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淡化”而是“猛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10:45 东方网 | |||||||||
我的一位美国同窗John.Watkings来中国整25年了,汉语说得能与大山媲美,可以说是个中国通。但无论我怎样“诠释”,他就是“不通”这医院院长,学校的校长,报社的总编,科研所的所长等这些官,和国家行政意义上的局级处级科级有什么“瓜葛”(他的原话)?这对于我们国人“很容易理解”的事,到他那儿却变成了“百思不得其解”。他知道我们国家官员的顺序是“九品中正制”,但他还是“不通”这档子的游戏,百密一疏了。看来这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实在厉害,这么“简单”的事,竟被人理解得这么“复杂”。
邓伟志教授20年前写了篇《淡化当官心理——谈当官与做学问的函数关系》,结果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大讨论。当时有三种观点,强化论、淡化论、净化论,当然,那些讨论都是书生们的纸上谈兵,所以对国家决策层没有影响力,没影响力也就没了社会实际效应,这令人很是遗憾。20年过去,强化论完全胜出,而邓教授的“淡化论一败涂地,……现在是不管学得优不优,都欲‘仕’。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人数急剧上升。”(邓的原话,见《再谈“淡化当官心理”》),而且为了上升一级,轻者跑官买官,重者副的雇凶杀正的。这种为求仕而“不耻下跪”,为当官而夺人性命的“英勇行为”,而今在我们这儿根本不是什么新闻。所以,当进化到官本位空前强化的社会状态时,窃以为邓教授今日《再谈“淡化当官心理”》,实在是有点隔靴搔痒之感了。当然,千万别以为我这是对邓教授不恭,正相反,我对文章本身是钦佩不已,因为无论是义理还是考据或是辞章,三者皆属上品,看这样的文字受益匪浅。只可惜这文章又有点像20年前的那篇大作一样,仅有流芳的价值,而没现实的效应,而且是连引起讨论的意义也没有了,因为,国人已被“强化论”折腾得麻木了,提不起兴致了。 同样是在20年前,我读柏杨先生《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对他老先生提倡国人要“猛撞酱缸文化”一说有点朦胧,猛批猛诟或者说猛斗也就可以了,干吗要“猛撞”呢?现在我懂了,不猛撞这“酱缸文化”,就不足以动摇它那“稳如泰山”的根基。而这“酱缸文化”中一条最大的“酱缸蛆”,就是官本位,不一大脚加以踩死,国家昌盛、民族进步、社会文明就根本无从说起。所以,治国先治吏,吏不治,国亦不治,今国之所以积弊甚巨,民间怨声颇多,皆缘于治吏不力。当今之计,还有什么比治吏更为迫切的“重中之重”的呢?。对官本位,“淡化”已不太可能,只有从制度和决策上“猛撞”,才能动摇和灭掉这封建余孽,这就叫作沉苛下猛药!或者说是壮士断腕决死一搏!没有这样的勇气,不下这样的决心,不作这样的决策并贯彻到底,到头来肯定是“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作者:叶治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