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改革没有“共生”何来“共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08:24 国际在线

  作者:童大焕

  拙文《改革新思维:从“共识”到“共生”》主张:改革的起点和目标,不是强调所谓的“基本共识”,而是要充分尊重不同识见、不同利益,实现“非共识”下的和平共处,这样的一种“共生”状态,才是和谐、民主、自由社会的常态与本来面目。

  文章在《东方早报》发表后,曹林先生提出反驳,认为“改革稳定推进必须要有基本共识”。他说:要达至“共生”,本身就需要社会就“共生”达成基本共识,“共生”是一种最底线的价值共识。(见早报3月3日A15)

  我同样可以设问:没有“共生”怎么会有“共识”?这就陷入了“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逻辑悖论。我同意“共生”是社会最基本的底线这一说法,但不认为对此必须有什么“价值共识”。曹林举的王斌余的例子正好说明这一点,也说明社会上的确有人连最基本的价值底线都不遵守,对于这类人,想和他谋什么“共识”,岂非与虎谋皮哉?惟一的办法就是提前、公开争得自己的底线权利。

  我之所以强调不要过分强调“共识”,却也不至于到反对“共识”的程度。有“共识”最好,没有“共识”也没关系,公开博弈,自由表达。严格来说,民主的博弈、谈判和妥协的最终结果———“改革”的最终方案,也可称之为某种“共识”下的结果,但这样的“共识”,恰恰是“共生”———自由、公开、平等表达与交锋即民主博弈、谈判的结果,而不是什么“共识”成为改革的前提。

  曹林说,中国的改革之所以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很大一个原因正在于改革不断产生一些基本共识,无论是“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还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等等,正是这些基本的共识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凝聚到了改革的大旗下。

  首先,“改革”一词没有天然的正当性。要不要改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认识问题,也可能是现实所迫问题。怎么改则是另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固然也有认识问题,但更多的则是利益博弈问题。比如公车改革,面对每年3000亿元的公款消耗,老百姓和官员都异口同声地说要改。但怎么改?改为按官职拿钱是一种,

公务员皆大欢喜,因为补贴比工资还高;但老百姓希望的是直接取消公车。然而,改革的“共识”还没有达成,很多地方的车改大踏步“前进”了,而且按官员们希望的那种模式,因为决策权在他们手里。在这里,“每个人凝聚在改革大旗下”的判断颇可疑,谁的“改革大旗”也可疑。很多改革并不是在有“共识”的前提下进行的,“不争论”本身就说明全社会的“共识”没有达成。

  再说医改、教改,人们都说要改,这是“基本共识”,但是怎么改?是不是有关部门关起门来改呢?如此的话,很可能形成权力市场化、利益法规化的局面。改了这么些年了,“伪市场化”的结果是垄断越来越厉害了,教育成为国民致贫的首因、大学毕业生离校前的工作签约率不足30%、贫困地区小学女教师为供弟弟读书被迫卖淫……有关部门却仍在那里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一再强调“中国的教育是成功的”!于是人们只能说“医改不能成功到这个地步”,“教改不能成功到这个地步”了!

  今日对上述两项改革的反思,恰恰是由对这两项改革的“非共识”引发,2003年10月5日,杂文家赵牧先生写过《我头上的“三座大山”》一文,两年之内,“三座大山”竟成朝野上下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这难道不是改革回到正轨的前提?

  或曰:上述改革之所以“误入歧途”,正是因为当初没有形成如何改的“共识”改革就上马的结果,因此追求“共识”没错。非也!当初谁能说没有“共识”?再说,没有平等公开的博弈,“共识”何来?公众沉默下的所谓“共识”,只不过是话语权缺乏下的无奈而已。曹林说“中国当下的改革话语交锋,交锋的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不是共生,而似乎在血拼。”我要说,正是因为言论的激烈交锋,才引发了我们对于改革的全面反思。这样的交锋再激烈、再“血拼”,都是在安全与和平的状态下进行,这比起全国近一半人不敢上

医院、比起活人被拉进火葬场、比起王斌余、定州血案之类的真正血拼,是不是强百倍?

  曹林说,要从弱肉强食的原生状态转化到“共生”的文明状态,社会必须就一些基本价值达成共识。美国人整天在交锋和辩论中吵吵嚷嚷分歧重重,不是共生得很好吗?这些交锋正是建立在一些根深蒂固的价值共识基础上的,这些共识是:平等、自由、个人主义、宪政主义和民主。———但是别忘了,自由争论本身就是“自由、平等、民主”这些“价值共识”的基本体现和基本保证,岂有以后者来反对前者之理?

  正如程序正义必须优先于实质正义,没有程序正义就没有实质正义一样,“共识”绝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以各种利益与价值观的自由、平等表达为基本表现形式的“共生”乃是“平等、自由、民主”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达至各种进步的“价值共识”的必由之路。

  拙文指向非常明确,是针对一些“知识精英”鼓吹“以互联网为代表,出现了大辩论、大批判形式的讨论。这种讨论实际上历来对改革帮不了忙,反而起了负面的作用。”认为某些“知识精英”主张把矛盾捂起来、在非公开状态下制定(改革)措施的做法,恰恰是改革误入歧途、诸多社会矛盾积重难返的总根源!文章的指向,就是强调不同意见、不同利益的自由、平等、和平与公开表达。离开了特定语境去争论,只会陷入文字概念之争。

  来源:东方早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