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换播音员不如风格创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15:14 浙江在线 | |||||||||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叶宏明在闭幕不久的“两会”上的提案《让〈新闻联播〉换换人》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曾经几十年如一日,那些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播音员面孔应不应变换?近日,这个问题在观众群中引发了一场论战。(据3月29日《华西都市报》) 叶宏明委员在提案中认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音员结构老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体现在屏幕上就是播音风格日益陈旧、沉闷,让观众感到面容疲惫、表情单一、眼神呆
应该说,《新闻联播》现在的几位播音员,他们的播音水平是不容置疑的。他们的性格气质也像普通人一样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罗京给人的印象是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他参加娱乐节目时表现得活泼幽默。可以说,这些播音员现行的播音风格是长期适应《新闻联播》的整体风格而形成的,也就是说,是《新闻联播》栏目的特殊要求限制了播音员在播音风格上的创新空间。 近些年来,央视众多栏目为了吸引观众而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唯独《新闻联播》在报道方式、播报风格上几乎一成不变,使得该节目严肃有余,活泼不够,稳重有余,创新不够,难免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当前,高层领导、各级政府在工作作风、行政方式上都强调亲民便民、平易近人,《新闻联播》在保持应有的权威性的同时,也应该尽量贴近观众。只有该栏目具备从整体风格上追求创新的机制,从报道内容、报道形式上适应观众需求,播音员才能具备创新的空间,逐步改变“表情单一”的播报风格。否则,即使是更换新的播音员,他们的创造力也会受到限制,最终被整体风格所同化。 我们常说,时世造英雄。老牌播音员在过去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受到观众的认同,他们是时代创造的“英雄”。但是,《新闻联播》也应与时俱进,只有如此,才能在播音员队伍中相应地涌现出新时代的“英雄”。 作者: 彭联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