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敢问无公害蔬菜价格何时“平民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00:03 红网

  近日,一位市民在济南一家超市端详着每公斤8元的韭菜,一边还有每公斤16元的黄瓜、13元的菜椒和12元的芸豆…… 这些蔬菜价格只是因为它们是无公害认证而“高入云端”。(《人民日报》 2月20日)

  上面这段是一则图片新闻中的解释性文字。图片内一边是高耸着令人咋舌的价格牌位,另一边则是望价兴叹的无奈顾客;图片外,我等居家过日子的平头百姓亦感觉到,而今
工薪阶层消费无公害蔬菜悄然已成了一桩难事,进而越发明白“买健康”怎的一个贵字了得!

  俗话说“没有下家哪敢上货”,商家正是瞅准了现在普通蔬菜的农药残留含量严重超标这一现状,利用人们重视健康的心态,迎合的推出高价无公害蔬菜。因此,无公害蔬菜价格的贵族化正如一面明镜折射出现今市场上流通的蔬菜质量确实无法令老百姓满意的现状。

  正所谓在商言商,对于商家这种经济学的教科书做法我们自然无可厚非,笔者需要叩问的则是,为何如今市民想吃上一口价廉物美的新鲜蔬菜竟然如此困难?从表面上来看,答案似乎很简单,需要责难的无非就是那些种植有害蔬菜的农民。因为有害蔬菜的泛滥成灾,才显得无公害蔬菜越发的弥足珍贵,从而促使无公害蔬菜的价格持高不下。可是农民是经济和文化知识的双重弱势群体,市场供需的瞬息万变,已令他们这些信息闭塞的个体经营户胆战心惊,在受到市场供需的钳制后,他们所能把握的就是如何把蔬菜种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样才能卖的动产品,才能卖出一个好价钱。于是现在的小青菜上再也难以发现虫蛀的痕迹,绿油油的豇豆似乎满载着新鲜呼之欲出,可是在实验室的检测报告上,我们面对的却是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的白字黑字。如果说农民的求富心态尚还可以理解,那么是谁让这种心态得以肆意妄为,又是谁让有害蔬菜进驻市场的呢?

  笔者在电视台实习期间曾采访过农贸市场,令本人非常吃惊的是,原来检测蔬菜质量是否合格的单位竟然是菜场管理部门内部设立的一个简易机构。但这种闭门监管的做法却显得十分的脆弱。一方面菜场为了收取管理费用,当然是希望有更多的菜农能够进驻。另一方面,菜农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自然是想能够进入一个允许销售有害蔬菜的贸易市场。于是当这两种利益线相交之时,两者随即一拍即合。随后,我们就能发现有害蔬菜被隐性合法化的出现在销售市场上,而种植有害蔬菜的行为也被放大到所有菜农中来。

  当一种行为有了市场并被默许存在后,这种行为就会“繁荣昌盛”。而当我们的蔬菜包括其它各类食品进驻市场的门槛尚未构筑严实时,有害蔬菜必将横行于市场,无公害蔬菜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

奢侈品,让我们的普通消费者望菜莫及了。

  我们是选择花高价购买无公害蔬菜来换得健康,还是省钱凑合着吃有害蔬菜来豪赌那张医疗帐单是否光顾自己。这是个绝难的博弈过程,谁来打破这种局面?其实,无非是完善蔬菜食品进驻市场的监管机制,垒高那座进驻门槛,没有了有害蔬菜的市场,老百姓也就自然而然的去种植无公害蔬菜,一旦无公害蔬菜开始普及,那么它的价格也会随之下降,健康蔬菜才能走上老百姓的餐桌,以飨大众。这难道真得很难吗?

  (稿源:红网)

  (作者:杨陈晨)

  (编辑:潇湘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