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潜规则在令学术圈两极分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14:23 金羊网-羊城晚报

  □李隼

  据3月31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不久前发布了2006年第一期简报,对2005年11月以前受理的投诉和举报进行了初核、调查和处理。处理了20例学术不端。

  公布的案情主要表现为两条,一是剽窃论文,二是申请项目报告内容造假。目的是通过申请,获得相关部门的资金资助。科研项目申报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原因是复杂的、多元化的,细细想来,可谓一言难尽。

  首先,社会分配领域存在的不公正现象怎能忽视。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经存在有严重的脑力劳动者与简单的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倒挂”现象,即所谓“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经过国家政策的调整,向科教领域的倾斜,科研工作者们的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于是有调查报告称,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甚至被列入了高收入者的行列。但是,这个结论一定没有看到在科研队伍群体中严重的两极分化。事实上,在科研人员中,确有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可能还是暴富。这个暴富,很多情况下是通过非常容易地拿项目,以及拿大项目来加以实现的。而大多数战斗在一线的中青年普通科技人员,他们大多数刚拿到博士学位,又错过了住房改革的末班车,买房、养家的经济担子非常沉重,拿着与中级职称相挂钩的薪酬,要再拿不到项目资金,想搞科研,又如何做得了这个无米之炊?在申报项目上靠造假来试试运气,不合乎道德,却合乎了生存逻辑。听说国家发改委又要给公务员加薪了,不知道中等以下科研人员会不会受到刺激,科研造假致富会不会变本加厉?

  别说科研造假致富了,当造假的动机降到维护生存的水平上,真有点黑色

幽默的味道了。现在学术界,把科研的紧迫性作庸俗化理解,科研量化指标的确定却“一点科技含量都没有”,盲目追求多出快出成果,还要是大成果。科研造假致富可耻,可是,不造假,连饭碗都要丢掉———看看现在有多少科研单位的人事制度,对论文发表基本上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完不成,就下岗,有些大学的博导不也下岗了嘛。这种忽视科研创新规律的浮躁的心态,不啻是一剂有害的春药,让科研人员“春心荡漾,红杏出墙”,心头难免总会有“生别人的孩子也总是孩子吧?”这样的思想动摇。

  还须一提的是,在现实中,很多科研项目的申报还是按照官本位思维和权威影响来做的。对于很多科研院所来说,报的是校长,院长,所长,批的也跑不了是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有媒体报道,有些科研“大腕”,拿起几百万的资金轻而易举,以至于乐得再层层转包出去,自己却甘做“安静的思想者”。这样的学术奸商和科研寡头,难道比那些造假者更容易获得体制的宽容?

  这次简报中公布的一起案例中,有伪造职称、文凭和身份来申报的情节。实际情况是,现在哪个稍微像样的项目招标中,不是白纸黑字地写着“正高职称领头,博士以上参与”为基本条件的。对于一个科研项目的启动,什么才是有决定意义的?有没有事实上的研究基础,前期研究是否充分,研究前景是否有价值,有没有能力按期结项等,这些考评应该才是根本。现在科研申报的高门槛其实并不利于鼓励那些研究资历浅,学术声望低,但有思想、有冲劲、有抱负的青年学人的科研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对于良性的科技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开放的科研项目,当然要确立底线条件,但应该是纯科学意义的。

  科研申报领域出现的问题,原因复杂,不一而足。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找准症结,对症下药。一味放任与打击了事,都是对科研事业不负责任的态度。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