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放弃参拜才能构建共同东亚历史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11:04 国际在线

  作者:周庆安

  日中友好七团体访华,是在中日关系极为困难的时候,从日本民间传来的一股清流。因此胡锦涛在会见七团体领导人时,高度评价日中友好七团体长期以来为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所做的大量有益的工作。他同时表示:只要日本领导人明确作出不再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的决断,愿就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与日本领导人
进行会晤和对话。

  应当说,此刻七团体访华的意义不逊于当年的乒乓外交。在访华的七个日中关系友好团体中,既有长期从事中日友好工作的民间人士,也有桥本龙太郎这样曾经是日本首相的资深政治家。因此他们不但代表日本民间推动中日友好的意愿,也代表日本政界所有关心中日关系发展人士的心情。这也为中日两国高层恢复往来创造了舆论和民意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胡锦涛就中日领导人会晤所作的表示,既是维护中日关系良好的积极信号,也是发展中日政府关系的基本前提。

  应该说,近年来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的做法,多数是出于迎合日本国内少数右翼政治势力的舆论,而这种舆论反过来又为参拜靖国神社提供了国内的政治支持。这已经成为了中日关系中的一个恶性循环。中日关系的恶化,正是始于这少数人在历史问题上的倒退和颠覆性举措。如果将国内政治利益的需要作为国家间关系的道德基础,那么势必会造成以政治派别利益作为历史观的判断标准,不但有损国家形象,也伤害别国人民感情,最终造成日本政府的信誉破灭。

  近年来,针对中日关系中的历史困境,日本方面有不少人提出超越靖国神社,发展中日关系的思路。这种思路有其合理的一面。但问题在于,超越靖国神社,更重要的是要求日本政界的部分领导人超越以参拜靖国神社迎合国内政治的心态。这就需要日本政治家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整体东亚国家关系的历史基础,以发展的态度审视日本政治在整个东亚国家体系中的影响力。

  靖国神社是东亚国际关系史乃至全球政治史的重要符号。其中供奉的甲级战犯灵位,曾经在很多年中成为中日、

中韩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这些都为双边历史的阴暗一面增添了更多灰色的因素。一旦历史沉疴不能得到解决,在新的分歧出现时,就会加深记忆性的伤痕。近年来,中日之间产生过不少分歧,包括东海问题,中国威胁论等等。这些分歧既有历史背景,又有历史负担,因而更难以弥合。

  另一方面,胡锦涛对中日领导人会晤的表态,也是对未来中日两国关系的一种提醒。如果不出现意外,2006年日本选举在即。新的政治领导人将如何面对中日关系,如何面对历史和靖国神社问题,成为其执政智慧的考验,也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关注的一个新焦点,更成为中日两国关系能否根本改善的重要契机。无论谁成为日本新领导人,都将肩负改善中日关系的历史使命,否则也将承担中日关系恶化的后果。

  历史的力量之大,并不在于其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权力结构,而在于它能在长时间影响态度,从而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日两国人民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去之后,为恢复和建立难能可贵的信赖和友谊付出了长时间的努力。然而破坏这种友好却只要很短的时间。如果没有基于东亚共同历史记忆的共同历史观,那么这种友好的建立就会因为政治利益的需要而被玩弄。因此在对日本新领导人的期待中,共同的历史观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只有具备共同的历史观,才能构建共同的安全观,发展观。

  作为东亚的两个大国,中日关系中的困难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否则长此以往,两国民间为恢复中日关系所作的努力都将付诸流水。政治的萧条势必影响经济的热络,进而影响两国民众的善意,产生不必要的敌视和对立。对此,中方已经表现出足够的理智与诚意,后人将如何书写这段时间的中日关系,是日本领导人无法回避的历史定位。

  来源:东方早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