷孙访谈:《英汉大词典》开编的时候人挺多的,最盛的时期大概有108个人,如果说临危受命的话,大概这个“危”字就应了人才流失的比较多。到最后九一年全书编完的时候,只剩下了17个人。]

  陆谷孙明白,《英汉大词典》的成败就在于这个团队能否坚持到底,这些成员能否战斗到最后。

  [陆谷孙访谈:后来那个字典成了物化的一种邪恶的力量,每年都要吞噬我们一两条生命,我告诉你,人过世了。有一个年轻的40几岁,突然早上心脏病发作,来上班的路上,死了。]

  经年累月的跋涉,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1991年,《英汉大词典》上下卷全部出齐。有评论说,其生命力是跨世纪、跨国界的。

  迄今为止复旦大学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项,在国际知名学术杂志《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了8篇论文,领衔973课题和863重大项目4项。

  王生洪 复旦大学校长

  [王生洪访谈:作为研究型大学,我们提出以科学研究为主导,来带动整个的学科水平的提高,从而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复旦的服务社会不仅仅体现在办学理念上,也体现在复旦学子毕业后的社会实践中,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向社会奉献着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

  这里是云南省德钦县梅里雪山脚下的明永村。这是村里唯一的小学。

  马骅(1972-2004)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2004年在云南省德钦县明永村支教时不幸遇难

  2004年6月20日19时30分,从北京来明永小学义务支教当老师一年半的志愿者,复旦学子马骅,搭乘吉普车在去县城为学生们买粉笔的路上遭遇

车祸,吉普车跌入了80米深谷下的澜沧江。

  “喝过的美酒都忘记了,只有青稞酒忘不了;走过的村庄都忘记了,只有明永村忘不了;经过的河流都忘记了,只有澜沧江忘不了;看过的雪山都不记得了,只有梅里雪山忘不了。”

  这首歌是马骅老师自己作词作曲的,而今他的学生们都会吟唱这首歌颂家乡的歌曲。然而孩子们再也听不到马骅老师的歌声了,人们记住的是他的真诚,他的朴实,他的爱心。

  2003年10月16日,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地球

  这是个很多人都记得的日子:2003年10月16日。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遨游21个小时的中国航天员杨利伟,身披绕地球14周的征尘,安全返回到预定地点。

  这一壮举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活动能力的国家。

  [杨利伟同期:我感觉非常良好,我们的飞船非常正常。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杨利伟的身后,有一支为中国航天事业付出艰苦卓绝努力的航天队伍,其中就有一位复旦学子,他叫徐福祥。

  徐福祥,1943年8月出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科技委主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五院承担的神舟飞船研制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核心工程。徐福祥担任五院院长的时候,正值我国航天事业的低靡期。

  徐福祥,复旦大学校友,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

  [徐福祥访谈:因为我是搞技术的,有我的优势,但是我搞管理不行,像你当院长就要搞管理,怎么来搞,所以那段时间我压力非常大。]

  刚当院长的徐福祥,两个月没有说什么话,他深入调研,寻找薄弱环节,探求管理之道。在摸索和总结当中,徐福祥迅速积累经验,在他当院长的短短7年中,经他组织发射的十数颗卫星和4艘航天飞船无一失败,全部成功。五院的经济效益也从他刚来时的年收入5亿元,猛增到了年收入35亿元。

  [徐福祥访谈:这个是我一生当中我感到最高兴的。这个7年,我感到问心无愧。]

  在这些为国家无私奉献的人们中,我们还应该记住这样一位学者。吴敬琏:著名经济学家,比较制度分析学科在中国的开创者之一,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1977年他较早地对大寨“左”的口号和做法提出了公开的批评。从1979年开始,吴敬琏把研究的重点逐步转向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比较研究方面来。他勇于针砭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不良现象,维护国家和群众的切身利益,以过人的胆识和无私的学术品格,赢得了超出学界的声望,被公众视为“经济学界的良心”。

  吴敬琏,复旦大学校友,经济学家

  [吴敬琏访谈:知识分子他应该就是,他天生的职能就是社会的良心。]

  1978年开始,

中国经济学界围绕着改革的目标是维持计划经济还是建立市场经济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直到1990年夏天,这场争论还在继续。

  [吴敬琏访谈:1990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召集座谈会,讨论当时的经济问题。在这个座谈会上就发生了计划派和市场派的激烈争论。当时市场派是三个人,一个是薛暮桥,一个是刘国光,一个是我。其余的大概那么七八个,十来个人都是主张计划趋向。结果发生了激烈争论,他说是市场经济这个提法是不能提的,我说怎么不能提。]

  面对众多主张坚持计划经济的学者们,吴敬琏和他的同事继续顽强地坚持改革的市场取向。结果,吴敬琏被对方贬义地加上了“吴(无)市场”这个绰号。

  1992年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吴市场”的绰号一夜之间成为美誉而名扬全国。

  学术独立,思想自由,复旦校歌中的这两句歌词,成为许许多多复旦人生命中坚守的价值取向。正是像吴敬琏,马骅这样在自己平凡或不平凡的岗位上的默默奉献,构成了复旦的精神。他们用自己的实践和生命,为复旦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所有复旦人的心中,复旦精神永远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当新世纪的曙光照耀在复旦校园里的时候,复旦迈上了新的台阶。

  2000年,复旦大学与原上海医科大学强强合并,成立了新的复旦大学,形成了文、理、医三足鼎立的学科新格局。

  解放后的上医成为新中国医疗事业的摇篮,上医无论在师资还是医疗水平方面都处于全国最先进水平,50年代就有一级教授16人。和复旦一样,上医也是以服务社会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几十年来,这所医学院创造了新中国医疗史上的许多奇迹。

  2002年,上海市划拨江湾1平方公里土地作为复旦大学教学科研用地,随后又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支持复旦大学建设浦东张江校区,复旦大学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的机遇意味着新的挑战,复旦人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期望。

  复旦新时期“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05年建校100周年,完成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转型;第二步到2010年,成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若干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第三步,再经过10到20年的快速发展,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胡思得,复旦大学校友 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

  [胡思得谈复旦:我觉得复旦这个名字起得非常好,旦复旦兮。

  秦绍德,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秦绍德谈复旦: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每天都在创造着新的光辉。

  (2005年9月24日)

  在复旦建校百年之际,又有一批年轻学子完成学业即将离开校园。2005年毕业的学生中,有本科生3514人,硕士研究生2126人,博士生912人,其中有145人自愿前往西部工作。这是一百年来复旦毕业人数最多的一年。他们将走向祖国各地,开始他们新的人生之旅。

  相关专题:央视《东方时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