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到底为什么存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12:00 光明网 | |||||||||
王人龙 据报载,截止2005年12月,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有人说,高额的储蓄存款说明如今中国人有钱了。可另外一个事实是,近几年我国居民的最终消费率却持续走低,平均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低了20个百分点。中国人现在真的很有钱吗?如果有钱又为何不敢花呢? 大家不妨注意一下,一些商场、超市经常会在某些所谓的特殊日子里给商品打折,
一边是高额的存款,另一边是很多人的购买力正逐年下滑。看似矛盾的现象,却折射出了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中国人存钱到底要做什么呢?难道中国人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 为什么不舍得花钱?并非中国人没有经济头脑,也不是缺乏消费观念。问题的关键是,钱该怎么花?据一项调查显示,供养一名大学生四年将近花费4万元,这是城镇居民4年多的纯收入,农民14年的纯收入。仅教育一项的花费就如此巨大,谁还敢胡乱花钱?一旦有个病有个灾,在需要钱的时候反而因为过多的其他消费而导致无钱就诊,这样的情形又会怎样呢?在一个法治不够完善,没有相对应的保障机制的环境下,公民大额的消费实际上等于承担风险。况且,14万亿元的储蓄存款并非揣在所有中国人的腰包,14亿人口中的2800万人占据了14万亿元储蓄存款中的至少7万亿元以上,达到了人均25万元。大量的财富仅被少量的人拥有,这样的情况在我们这样的国家真的很合理吗? 中国人喜欢存钱与欧洲国家的人喜欢贷款是两种不同的情形,并非仅有习俗等原因。欧洲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后,形成并拥有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社会保障体系相当的完善。相对于欧洲发达国家而言,虽然我们在这二十几年中有了迅猛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缺乏相对应的经济和社会保障机制。 中国人为生存而存钱,这决定了我们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